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早的收付记帐法
- 1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2期42-42,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收付记帐法是西周民间会计使用的“收付记帐法”。 “收”、“付”二字最早运用在经济领域,并作为记帐符号,始见于周孝王时期所铸的《曶鼎》铭文。该铭文曰:“在王人乃买用逆付曶,毋俾贰于昏昏”,“曶则拜稽首,受(收)五夫……”。这里“付”表示支给,
-
关键词
收付记帐法
记帐符号
复式记帐法
民间会计
簿记原理
单式记帐
经济收支
符号稳定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行业会计学会
- 2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3期42-42,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行业会计学会是中华民国时期成立的中国计政学会,它属于财政行业会计学会。 中国计政学会,于1933年5月正式成立。该学会章程规定:学会以研究计政学术为基本宗旨。为了确保学会的权威性和保证学会有足够的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该会对加入学会者的文凭和水平等有严格的规定:
-
关键词
行业会计
学术研究会
中华民国时期
机床工具行业
天津市会计学会
严格的规定
工业会计
高等财经院校
基本宗旨
预算会计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管理会计
- 3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11期63-63,共1页
-
文摘
中国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80年代正式产生,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构成了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它是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信息系统。它的创立,大大丰富了企业会计的内容。
-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信息系统
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特色
财务会计
体制改革
现代管理
会计体系
会计系统
50年代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规范帐簿文件
- 4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8期39-39,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有关规范帐簿的文件,是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二月一日北洋政府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厘定普通官厅用簿记》(以下简称《普通官厅用簿记》)。 我国会计使用帐簿已有数千年历史,但帐簿却有质地的差异,内容的不同,名称的不一样.外形尽寸的不统一。这给会计和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在民国初期,“吾国财政现状,棼如乱丝,非详定会计法规,实行新式簿记,整理无从着手。”
-
关键词
普通官
北洋政府
分类帐簿
会计法规
民国初期
外形尽寸
登记方法
会计和审计
国际会计惯例
现金出纳簿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院校
- 5
-
-
作者
亢祖合
-
机构
湖北襄樊教育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1期41-41,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业院校是上海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它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会计职业教育家潘序伦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所办的立信会计补习学校,该校创办于1928年春。1930年8月增设了“立信会计函授学校”;1935年,增设了“晨校”;次年秋,增设了“星期日校”;1937年,又举办了“暑期班”等,这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受到了社会的欢迎。1937年春。
-
关键词
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
会计函授
高级会计人才
补习学校
会计职业教育
会计师事务所
潘序伦
高校院系
教育学院
四川省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局
- 6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7期36-36,共1页
-
文摘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会计局,是中华民国二十年四月一日(公元1931年)成立的国民政府主计处下设的会计局。 “国民政府执政之初,沿袭北洋政府旧制,全国总会计之权,仍旧财政部掌理,是时,尚无独立意义的会计专门组织机构之设置。民国十七年冬,立法院成立,认为主计机关置于財政部之下,因无独立之地位。
-
关键词
国民政府
会计报告
主计
北洋政府
总会计
老河口市
中国历史
组织机构
联综组织
会计制度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最早的成本会计
- 7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10期48-48,共1页
-
文摘
中国成本会计萌芽于西汉,但是千百年来,它一直未能从专业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时期我国酿酒业会计核算已经初步把成本、费用、盈利这3个概念区分开来了,当时的成本计算一般采用类似今日的“制造成本法”,并计取盈利。在西汉以前,人们对生产盈利的认识尚处于自然盈利观的阶段,西汉时代人们开始突破自然盈利的观念,树立生产盈利的观念。在盈利的计算上初步有了一定的分类。
-
关键词
成本会计学
流水帐
潘序伦
专业会计
制造成本法
初级成本会计
成本核算
酿酒业
西汉时期
凤凰山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法
