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贫视角下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亚西尔·阿不力克木 杨俊孝 王雪菀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6-195,共10页
土地整治是贫困地区激活自然资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力支撑,其扶贫成效已得到了地方的实践证明。以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典型项目区为例,对研究区域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的益贫性进行研究,运用匹配倍差法模型(PSM-DID)进... 土地整治是贫困地区激活自然资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力支撑,其扶贫成效已得到了地方的实践证明。以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典型项目区为例,对研究区域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的益贫性进行研究,运用匹配倍差法模型(PSM-DID)进行实证检验,对比分析土地整治实施前后、实施区域与未实施区域整治综合效益的益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DID、PSM、PSM-DID三种方法进行估算,结果均显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对农户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显著影响。其中,两类农户的户均经营性收入的匹配倍差估计值是963元、户均财产性收入的匹配倍差估计值为1 736元,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其次,表征经济层面的是否流转土地的系数为0.142>0;同时,表征社会层面的居民点集约利用度的系数为0.012>0、外出务工人员数的系数为0.142>0,说明土地整治具有社会层面的益贫效应;表征生态层面的防护林密度变化率的系数为0.362>0、土地垦殖变化率的系数为0.019>0,因此,土地整治也具有生态层面的益贫效应。综合来看,土地整治目标受益群体即贫困地区农户的受益显著,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的益贫性毋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贫困地区 综合效应 益贫 PSM-DID模型
下载PDF
M估计稳健回归的贫困地区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T县的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雪菀 杨立敏 亚西尔·阿不力克木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40-44,共5页
从空巢老人微观主体出发,基于2019年贫困地区(河南省T县)的调研数据,以Anderson行为模型为指导,构建了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了M估计稳健回归分析。研究显示:(1)空巢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普遍较高,占... 从空巢老人微观主体出发,基于2019年贫困地区(河南省T县)的调研数据,以Anderson行为模型为指导,构建了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了M估计稳健回归分析。研究显示:(1)空巢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普遍较高,占53.59%;(2)影响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的极显著因素有7种,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养老收入、社会救济金额会对养老意愿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自评健康、收入来源稳定程度会对养老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倾向性因素对养老意愿的影响最大;(3)社区养老未普及地区"高龄、身患疾病、低收入"等特征的女性空巢老人更愿意选择"跟随子女同住"或"居家养老(独居或与配偶同住)";(4)社区养老资源较完备地区"健康、子女少、高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5)五保户空巢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正式养老机构。结果表明,以河南省T县为例的贫困地区空巢老年人具有"低龄、低学历、子女少"的特征且以五保户居多,这类群体更向往在正式机构中安度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意愿 影响因素 空巢老人 M估计 Anderson行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