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孙冠星 亓贞力 张梦瑾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枣庄市立医院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化疗治疗,观察组使用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枣庄市立医院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化疗治疗,观察组使用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淋巴细胞计数、生存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2.79%、临床控制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53%、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4、5.103,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免疫抑制,减轻化疗所致免疫损伤,增强对肿瘤的抑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免疫疗法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影像导引冷冻消融术对周围神经的损伤与修复
2
作者 亓贞力 曹倩倩 李成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755-758,共4页
冷冻消融术是利用低温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冷冻消融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人们开始关注冷冻消融所致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变。本文总结了周围神经冷冻损伤及修复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影... 冷冻消融术是利用低温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冷冻消融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人们开始关注冷冻消融所致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变。本文总结了周围神经冷冻损伤及修复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影像学观察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冷冻消融可对周围神经造成损伤,而这种损伤是可以不同程度恢复的,但修复程度受冷冻条件的影响。通过影像学观察周围神经的术中冷冻情况及术后神经影像学改变可以评估神经的损伤修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损伤 修复 冷冻消融术 医学影像
下载PDF
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后兔坐骨神经组织学改变
3
作者 亓贞力 孙冠星 +4 位作者 曹倩倩 包守刚 柳明 李储涛 李成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3-747,共5页
目的观察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后兔坐骨神经的动态组织学改变。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组,每组10只;均对左侧坐骨神经行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以右侧坐骨神经行冷冻探针穿刺并作为对照侧;将A组靶神经置于氩氦冷... 目的观察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后兔坐骨神经的动态组织学改变。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组,每组10只;均对左侧坐骨神经行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以右侧坐骨神经行冷冻探针穿刺并作为对照侧;将A组靶神经置于氩氦冷冻冰球中心(冷冻温度可达-100℃以下),使B组靶神经邻近冰球边缘约10 mm(冷冻温度约-40℃)。分别于术后即刻及7、14、30、60天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学表现。结果A组消融后即刻神经损伤严重,轴索肿胀、髓鞘疏松;术后14天损伤达高峰,随后出现修复表现;术后60天可见再生轴索和施万细胞,但仍有坏死神经纤维。B组消融后即刻见神经损伤,程度较A组为轻,仅见部分神经纤维变性;术后7天损伤达高峰,随后出现修复表现;术后60天可见较多再生纤维,但未达到完全修复。2组对照侧神经组织结构均完好。结论MRI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后14天神经损伤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修复征象,但60天内无法完全修复,且神经位于消融区中心时损伤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磁共振成像 冷冻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MR波谱研究
4
作者 李运兴 李书鹏 +2 位作者 亓贞力 王刘辉 尚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波谱技术(MRS)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行MR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出肝癌...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波谱技术(MRS)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行MR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出肝癌病灶各时间点峰的浓度比(Cho/Lip),比较各时间点的Cho/Lip值,观察TACE后即刻动脉造影图像及1个月后动脉造影图像,判断肿瘤残留及复发情况,并将结果与1H-MRS数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3 d、术后2~3 d、术后1个月的Cho/Lip值分别为(0.074±0.016)、(0.045±0.012)、(0.058±0.012);术后2~3 d、术后1个月的Cho/Lip值均低于术前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Cho/Lip值高于术后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ACE术后1个月中动脉造影图像与TACE术后即刻动脉造影图像进行比较,术后1个月Cho/Lip值较术后2~3 d升高的45个病灶,1个月后动脉造影图像与术后即刻比较显示原残存肿瘤染色区扩大。而Cho/Lip值较前降低的25个病灶其动脉造影图像未见明显不同。结论利用1H-MRS技术可以有效评价肝癌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技术 原发性肝癌 质子波谱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开放式MRI导航系统导引行肺病变穿刺活检137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吕玉波 李成利 +6 位作者 武乐斌 柳明 黄杰 包守刚 亓贞力 曹倩倩 于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导引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配备iPath 200光学追踪系统的低场开放式MR仪,对137例肺内结节或肿物患者行穿刺活检术,其中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物103例,肺内多发病灶34例;病灶最大径≥3.5 cm... 目的 探讨MRI导引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配备iPath 200光学追踪系统的低场开放式MR仪,对137例肺内结节或肿物患者行穿刺活检术,其中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物103例,肺内多发病灶34例;病灶最大径≥3.5 cm的57例、1.5~3.4 cm的71例、≤1.4 cm的9例.结果 病灶最大径≥3.5 cm组、1.5~3.4 cm组、≤1.4 cm组及总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0%(57/57)、98.6%(70/71)、77.8%(7/9)、97.8%(134/137);穿刺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恶性肿瘤98例,良性39例;MRI导引肺穿刺活检的敏感度为94.2%(98/104),特异度为100.0%(33/33),准确性为95.6%(131/137),阳性预测值为100.0%(98/98),阴性预测值为84.6%(33/39).结论 开放式MRI导引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介入性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原文传递
MR导引小关节内缘入路微创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成利 柳明 +7 位作者 武乐斌 吕玉波 黄杰 宋吉清 包守刚 亓贞力 曹倩倩 于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 评价采用开放式低场MR导引,经小关节内缘入路椎间盘切割联合臭氧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经CT、MRI诊断为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突出椎间盘共114个,其中L3~4椎间盘5个,L4~5椎间盘87个,L5~S1椎... 目的 评价采用开放式低场MR导引,经小关节内缘入路椎间盘切割联合臭氧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经CT、MRI诊断为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突出椎间盘共114个,其中L3~4椎间盘5个,L4~5椎间盘87个,L5~S1椎间盘22个,患者皆有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在0.23 T开放式MR仪配合iPath 200光学追踪系统的导引下,自棘突旁经小关节内缘入路进针至椎间盘局限性后外侧突出处,再继续进针至中心髓核处.于椎间盘中心行椎间盘切割后注入60μg/ml O2-O3混合气体6 ml;后退针至椎间盘后外侧突出部分,对此部位进行重点切割并注入60 μg/ml O2-O3混合气体6 ml;继续退针至椎间盘外、侧隐窝内口即受压神经根处,注射镇痛混悬液4 ml、40 μg/ml O2-O3混合气体15 ml.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疗效评价依据改良的Macnab标准,并应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时期有效率的差别.结果 103例患者中,术后3 d时有效率%.1%(99/103);术后1个月时有效率84.5%(87/103);术后3个月时有效率94.2%(97/103);术后6个月时有效率95.1%(98/103),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2,P=0.005),术中发生硬膜损伤5例(4.8%),术中、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椎间隙感染2例(1.9%),经制动、理疗及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 MR导引小关节内缘入路椎间盘切割联合臭氧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创伤小、见效快、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磁共振成像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