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副结核病的病原学和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蒙达 张皓博 +6 位作者 亓菲 沈叶盛 苏华彬 张力 李岩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影响反刍动物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可导致腹泻、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增加生产成本,是影响全球奶牛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牛副结核病难以诊断,病原分离周期长,...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影响反刍动物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可导致腹泻、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增加生产成本,是影响全球奶牛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牛副结核病难以诊断,病原分离周期长,我国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且存在误区。因为潜伏期长,患病动物在感染早期体液免疫水平低,排菌量低,导致细菌分离培养和抗体检测都很难做出诊断;即使最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也只能在部分感染动物的粪便样品中检出副结核分枝杆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方法易受其他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也难以普及。本文旨在提炼性的阐述牛副结核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总结其流行病学和防控策略等信息,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结核病 副结核分枝杆菌 人兽共患病 病原学 防控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铈对无脊椎动物的毒性效应
2
作者 孔祥云 陆浩 +6 位作者 徐冰洁 程俊 亓菲 秦粉菊 张文超 刘恒蔚 袁红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4-1497,共14页
近年来,纳米氧化铈(CeO_(2)NPs)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CeO_(2)NPs在生产、运输和商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释放到环境中,具有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其生物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脊椎动物是生物类群的重... 近年来,纳米氧化铈(CeO_(2)NPs)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CeO_(2)NPs在生产、运输和商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释放到环境中,具有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其生物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脊椎动物是生物类群的重要组成,本文研究了国内外近十年的科学文献,综述了CeO_(2)NPs在生物累积、行为反应、组织损伤、生长发育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以及CeO_(2)NPs毒性效应影响因素,总结了CeO_(2)NPs对无脊椎动物的毒性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CeO_(2)NPs的毒性评价、安全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 无脊椎动物 毒性效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的组合筛选比较
3
作者 毛迎雪 亓菲 +9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刘蒙达 苏华彬 姜志强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11组引物探针均无非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国标IS1081引物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测限可达1.4×10^(-1);除国标Mtb(结核分枝杆菌)引物外,其他引物探针组合重复性良好(CV<10%);30份临床样品中国标IS1081引物阳性样品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引物。结果表明,国标IS1081引物探针组合特异、灵敏、临床检测效果更优,推荐用于实验室qPCR检测牛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牛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引物探针
下载PDF
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4
作者 姜治强 刘蒙达 +7 位作者 孙翔翔 亓菲 南文龙 邵卫星 常璐 孙淑芳 张皓博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53-62,共10页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状态鉴别、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新的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不断被发掘。本文从结核病病原和宿主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DNA、RNA、脂阿拉伯糖甘露聚糖(LAM)、蛋白质、细胞因子、代谢产物等结核病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及相关诊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结核病 诊断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潜在的人兽共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斯奇 刘蒙达 +5 位作者 张皓博 亓菲 屈秀超 孙淑芳 屈勇刚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71-79,共9页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cscessus,MAB)是一种高度耐药的机会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医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对MAB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医学领域的MAB生物学特性、耐药性、感染特性和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cscessus,MAB)是一种高度耐药的机会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医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对MAB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医学领域的MAB生物学特性、耐药性、感染特性和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MAB的人兽共感染风险,提出在动物医学领域应深入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包括深入研究MAB在不同宿主中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逃逸机制,加强对野生动物和家畜的MAB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强化跨学科合作,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旨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高对MAB在“同一健康”理念上的相关认知,减少MAB对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人兽共患病
下载PDF
