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0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亢秋芳 高胜利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46-346,共1页
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肠炎)50例,并在同期与对照组观察,从止泻,退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并有抗轮状病毒作用。
关键词 腹泻 双黄连粉 针剂 清热解毒药 儿童
下载PDF
高热惊厥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安民 亢秋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高热与惊厥是许多小儿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现将我科1989年1月~1990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中男31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63:1。首次发病年龄最小2月,最大9岁。1... 高热与惊厥是许多小儿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现将我科1989年1月~1990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中男31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63:1。首次发病年龄最小2月,最大9岁。1岁以内22例(占44%),1~2岁16例(占32%),3~4岁6例(占12%),5岁以上6例(占12%)。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较多。 2 原发病 热惊厥的原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38例(占76%),支气管肺炎7例(占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病因学 惊厥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小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亢秋芳 高胜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5-626,共2页
将 1 8 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为 91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 -α2 b肌肉注射 ,每日 1次 ,6月至 1岁以内者每次 1 0万 U,1~ 3岁每次 2 0万 U;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每日 1 0 mg/ kg加入 0 .9%生理盐水 1 2 5ml中静脉滴注 ... 将 1 8 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为 91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 -α2 b肌肉注射 ,每日 1次 ,6月至 1岁以内者每次 1 0万 U,1~ 3岁每次 2 0万 U;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每日 1 0 mg/ kg加入 0 .9%生理盐水 1 2 5ml中静脉滴注 ,两组疗程均为 3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1 0 0 %与对照组 73 .63 %对比 ,差异显著 (χ2 =3 .1 3 ,P<0 .0 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与干扰素相关的不良反应。提示 :小剂量干扰素 -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疗效 婴儿腹泻 药物疗法 轮状病毒
下载PDF
婴儿早期喂养对1岁前疾病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静 石峻岭 亢秋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 了解西安市第一医院所属地段婴幼儿喂养情况,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及疾病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2例婴儿根据出生后前4~6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完全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从1个月开始每月测量身长、体... 目的 了解西安市第一医院所属地段婴幼儿喂养情况,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及疾病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2例婴儿根据出生后前4~6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完全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从1个月开始每月测量身长、体重到其1岁时,并记录婴儿1岁内"四病"的患病情况.结果 完全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儿6月龄时的身长分别为68.41±2.31cm、68.25±2.39cm及68.06±2.41cm,体重分别为8.33±0.99kg、8.18±1.01kg及8.07±0.98kg,方差分析提示不同喂养方式婴儿6月龄时身长、体重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身长F=36.71,体重F=34.54,均P<0.05),身长及体重超均值率也有统计学意义(身长χ2=11.940,P=0.03;体重χ2=7.105,P=0.029),其中完全母乳喂养与部分母乳喂养儿高于人工喂养儿;1岁时,3种喂养方式婴儿身长分别为76.31±2.33cm、76.28±2.35cm及76.19±2.43cm,体重分别为10.32±1.36kg、10.41±1.38kg及10.43±1.36kg,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身长F=19.31,体重F=18.89,P>0.05);3种喂养方式的婴儿1岁内"四病"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2.398,P&lt;0.05).结论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可降低"四病"患病率,在无母乳的情况下,配方奶粉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方式 婴儿 "四病"患病率 体格发育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肾损伤儿童血清胱抑素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伟华 杨宾 +1 位作者 张北宁 亢秋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966-968,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异常程度分为肾损A组、肾损B组、非肾损组;同龄健康人28例为对照...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异常程度分为肾损A组、肾损B组、非肾损组;同龄健康人2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NAG酶。结果尿NAG酶水平:肾损A组(127.11±15.63)ng/L、肾损B组(132.75±19.83)ng/L,均高于非肾损组的(111.36±20.10)ng/L(F=7.324,P〈0.05);而非肾损组与对照组(108.14±13.8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胱抑素C水平:肾损A组(1.18±0.13)mg/L、肾损B组(1.19±0.17)mg/L、非肾损组(1.16±0.1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9±0.14)mg/L(P〈0.05)。结论尿NAG酶、血清胱抑素C可反映HSP患儿肾脏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小儿HSP肾脏损伤的早期、灵敏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肾功能不全 胱抑素C 乙酰氨基葡糖苷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