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肿瘤误诊为耳源性脑脓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荣昌 亓立国 +1 位作者 杨振刚 李勇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1-612,共2页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其早期定位体征及影像学特征与某些脑肿瘤相比无特异性,易混淆而造成误诊。自1990年6月~2008年12月我科共有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脑肿瘤患者误诊为耳源性脑脓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脓肿 误诊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肿瘤误诊为耳源性脑脓肿6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荣昌 杨振刚 +1 位作者 亓立国 李勇强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脓肿 误诊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国军 苏静 +2 位作者 亓立国 李建 于春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68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8例,采用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技术治疗;B组30例,采用常规立体定向单靶点... 目的 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68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8例,采用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技术治疗;B组30例,采用常规立体定向单靶点技术置管抽吸引流。两组分别进行术后3天的血肿排空率、置管引流时间及其COS评分的差异比较。结果 A组患者置管时间2~5天,平均3.5±1.5天,3天平均血肿排空率90.8%。B组置管引流时间为5~9天,平均7.5±2.1天,3天平均血肿排空率68.8%。A组的置管引流时间和血肿排空率明显好于13组。结论 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血肿排空彻底,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尤其适合于血肿量较大、血肿形态不规则或破人脑室的颅内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 多靶点 外科治疗 尿激酶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8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建林 王国军 +3 位作者 张修宝 宁波 亓立国 辛昌明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方法38例垂体腺瘤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证实,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单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本组患者内分泌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肿瘤全切35例(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效果。方法38例垂体腺瘤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证实,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单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随访时间3-24个月,本组患者内分泌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肿瘤全切35例(92.1%),其余3例(7.9%)显示肿瘤部分残留,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侵袭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单鼻孔-蝶窦入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和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方兴 亓立国 +2 位作者 辛昌明 宁波 朱翠霞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清除 尿激酶溶解引流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尿激酶持续灌洗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方兴 亓立国 +2 位作者 宁波 辛昌明 陈强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5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灌洗
下载PDF
桃树矮化生理机制初探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海涛 李仕东 +4 位作者 张鹏 亓立国 刘洪玲 陈传友 陈雷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6期94-96,共3页
普通桃品种普遍表现出生长过旺、树势难控制、管理难度大、树冠易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快、结果年限短等缺点,是桃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控制树体旺长,生产上多用生长抑制剂进行控制,这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量,也不符合绿色食... 普通桃品种普遍表现出生长过旺、树势难控制、管理难度大、树冠易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快、结果年限短等缺点,是桃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控制树体旺长,生产上多用生长抑制剂进行控制,这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量,也不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要真正实现桃树的矮密、丰产优质栽培,应尽快选育矮化和短枝型品种用于生产。选育矮化和短枝型品种,首先要对桃树矮化的相关生理机制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矮化 生理机制
下载PDF
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8
作者 亓立国 魏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泰山林场为例,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要求进行阐述,针对林业资源管理难度大、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低、林业资源体系不完整等具体问题,从协调林业资源管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行科...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泰山林场为例,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要求进行阐述,针对林业资源管理难度大、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低、林业资源体系不完整等具体问题,从协调林业资源管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行科技兴林政策,提高科技化开发水平;丰富林业资源体系,打造一体化管理模式3方面探讨了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泰山林场
下载PDF
简释园林绿化施工的安全管理与节点控制
9
作者 亓立国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6期157-159,共3页
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工程概念、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管理与节点控制的意义进行简单阐释,根据园林绿化实际施工情况,指出目前园林绿化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和节点控制对策,希望增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工程概念、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管理与节点控制的意义进行简单阐释,根据园林绿化实际施工情况,指出目前园林绿化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和节点控制对策,希望增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促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为实际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 安全管理 节点控制
下载PDF
赤霉素对泰山花楸种子发芽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慧玲 亓立国 +3 位作者 孟岩 赵澍 周鹏 刘盼盼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2期62-65,共4页
泰山花楸(Sorbus taishanensis)隶属于蔷薇科花楸属,落叶乔木,已被列入山东珍稀濒危树种目录,繁育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野外采集泰山花楸种子进行室内发芽实验,分析赤霉素不同浓度、浸种时间、种子存放年份与种子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泰山花楸(Sorbus taishanensis)隶属于蔷薇科花楸属,落叶乔木,已被列入山东珍稀濒危树种目录,繁育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野外采集泰山花楸种子进行室内发芽实验,分析赤霉素不同浓度、浸种时间、种子存放年份与种子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与赤霉素处理浓度、浸种时间、种子存放年份等因素均有关系。赤霉素处理提高了存放2a的泰山花楸种子的发芽率,缩短了其催芽时间。其中,当年种子以赤霉素3000mg·L^(-1)浓度处理24h出芽最高,平均发芽率达94%;存放1a种子以赤霉素5000mg·L^(-1)浓度处理24h发芽率达94%。赤霉素处理则降低了存放3~4a种子的发芽率和延长了其催芽时间。赤霉素处理的泰山花楸种子催芽天数多集中于25~40d,最短17d,最长18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花楸 赤霉素 发芽率 浸种处理 种子存放年份 催芽时间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再出血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11
作者 亓立国 丰育功 《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第20期34-37,共4页
目的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经验,通过方法改进,减少再出血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水平。方法将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使用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观察组69... 目的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经验,通过方法改进,减少再出血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水平。方法将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使用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观察组69例,使用改良步骤和改良工具,放置硅胶管,分别对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外引流治疗,并对患者的进步率、显著进步率、治愈率、死亡率和再出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和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骤和工具的改良能减少再出血几率是发生,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 穿刺 再出血
原文传递
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军 李震 +4 位作者 李健 亓立国 杨俊 徐宇伦 王贵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IC)的临床特点与显微外科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21例SI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平均3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IC)的临床特点与显微外科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和泰安市中心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21例SI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平均39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根据病理生理过程本组病例起病方式为:(1)急性起病型:5例(23.8%);(2)反复发作型:9例(42.8%);(3)缓慢进展型:7例(33.4%).21例病灶全切20例,次全切1例.术后随访神经功能活动改善13例,无变化6例,加重2例.结论 SIC的不同临床特征与其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不同类型SIC在MRI扫描中有特征性表现.正确的手术方法和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SIC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脊髓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13
作者 亓立国 《风景名胜》 2021年第2期0279-0279,共1页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然晋升为经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这辆列车不断前进,人们已然发觉生态环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林业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林业发展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林业发展建设的主要原因。老套且传统的林业病虫...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然晋升为经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这辆列车不断前进,人们已然发觉生态环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林业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林业发展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林业发展建设的主要原因。老套且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治效果,但多种因素条件下,还是有诸多漏洞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已成为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方向,应全面分析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具体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病虫害 原因 无公害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