流产衣原体RA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李嘉琪 王亚鹏 +5 位作者 张皓博 张研博 张培培 孙世雄 亓菲 孙翔翔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是一种可造成羊、牛、猪等多种动物和人感染的原核微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衣原体病原之一。为实现流产衣原体的快速准确鉴别,提高检测效率,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根据流产衣原体ompA... 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是一种可造成羊、牛、猪等多种动物和人感染的原核微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畜牧业最严重的衣原体病原之一。为实现流产衣原体的快速准确鉴别,提高检测效率,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根据流产衣原体omp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流产衣原体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该方法仅需在39℃条件下扩增20 min,即可完成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1.13 copies/μL,且与常见细菌核酸无交叉反应;8次重复试验组内变异系数(CV)约为5%;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AA方法与荧光PCR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为流产衣原体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衣原体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牛分支杆菌抗体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苏华彬 亓菲 +8 位作者 南文龙 刘蒙达 孙明军 焉鑫 毛迎雪 曲瑶 孙淑芳 李桂梅 樊晓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便捷、高效、采用荧光微球免疫试纸条技术的牛分支杆菌检测方法,首先表达、纯化MPB70和MPB83蛋白,并用荧光微球进行标记,组装荧光微球免疫试纸条并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灵敏性试验,建立一种检测牛分支... 为了建立一种便捷、高效、采用荧光微球免疫试纸条技术的牛分支杆菌检测方法,首先表达、纯化MPB70和MPB83蛋白,并用荧光微球进行标记,组装荧光微球免疫试纸条并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灵敏性试验,建立一种检测牛分支杆菌的荧光微球免疫试纸条方法。试验表明,试纸条检测时间仅需15 min;试纸条仅对牛分支杆菌抗体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特异性好;变异系数在3.51%~9.23%之间,重复性好;灵敏度与美国爱德士牛分支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相当,且总符合率高达90.5%。说明建立的牛分支杆菌抗体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可为牛分支杆菌检测提供新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微球 牛分支杆菌 试纸条
下载PDF
全球人兽共患结核病防控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樊晓旭 张皓博 +7 位作者 付树芳 刘蒙达 亓菲 苏华彬 李桂梅 南文龙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7-491,共5页
人兽共患结核病(zoonotic tuberculosis,zTB)是指由共同的结核病病原引起、在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的传染病。zTB不仅危及人类健康,还对动物健康、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畜产品质量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造成... 人兽共患结核病(zoonotic tuberculosis,zTB)是指由共同的结核病病原引起、在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的传染病。zTB不仅危及人类健康,还对动物健康、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畜产品质量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造成影响。野生动物感染该病后,可充当储存宿主,持续威胁人和家畜健康。本综述介绍当前zTB防控现状,在“同一健康”理念下提出未来防控建议,为实现根除结核病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 结核 同一健康
下载PDF
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亓菲 付树芳 +2 位作者 孙翔翔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自1997年在美国首次从家猪体内发现HEV以来,已确定该病毒能够感染人类以及猪、鹿、兔、骆驼、大鼠等多种动物。HEV通常会导致肝衰竭...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自1997年在美国首次从家猪体内发现HEV以来,已确定该病毒能够感染人类以及猪、鹿、兔、骆驼、大鼠等多种动物。HEV通常会导致肝衰竭、慢性肝炎以及肝外神经和肾脏疾病。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HEV,年轻人病死率为0.5%~3.0%,而孕妇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30%,因此HEV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主要对HE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等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做好研究和防控应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公共卫生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晓旭 张皓博 +5 位作者 刘蒙达 迟庆安 亓菲 刘婷婷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7期73-78,共6页
单分子免疫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又称"数字ELIS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数字免疫分析方法,将单分子计数用于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该方法可测量各种不同基质(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提取物等)... 单分子免疫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又称"数字ELIS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数字免疫分析方法,将单分子计数用于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该方法可测量各种不同基质(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提取物等)中的蛋白质,检测限可达飞摩尔(fg/mL)数量级,灵敏度较传统ELISA提高约1000倍。目前,该技术在一些重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结核病、艾滋病、朊病毒病诊断中的优势逐渐凸显。Simoa技术可帮助监测新冠病毒感染进程,有望实现早期高灵敏度诊断,以区分新冠肺炎轻症和重症患者;有望帮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并可以监测结核病治疗效果;可更准确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免疫相关蛋白含量变化,提高早期诊断的灵敏性;可在羊瘙痒病临床症状出现前检测活体动物血清,提高痒病早期检测能力,从而有望用于人类克雅氏症诊断。未来,通过开发相关病种的检测试剂盒,有望利用Simoa技术提高疫病的综合诊断能力,还可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为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 传染病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亓菲 樊晓旭 +3 位作者 刘蒙达 孙淑芳 范伟兴 温建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4,共5页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的成员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bTB)、非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田鼠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的成员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bTB)、非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田鼠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icroti)和山羊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caprae)等。