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生化指标及蛋白尿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玉梅 邓斌 +2 位作者 亓斐 牛彦霞 王满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及蛋白尿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16例老年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分为脑白质高信号组(113例... 目的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及蛋白尿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16例老年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分为脑白质高信号组(113例)、腔隙性脑梗死组(101例)及脑微出血组(102例),选择同期头颅MRI无异常改变且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老年人102例为对照组,对各组的CysC、总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及蛋白尿阳性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SVD组的CysC水平及蛋白尿阳性率[分别为(0.9±0.2)mg/L、31.2%]明显高于对照组[(0.8±0.2)mg/L、11.8%],而CSVD组总胆固醇水平[(3.9±1.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3±0.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脑白质高信号组的CysC水平及蛋白尿阳性率分别为(0.9±0.2)mg/L、29.2%,腔隙性脑梗死组分别为(0.9±0.2)mg/L、35.6%,脑微出血组分别为(0.9±0.1)mg/L、2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白质高信号组、隙性脑梗死组、脑微出血组的总胆固醇水平(mmol/L)分别为3.9±1.1、3.9±1.0、3.8±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脂蛋白a水平[(53.7±63.2)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7.0±49.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了混杂因素后,CSV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蛋白尿为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总胆固醇为CSVD的保护因素,脂蛋白a与CSVD无明显相关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为脑微出血的保护因素,脂蛋白a为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sC、脂蛋白a和蛋白尿可能是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脑白质高信号、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胱抑素 脂蛋白 胆固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帕金森病诊断及治疗策略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亓斐 王满侠 +2 位作者 马玉梅 鲍彩彩 牛彦霞 《医学综述》 2019年第21期4261-4265,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PD发病率和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诊断PD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寻找有助于PD临床前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或辅助检查方法对P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PD治疗侧...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PD发病率和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诊断PD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寻找有助于PD临床前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或辅助检查方法对P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PD治疗侧重于多巴胺替代及缓解震颤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如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产生的开-关现象,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缓解PD症状新药物的研发十分重要,对缓解PD症状起到关键作用,并对PD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酪氨酸肌酶抑制剂 红景天苷 免疫治疗 强直性脊髓电刺激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与产气荚膜梭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亓斐 谢沁芳 +3 位作者 马莉花 鲍彩彩 牛彦霞 王满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0-433,共4页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目前NMO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NMO的发病过程。近年来有报道发现,肠道菌群与NMO的...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目前NMO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NMO的发病过程。近年来有报道发现,肠道菌群与NMO的发病密切相关,且NMO患者肠道菌群中的产气荚膜梭菌(CPs)含量显著升高。该文通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NMO与CPs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明确NMO的发病原因,继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肠道菌群 产气荚膜梭菌
下载PDF
