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加量调强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1
作者 亢勇飞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治疗的7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调强放...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治疗的7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使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血清肿瘤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更好,放射性损伤及血液学毒性更低,更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常规调强放射治疗 效果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蓓 李卓文 +1 位作者 宁博 亢勇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0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和局部断层融合影像特点,研究其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85例肺癌患者,回顾并分析其病例资料,85例研究对象均接受^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其中45例进...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和局部断层融合影像特点,研究其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85例肺癌患者,回顾并分析其病例资料,85例研究对象均接受^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其中45例进一步行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分析^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与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在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病变中的评估作用及影像特点。结果:85例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后3h全身骨显像清晰,56例骨中放射性分布不均,放射性浓度聚集基本处于脊柱、肋骨、胸骨、骨盆及股骨等骨上;40例^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者有18例(45.00%)确诊为骨转移,该方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依次是88.89%、63.64%、66.67%/87.50%;行全身骨及局部断层融合显像的45例有30例(66.67%)确诊为骨转移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3.33%、86.67%、96.55%/87.50%。结论:^99mTc-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和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可以较为准确诊断出肺癌患者骨转移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锝美罗盐酸 体层摄影 肺癌 骨转移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公式计算肾脏深度对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卓文 宁博 +2 位作者 张国玲 亢勇飞 张青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Tonnesen公式、李乾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对肾动态显像(Gates)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以及与腰围的关系.方法:收集肾动态显像患者93例,按《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腰围标准分组,正常组:男性<85 cm,女性&l... 目的:探讨Tonnesen公式、李乾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对肾动态显像(Gates)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以及与腰围的关系.方法:收集肾动态显像患者93例,按《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腰围标准分组,正常组:男性<85 cm,女性<80 cm;超常组:男性≥85 cm,女性≥80 cm.2组均使用CT测量,以及Tonnesen公式、李乾公式计算肾脏深度,再将结果代入Gates法公式中计算各自的GFR.以CT测量的肾脏深度及相应GFR为评价标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分析Tonnesen公式、李乾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结果与CT实测肾脏深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腰围人群中的适用性.结果:正常组中李乾公式计算的双侧肾脏深度及其推导出的GFR与CT测量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及相应GFR与CT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超常组中2种公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及相应GFR与CT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当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时使用李乾公式计算肾脏深度更合适,可降低计算偏差对Gates法计算GFR的影响.而腰围超出此范围者使用以上公式计算肾脏深度均会产生较明显偏差,此时可借助CT图像或其他方法实际测量肾脏深度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es法 肾脏深度 腰围
下载PDF
X线、CT、MRI及ECT评价支气管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卓文 王蓓 +1 位作者 亢勇飞 宁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5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X线、CT、MRI及ECT评价支气管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肺癌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 目的:分析X线、CT、MRI及ECT评价支气管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肺癌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与阳性率。结果:80例患者中骨转移共32例,未发生转移48例。X线诊断结果有18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的骨转移患者,阳性率为56.25%。通过CT检查80例患者,一共检查出18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骨转移患者,阳性率为56.25%。通过MRI对80例患者进行诊断扫描共检出26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的骨转移患者,阳性率为81.25%。使用SPECT/CT对80例患者行扫描诊断,共计检查出28例符合病理诊断结果的骨转移患者,阳性率为87.50%,骨转移检出阳性率最高方法为ECT,其次为MRI,CT与X线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排列对比后ECT、MRI与CT、X线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诊断检查时,建议使用ECT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得出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CT MRI ECT 支气管 肺癌骨转移
下载PDF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CYFRA 21-1检测在NSCLC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李卓文 王蓓 +2 位作者 亢勇飞 李小鲁 宁博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0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 目的:研究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SCLC﹝肺鳞状细胞癌(鳞癌)37例,肺腺癌23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同时实施全身骨显像,并测定血清CEA、CYFRA21-1的水平。观察患者NSCLC骨转移的发生率、肺鳞癌与肺腺癌骨转移灶数目,未出现骨转移患者与出现骨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分析骨转移灶数目与血清CEA、CYFRA21-1水平的相关性,对比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全身骨显像、血清CEA、CYFRA21-1检测在NSCLC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共有28例发生肺癌骨转移(其中鳞癌7例,腺癌21例),发生率为46.67%。肺鳞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为18.92%,显著低于肺腺癌的91.30%(P<0.05)。28例NSCLC骨转移患者共有241处病灶,其中有肺鳞癌骨转移病灶18处,肺腺癌骨转移病灶223处。肺鳞癌的骨转移病灶数显著低于肺腺癌。无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CEA、CYFRA21-1的水平均显著低于肺癌骨转移患者(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501,P<0.05),血清CEA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不具相关性(r=0.139,P>0.05)。联合应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与血清CEA、CYFRA21-1检测诊断NSCLC骨转移的特异度、灵敏度及符合率与其他诊断方法(包括血清CEA检测、血清CYFRA21-1检测、全身骨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相比均更高(P<0.05)。结论:NSCLC骨转移患者联合使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及血清CEA、CYFRA21-1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癌胚抗原 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诊断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介入疗效的有效性研究
6
作者 李卓文 王蓓 +1 位作者 亢勇飞 宁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2期239-240,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介入疗效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所收治的11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对11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实施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将有存活心肌的病人筛选出来,对其实施... 目的:分析研究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介入疗效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所收治的11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对11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实施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将有存活心肌的病人筛选出来,对其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治疗6~12个月之后,复查其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病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结果:50例心肌梗死病人中,有39例心肌存活病人,静息显像的497个异常关注节段,获得改善的节段灌注有213个,改善率为42.85%。39例心肌存活病人中,28例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后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发现,相较于术前,病人可逆性缺损区节段数以及固定性缺损区节段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病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相较于术前,病人左室收缩末容积以及左室舒张末容积更低。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可使心肌梗死病人存活心肌检出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继而能够更加合理、准确的筛选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此外,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病人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 冠心病 介入疗效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