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分别是人结核病、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至今,结核病仍是威胁人类社会及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9年全球有1000万(890万~1100万)人感染了结核病,近年来这一数字相对稳定。在所有结核病病例中,8.6%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地理分布上看,2019年结核病病例大多分布在东南亚(44%)、非洲(25%)和西太平洋(18%)。从全球分布看,印度(26.0%)、印度尼西亚(8.5%)和中国(8.4%)所占比例较高[1]。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过度和不当使用,出现了多种耐药结核菌,包括对一线结核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平(Rifampicin,RIF)具有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菌株(MDR)及在MDR基础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二线抗结核注射剂(卷曲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中的至少1种耐药的广泛耐药结核菌株(XDR)。抗生素耐药性(AMR)已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控的难点。据WHO统计,2019年3.3%的新结核病例和17.7%的先前治疗的病例是耐多药结核病。2019年,新发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病例约50万例(其中78%为耐多药结核病)。全球结核病负担最大的3个国家分别是印度(27%)、中国(14%)和俄罗斯联邦(8%)。联合国报告预计,如果对抗生素耐药不加控制,到2050年每年可能导致多达1000万人因患结核病而死亡。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常见抗结核药物及其耐药研究进展,总结了结核耐药监测与检测方法,为结核病耐药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耐药性研究 耐多药结核病 卷曲霉素 人兽共患传染病 耐药结核菌 抗生素耐药性 tuberculosis
下载PDF
新疆某牛场结核病的筛查和病原分离鉴定
12
作者 亓菲 张皓博 +4 位作者 樊晓旭 温建新 李岩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9,共5页
为了对新疆某牛场结核病进行筛查,并确定有病变的结核阳性牛以分离培养牛分枝杆菌,本试验采用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牛结核菌素点眼试验、γ-干扰素试验和牛分枝杆菌抗体ELISA试验对新疆某牛场的1 185头牛进行检测,锁定疑似结核阳性牛... 为了对新疆某牛场结核病进行筛查,并确定有病变的结核阳性牛以分离培养牛分枝杆菌,本试验采用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牛结核菌素点眼试验、γ-干扰素试验和牛分枝杆菌抗体ELISA试验对新疆某牛场的1 185头牛进行检测,锁定疑似结核阳性牛并进行剖检,将结核疑似病料分离菌株并鉴定。结果显示:选取的3头4种检测方法皆为阳性的牛在淋巴结、胸壁或脾脏有明显病理学变化,综合PCR检测结果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鉴定为牛分枝杆菌。结果表明,使用针对不同感染阶段的多种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结核阳性病变牛,肺外结核仍普遍存在于新疆某牛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牛场 牛分枝杆菌 检测 分离和鉴定
下载PDF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亓菲 刘蒙达 +3 位作者 张皓博 范伟兴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8期66-72,共7页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糖脂,可使巨噬细胞失活,并清除氧化自由基。LAM存在于结核病患者的尿液、血清和肺部,因此人们开发了以LAM作为生物标志物...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糖脂,可使巨噬细胞失活,并清除氧化自由基。LAM存在于结核病患者的尿液、血清和肺部,因此人们开发了以LAM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床旁检测(point-of-care-testing,POCT)方法,以减少诊断延迟,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阻断结核病传播。与检测单纯结核病患者相比,LAM检测技术对于诊断晚期免疫缺陷和CD4细胞计数低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关结核病患者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对于这部分患者以及无法产生痰液的儿童、重症结核病患者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介绍LAM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结核病 诊断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皓博 樊晓旭 +5 位作者 刘蒙达 迟庆安 刘婷婷 亓菲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6期82-89,共8页
近几年兴起的纳米孔测序技术(nanopore sequencing)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第三代测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细菌、病毒、抗生素耐药及动物疫病等多个领域的检测。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测序精度不高、样品制备过程需要优化等... 近几年兴起的纳米孔测序技术(nanopore sequencing)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第三代测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细菌、病毒、抗生素耐药及动物疫病等多个领域的检测。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测序精度不高、样品制备过程需要优化等,但该技术在疾病检测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包括可直接检测碱基修饰,超长读长、高分辨率和实时测序以及强大的生物信息学支持。未来,随着准确性的提高和性能的不断改进,加之在成本、测序时间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面的明显优势,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在临床实验室成为疾病检测的重要选择。本文通过综述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在疾病检测中的优势,以期为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测序 疾病诊断 原理 应用 优势
下载PDF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人和动物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蒙达 王晓文 +9 位作者 张皓博 亓菲 沈叶盛 苏华彬 张研博 张力 李岩 范伟兴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7,共7页