椅旁CAD/CAM系统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晓斐 孙培 +2 位作者 亓斐 邓婧 张慧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椅旁CAD/CAM系统设计制作髓腔固位嵌体用于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我科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89颗,椅旁即刻制作髓腔固位嵌体修复缺损,其中采用髓高嵌体修复59颗,采用髓超嵌... 目的本研究应用椅旁CAD/CAM系统设计制作髓腔固位嵌体用于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我科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89颗,椅旁即刻制作髓腔固位嵌体修复缺损,其中采用髓高嵌体修复59颗,采用髓超嵌体修复30颗。对所有病人进行2年随访,采用改良USPHS评分标准进行修复效果评估。测量全部修复体面最小厚度及59例髓高嵌体基牙余留牙壁厚度,随访并统计各组失败病例数。结果本研究中89颗嵌体2年修复成功率为91.0%,其中髓高嵌体2年修复成功率为91.5%,髓超嵌体2年修复成功率为90.0%。失败的8颗中,修复体脱落3颗,修复体折裂4颗,基牙牙折1颗。修复体折裂病例中修复体面厚度<1.0mm组3例,修复体面厚度1.0~1.5mm组1例,修复体面厚度>1.5mm组无折裂发生;基牙牙折病例中余留牙壁厚度1.0~1.4mm组无牙折裂发生,1.5~2.0mm组牙折裂发生1例,>2.0mm组无牙折裂发生。结论椅旁CAD/CAM系统设计制作的髓腔固位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牙体缺损临床效果可靠。全瓷修复体面厚度应大于1.5mm,髓高嵌体基牙余留牙壁厚度对修复成功率短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嵌入法 牙畸形 牙修复体 根管疗法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17、IL-23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静洁 赵金 +6 位作者 亓斐 牛彦霞 原铂尧 王琪 王利娟 谢沁芳 王满侠 《内科》 2018年第6期817-819,88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根据...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轻重和病变的分布,按改良Osserman临床分型[5]将MG患者分为眼肌型组(15例)和全身型组(25例);按照胸腺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胸腺正常组(16例)、胸腺增生组(11例)、胸腺瘤组(13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眼肌型组和全身型组,胸腺正常组、胸腺增生组、胸腺瘤组患者的外周血IL-17、IL-23水平。结果观察组MG患者外周血IL-17、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眼肌型M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胸腺瘤组患者的IL-23水平显著高于胸腺正常组、胸腺增生组患者,胸腺瘤组患者的IL-17水平显著高于胸腺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外周血清IL-17、IL-23水平表达异常升高,眼肌型和全身型MG患者,胸腺正常、胸腺增生、胸腺瘤MG患者的外周血IL-17、IL-23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IL-17 IL-23
下载PDF
满族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亓斐 金岩 《设计》 2018年第4期138-139,共2页
满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对传统满族文化的传承保存较为良好,是满族文化重要的生存地。结合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传统满族文化。文章通过对满族文化的分类分析,研究当前满族乡村的发展现状及... 满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对传统满族文化的传承保存较为良好,是满族文化重要的生存地。结合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传统满族文化。文章通过对满族文化的分类分析,研究当前满族乡村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手法,分析满族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实际运用。研究目的为通过对满族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运用,对满族乡村景观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文化 乡村 景观 设计
下载PDF
姜黄素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自噬调节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鲍彩彩 原铂尧 +3 位作者 孙梦娇 王满侠 亓斐 牛彦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DMSO组、EAE+姜黄素组、DMSO组、姜黄素组4组,每组10只,其中EAE+DMSO组、EAE+姜黄素组建立EAE模型;DMSO组作...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DMSO组、EAE+姜黄素组、DMSO组、姜黄素组4组,每组10只,其中EAE+DMSO组、EAE+姜黄素组建立EAE模型;DMSO组作为EAE+DMSO组的溶剂对照组,此两组小鼠自免疫日起1周后每日腹腔注射20%DMSO溶液0.2 ml;姜黄素组及EAE+姜黄素组小鼠自免疫日起1周后每日腹腔注射姜黄素溶液10 mg/kg。自免疫日起,每天对各组小鼠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于EAE发病高峰期(第21天)将小鼠麻醉后处死,取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NF-γ、IL-17的浓度;脾脏淋巴细胞进行CD4^+T细胞分选;RT-PCR技术测定小鼠脊髓组织Atg-5 mRNA及LC3-ⅡmRN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脊髓组织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小鼠EAE模型成功建立的基础上,DMSO组及姜黄素组小鼠均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症状,脊髓组织HE染色未见炎症反应;EAE+DMSO组临床症状评分(3.312±0.347)与DMSO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脊髓组织HE染色提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局部血管袖套样改变;与EAE+DMSO组相比,EAE+姜黄素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1.562±0.463)明显降低(P<0.05),脊髓组织HE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未见典型血管袖套样改变。DMSO组及姜黄素组小鼠CD4^+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9.76%±6.51%、41.90%±2.53%)、血清INF-γ[分别为(35.86±15.54) pg/ml、(40.36±18.55) pg/ml]、IL-17[分别为(18.39±5.96) pg/ml、(20.56±5.52) p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SO组相比,EAE+DMSO组血清INF-γ[(210.56±47.74) pg/ml]、IL-17[(218.09±35.33) pg/ml]明显升高(P<0.01),脾脏CD4^+T淋巴细胞(67.53%±7.78%)增加(P<0.05);EAE+姜黄素组血清INF-γ[(70.34±17.02) pg/ml]、IL-17[(29.30±11.73) pg/ml]较EAE+DMSO组明显下调(P<0.01),脾脏CD4^+T淋巴细胞(46.46%±2.41%)减少(P<0.05)。DMSO组及姜黄素组Atg-5(分别为1.00±0.00、0. 9 7±0. 1 2)、 L C 3-Ⅱ(分别为1. 0 0±0. 0 0、 0. 9 7±0. 1 2)基因表达水平以及L C 3-Ⅱ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6.33±1.24)个/HP、(14.67±1.25)个/HP]无明显差异(P>0.05);与DMSO组相比,EAE+DMSO组Atg-5(0.70±0.06)、LC3-Ⅱ(0.67±0.10)基因表达水平以及LC3-Ⅱ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8.33±2.05)个/HP]均明显下调(P<0.05);EAE+姜黄素组小鼠脊髓Atg-5(1.56±0.08)、LC3-Ⅱ(1.99±0.11)基因表达水平以及LC3-Ⅱ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19.67±1.70)个/HP]与EAE+DMSO组比较明显上调(P<0.05)。