- 8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4期29-29,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会计法是西周时期的会计法规。虽然当时还没有专门的会计法,但西周时代的法律《六典》、《八则》和《八法》都有会计法的内容。 据史书记载,远在西周时代,“会计法”就已经萌芽。《周礼·天官下》曰:“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又《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八曰官计。以弊帮治。”秦代在《效律》中规定,会计必须帐汪相符,帐实相符,计算准确和交接手续清楚、严格。
-
关键词
会计法规
《会计法》
西周时代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周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帐实相符
《唐律疏议》
中国历史
西周时期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复式记帐法
- 9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8期38-39,共2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复式记帐法是明代的“三脚帐”,它约产生在北宋末期至明代初年,这是我国复式簿记的萌芽。 三脚帐,又称“跛行帐”。它是我国古代工商界习用的簿记法。“三脚帐”是在我国古代单式簿记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不完整的复式记帐法。其特征是:凡转帐事项,均须复式记帐,即同时记入来帐(收帐)和去帐(付帐);凡现金收支事项,只记现金的对立方,不记现金的收支方,即单式记帐。由于“三脚帐”
-
关键词
复式记帐法
复式簿记
单式记帐
现金收支
龙门
我国古代
记帐符号
记帐规则
编制方法
我国会计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
- 10
-
-
作者
亢祖合
-
机构
湖北襄樊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0期42-42,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在北京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于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6月24日。 会计师事务所,19世纪40年代创建于英国,其后欧洲及美国、日本咸皆效仿,本世纪初引进到中国。最早在中国一些城市出现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美、英、法等国开办的。那时,由于我国尚无会计师职业,故各大城市或通商口岸发生经济诉讼案件时,只好聘请外国会计师进行清算、鉴定和审理。
-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执业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会计学
北洋政府
会计师业务
法律地位
会计师职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1918年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师
- 11
-
-
作者
亢祖合
-
机构
湖北襄樊教育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2期27-27,共1页
-
文摘
【正】 中国最早一位取得会计师资格的是谢霖,中华民国农商部于民国七年(1918年)九月七日颁发给他第一号会计师证书。 谢霖(1885~1969年),字霖甫,江苏武进县人,中国著名会计学家。1905年赴日本留学,在明治大学攻读商科,于1909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次年进京应考,获商科举人“功名”。
-
关键词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
银行簿记
会计师制度
交通银行
民国元年
簿记学
会计理论与方法
江苏武进
学士学位
民国时期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学会
- 12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1期38-38,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会计学会是民国时期上海国立东南大学商科会计学会。 东南大学商科会计学会最早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初成立,它距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在学院的领导下,该学会编有《会计学杂志》,对推动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随后较早成立的是湖北省会计学会。 湖北省会计学会,于1928年7月(民国十七年)在全国首先成立。学会由汉口商业专科学校、武昌商科大学。
-
关键词
中国会计学会
国立东南大学
民国时期
商业专科学校
湖北省
商科大学
学术交流
潘序伦
会计人才
积极作用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最早设置的会计学系
- 13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1期33-33,共1页
-
文摘
我国最早设置会计学系的大学是南开大学和暨南大学,它们都是在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开始在商科下设置会计系的。 南开大学创立于1919年,是由张伯苓(教育家)和严范孙(清末学部侍郎)先生创办的。南开成立时,设有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1934年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1928年后,编有《经济周刊》、《政治经济学报》和《东北经济地理课本》等,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1929年学校改科为院。
-
关键词
会计学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会计系
复旦公学
南开大学
研究委员会
暨南大学
地理课本
东北经济
工商管理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会计”“出纳”两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 14