结核病是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γ干扰素是一种参与宿主抗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于其开发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可用于... 结核病是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流行至关重要。γ干扰素是一种参与宿主抗结核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于其开发的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可用于结核病诊断。鉴于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γ干扰素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耗时长、灵敏度低、无法区分潜伏性和活动性结核感染等,生物传感器正被尝试用于γ干扰素检测,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文归纳了将γ干扰素作为结核病生物标志物的多种检测技术,并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效果,以期为完善结核病诊断技术及开发新型诊断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牛结核病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多重数字PCR及其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瑶 张皓博 +8 位作者 刘蒙达 孙淑芳 亓菲 孙翔翔 刘永夏 毛迎雪 李俊华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74-81,共8页
数字PCR(dPCR)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检测技术,继承了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的优点,并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dPCR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无需标准曲线的情况下,对核酸样本实现绝对定量分析。而多重数字PCR(mdPCR)更是dPCR的主要发展方向。... 数字PCR(dPCR)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检测技术,继承了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的优点,并开创了新的发展方向。dPCR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无需标准曲线的情况下,对核酸样本实现绝对定量分析。而多重数字PCR(mdPCR)更是dPCR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众多研究领域中,特别是疾病检测方面,mdPCR已展现出卓越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dPCR和mdPCR的原理,探讨了mdPCR在细菌检测、病毒检测、癌症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深入分析了mdPCR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未来mdPCR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数字PCR 疾病检测 优缺点 应用
下载PDF
组学方法筛选结核病生物标志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皓博 苏华彬 +5 位作者 刘蒙达 亓菲 张研博 范伟兴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7,共5页
结核病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例,延误后续的干预治疗。生物标志物含量在结核病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等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有望在感染早期做出预警。因此,筛选... 结核病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有结核病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例,延误后续的干预治疗。生物标志物含量在结核病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等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有望在感染早期做出预警。因此,筛选新的潜在结核病生物标志物,建立有效、快速、灵敏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更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结核病防治干预措施。随着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组学方法的发展,高通量筛选结核病生物标志物成为可能。交叉组学的应用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标志物筛选的可靠性。本文就组学方法筛选结核病生物标志物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新型结核病诊断方法研发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生物标志物 组学
下载PDF
绿色建筑管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亓菲 《中外建筑》 2015年第7期148-149,共2页
构建环保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崇尚保护环境,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到底。建筑是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打产业,房地产行业成为现代社会的大热门。为了遵循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是将建... 构建环保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崇尚保护环境,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到底。建筑是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打产业,房地产行业成为现代社会的大热门。为了遵循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是将建筑行业与生态建筑行业相结合,以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绿色建筑的概念释义入手,全方位透视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对绿色建筑的管理模式探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管理模式 优化
下载PDF
从“奴隶叙事”到“新奴隶叙事”--论美国黑人文化价值观的颠覆
19
作者 亓菲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18世纪末,奴隶叙事的出现意味着非裔美国文学的开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一批美国非裔作家开始对战前奴隶叙事中的隐含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对蓄奴史进行新的文本探索,促成了奴隶叙事亚文类--新奴隶叙事的滥觞和发展,其中,在宗教文化方... 18世纪末,奴隶叙事的出现意味着非裔美国文学的开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一批美国非裔作家开始对战前奴隶叙事中的隐含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对蓄奴史进行新的文本探索,促成了奴隶叙事亚文类--新奴隶叙事的滥觞和发展,其中,在宗教文化方面,从奴隶叙事到新奴隶叙事的转变发生了质的变化。相比于奴隶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对西方白人基督上帝的明确信仰,新奴隶叙事在文本中加入了大量的非洲或起源于非洲的精神元素,从而动摇了战前白人读者强加给奴隶叙事作者的宗教桎梏,开辟了关于奴隶经历截然不同的书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叙事 新奴隶叙事 基督文化 黑人宗教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设计分析
20
作者 周亮 亓菲 《城市建筑》 2014年第32期60-60,共1页
本文从对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的解析入手,梳理出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的设计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的发展对策,对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立体停车库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