结论姜黄素可缓解EAE病程中的神经功能损伤,下调EAE病程中外周及中枢炎症反应,同时上调中枢Atg-5、LC3-Ⅱ的表达乃至中枢神经细胞的自噬水平,并可能因此限制EAE病程中CNS的炎症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姜黄素 自噬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小麦-长穗偃麦草异染色体系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月辉 徐勤省 +3 位作者 亓斐 鲍印广 王洪刚 李兴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Host) A. L&#x00F6;ve,2n=2x=14,EE)具有抗病性强、耐盐碱、抗旱、多花多实等优异性状。为明确引进的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种质系的染色体遗传组成,本研究综合利用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技术结...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Host) A. L&#x00F6;ve,2n=2x=14,EE)具有抗病性强、耐盐碱、抗旱、多花多实等优异性状。为明确引进的小麦-长穗偃麦草后代种质系的染色体遗传组成,本研究综合利用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田间农艺性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6份小麦-长穗偃麦草种质系中,L20161461、L20161462两份材料是二体异附加系,分别附加6E和7E染色体;L20160940、L20160942、L20161457、L20161459四份材料是二体异代换系,分别是4E/4D、4E/4D、1E/1D、3E/3B;与中国春相比,L20160947的千粒重增幅57.02%,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2%NaCl溶液处理下,L20160940的耐盐性高于中国春。本研究为这些材料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小麦 异附加系 异代换系 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鲍彩彩 原铂尧 +3 位作者 孙梦娇 王满侠 牛彦霞 亓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0-714,共5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枢免疫应答紊乱是多发性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导局部免疫应答反应,外周活化的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免疫因子随着血液循环穿过血脑屏障...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枢免疫应答紊乱是多发性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导局部免疫应答反应,外周活化的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免疫因子随着血液循环穿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后,导致中枢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肠道菌群还可以通过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应答、调节代谢、增加肠道屏障的通透性以及破坏血脑屏障等途径来影响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肠道菌群在多发性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认识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继而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肠道菌群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抗病小黑麦异染色体系的创制与鉴定
10
作者 张宴萍 亓斐 +3 位作者 徐勤省 鲍印广 王洪刚 李兴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黑麦属作为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具有抗多种病害及耐逆性强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重要的近缘植物之一。本研究利用CIMMYT引进的六倍体小黑麦20090148与普通小麦材料复合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了四份遗传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127... 黑麦属作为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具有抗多种病害及耐逆性强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重要的近缘植物之一。本研究利用CIMMYT引进的六倍体小黑麦20090148与普通小麦材料复合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了四份遗传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127-12-2、134-5-1、131-2-3和125-3-1,对其抗病性等性状特点进行鉴定,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套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鉴定,以明确其遗传组成。结果表明127-12-2、134-5-1和125-3-1为小麦-黑麦渐渗系,131-2-3为代换系;通过将131-2-3与其亲本进行核型比对,发现其染色体组成。四份小黑麦材料的性状和遗传组成鉴定,将为它们在小麦遗传改良上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农艺性状 抗病性 染色体原位杂交
下载PDF
禾本科作物芒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亓斐 邢丕一 +2 位作者 鲍印广 王洪刚 李兴锋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3-622,共10页
芒是许多禾本科作物穗部的重要结构,不仅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品种以及基因定位的重要形态标记,而且在禾谷类作物的种子传播、籽粒灌浆、蒸腾作用及产量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和... 芒是许多禾本科作物穗部的重要结构,不仅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品种以及基因定位的重要形态标记,而且在禾谷类作物的种子传播、籽粒灌浆、蒸腾作用及产量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和水稻(Oryza sativa)芒的结构、功能与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芒性状遗传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作物 解剖结构 功能 遗传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