-
-
作者
亢祖合
-
机构
湖北襄樊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9期39-39,共1页
-
文摘
“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代。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司会》:“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和《周礼·地官·舍人》:“岁终则会计其政”。 “会计”一词,稍后见于战国孟轲《孟子·万章下》:“会计当而已矣”
-
关键词
听其会计
《史记·夏本纪》
《周礼
西周时代
出纳工作
《唐律疏议》
《孟子正义》
春秋战国时期
支出和收入
孟尝君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凭证
- 15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3期29-29,共1页
-
文摘
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代,官厅会计核算中使用的“法”或“式法”是我国最早的会计凭证——原始凭证。 孙诒让《周礼正义》一书记载了“法”和“式法”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钱物的名称、数量、财物性质、事项说明……在“九式”费用支出时,一定要在“法”中写明某式的用途、数量、事项说明、出式人签字等。《周礼·天官》;“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送邦国。
-
关键词
记帐凭证
会计凭证
官厅会计
原始凭证
“法”
专业术语
西周时代
《周礼正义》
物性质
收入事项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专著
- 16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6期40-40,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著,是唐代元和(唐宪宗)二年(公元807年)十一月,由史官李吉甫撰写的《元和国计簿》。 《元和国计簿》已失传,今仅见史书的零星记载。据《旧唐书·宪宗本纪》记载:“元和二年十二月,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十卷。”全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系按行政区划分统计户籍和计帐资料。第二部分,是按国家财政收入项目记载各项收入数额。据《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七卷,《宪宗元和二年》
-
关键词
西式簿记
会计分析
元和二年
李吉甫
中式簿记
记帐符号
基本内容
《资治通鉴》
行政区划分
唐宪宗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的会计报表
- 17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4期29-29,共1页
-
文摘
我国最早的会计报表系西周王朝天官、大宰年终向天子呈送的一年来的财政经济收支报告。 这种报告是当时天子一年来对诸位官员论其功过,行其赏罚的依据。它虽然和我们现在的会计报表有所不同,但是它系我国会计报表的开端。 《周礼·天官·司会》载:“……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这里的“日成”、“月要”和“岁会”均系当时的会计报告文书,相当于现在的会计报表。 “日成”为当时钱物保管部门反映十日所发生的经济收支事项的文书。
-
关键词
会计报表
会计年报
会计报告
经济收支
收支报告
西周王朝
《周礼
财政经济
文书
借贷对照表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中国最早介绍西式簿记的人
- 18
-
-
作者
亢祖合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4年第7期33-33,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早介绍西式簿记借贷记帐法的人,是清朝末年著名会计家蔡锡勇。 蔡锡勇(?—1896年),字毅若,福建省龙溪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对于日文、英文和数学优为精通,也是我国速记术的发明者。赴日归来,又随同清廷外交官陈荔秋先生出使美国、秘鲁和日本三国。后来又赴湖北任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僚,在办公之暇,博览海外西式借贷簿记群书,钻研西式簿记方法,择其精华而译之。
-
关键词
西式簿记
最早介绍
蔡锡勇
复式记帐法
张之洞
清朝末年
留学日本
借贷记帐法
收付记帐法
簿记方法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我国制订会计制度和设置总会计师的简略回顾
- 19
-
-
作者
亢祖合
-
机构
襄樊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财会研究》
1996年第4期62-63,共2页
-
文摘
一、最早制订的会计 我国会计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很早就开始制订会计制度。据现有文献记载,我国西周官厅会计已初具规模,当时的会计工作就有一些统一规定,因此我国至迟从西周时代就开始制订会计制度了。 根据《周礼》一书考证,西周时代;1.会计出入项目有所规定。西周统治者从控制国家经济收支出发,确定了各类出入项目的名称,各类项目的收入来源、支出标准及主要的出入用途。
-
关键词
会计制度
总会计师
官厅会计
西周时代
统一会计制度
会计工作
会计法
铁路会计
现代会计制度
会计报告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五珠算盘起源考
- 20
-
-
作者
亢祖合
-
机构
湖北襄樊教育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据史书记载,我国在东汉以前就已发明、使用了五珠中算盘。据东汉数学家徐岳于公元196年至206年撰著的《数术记遗》中记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数学家甄鸾注:“刻版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由此可见,当时的五珠中算盘不是穿珠算盘——珠中无孔(没有档),名曰珠盘和盘珠。那时把涂有不同颜色的算珠放在一个刻有一排排纵向弧形槽内的木盘上。
-
关键词
珠算盘
日本人
数学家
数术记遗
史书记载
弧形槽
起源
我国古代
东汉时期
发明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