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肥料市场不同短链聚磷酸盐肥料关键性状之比较
1
作者 亢龙飞 徐琳峰 +2 位作者 王诗荣 江诚涛 褚贵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4-1143,共10页
目前,市场所售的聚磷酸盐肥料质量参差不齐。该研究从全国肥料市场收集10种具有代表性的聚磷酸盐肥料,测定其总氮、总磷(以P2O5计)含量,及聚合度、聚合率和溶解度等指标,采用层次聚类方法和Mantel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样品肥料的平... 目前,市场所售的聚磷酸盐肥料质量参差不齐。该研究从全国肥料市场收集10种具有代表性的聚磷酸盐肥料,测定其总氮、总磷(以P2O5计)含量,及聚合度、聚合率和溶解度等指标,采用层次聚类方法和Mantel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样品肥料的平均聚合度为4.00,测定值与标注值的平均偏差为6.38%;平均聚合率为83.8%,测定值与标注值的平均偏差为2.59%;总氮含量在8.6%~28.7%,测定值与标注值的平均偏差为2.59%;总磷含量在18.0%~64.2%。Mantel检验结果显示,总氮含量、总磷含量、酸碱度和盐分指数与肥料的聚合率有显著(P<0.05)关联,总磷含量、溶解度、盐分指数、缩二脲含量与聚合度有显著关联。结果表明,不同聚磷酸盐肥料的性质差异显著,且部分肥料指标的测定值与标注值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不同肥料生产单位亟须统一指标测定体系,以便提供精准、全面的商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盐肥料 溶解度 聚合度 聚合率 磷肥
下载PDF
不同形态磷酸盐及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磷移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亢龙飞 王静 +1 位作者 朱丽娜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9-1187,共9页
【目的】磷的固定是石灰性土壤中磷肥效益低的重要原因,研究两种施肥方式下不同形态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迁移以及有效性,为实现磷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土柱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供试土壤为粘质和壤质石灰性土壤。供... 【目的】磷的固定是石灰性土壤中磷肥效益低的重要原因,研究两种施肥方式下不同形态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迁移以及有效性,为实现磷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土柱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供试土壤为粘质和壤质石灰性土壤。供试磷酸盐为磷酸脲、焦磷酸和聚磷酸,壤土施磷量为0.0581 g/柱,粘土为0.0594 g/柱。施用方式包括一次施用和分4次滴施,同时以不施用磷酸盐土柱为对照。于地下室内(27±1.0)℃培养28天后将土柱在-80℃条件下快速冷冻固形,从土表向下0—100 mm内每隔5 mm作为一个切割单元,100—300 mm间每隔20 mm作为一个切割单元,测定每层土壤的水溶性磷和Olsen-P含量。【结果】培养28天后,一次施用条件下,磷在壤土中的移动距离表现为聚磷酸(90 mm)>焦磷酸(60 mm)>磷酸脲(50 mm),粘土中表现为聚磷酸(80 mm)>焦磷酸(70 mm)>磷酸脲(60 mm)。分次滴施条件下,聚磷酸(95 mm)在壤土中的移动距离比磷酸脲(65 mm)和焦磷酸(70 mm)分别增加46.2%和35.7%,在粘土中聚磷酸(90 mm)的移动距离较磷酸脲(70 mm)和焦磷酸(75 mm)分别增加28.6%和20.0%。磷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达到土柱深度(半运移深度)的结果表明,在壤土一次施用条件下,半运移深度表现为聚磷酸(15.1 mm)>焦磷酸(11.4 mm)>磷酸脲(10.5 mm),分次滴施条件下半运移深度为聚磷酸(20.0 mm)>焦磷酸(14.4 mm)>磷酸脲(14.3 mm)。在粘土一次施用条件下,半运移深度为聚磷酸(17.7 mm)>焦磷酸(15.8 mm)>磷酸脲(14.8 mm),分次滴施条件下,聚磷酸、焦磷酸和磷酸脲的半运移深度依次为51.3、27.1和41.4 m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论一次施用还是分次滴施,聚磷酸和焦磷酸处理均随着水溶性磷含量的增加,有效磷含量在粘土上的增加量大于在壤土上的,分次滴施聚磷酸较一次施用在同样水溶性磷含量下,有效磷的含量在粘土和壤土中的差距减小,焦磷酸处理中水溶性磷与有效磷在两种土壤上较为接近。磷酸脲一次施用后,有效磷在粘土中随水溶性磷的变化量大于在壤土中,分次滴施结果则相反。【结论】在质地为壤土和粘土的石灰性土壤中,不论是一次性施用还是分次滴施,磷的移动性均表现为聚磷酸>焦磷酸>磷酸脲,且分次滴施3种磷源时磷的移动性和有效性均显著高于一次施用。同样水溶性磷含量条件下,粘土中磷的有效性高于壤土,分次滴施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效果表现为粘土优于壤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施用方式 石灰性土壤 磷移动性 磷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聚合度和聚合率的聚磷酸磷肥对石灰性土壤磷与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高艳菊 亢龙飞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目的】聚合度和聚合率是影响聚合态磷肥肥效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旨在明确聚合度和聚合率对聚磷酸盐在土壤中的转化、土壤磷有效性及磷肥肥效的影响。【方法】以灌耕灰漠土为供试土壤,玉米为供试作物进行了盆栽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 【目的】聚合度和聚合率是影响聚合态磷肥肥效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旨在明确聚合度和聚合率对聚磷酸盐在土壤中的转化、土壤磷有效性及磷肥肥效的影响。【方法】以灌耕灰漠土为供试土壤,玉米为供试作物进行了盆栽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施磷肥(CK);磷酸二氢铵(MAP);聚合度和聚合率不同的3种聚磷酸铵磷肥平均聚合度3,聚合率40%(APP-3-40%);平均聚合度3,聚合率90%(APP-3-90%);平均聚合度2.7,聚合率90%(APP-2.7-90%)。除对照不施磷肥外,每钵(7kg土)施N 2.4 g、P2O5 1.1 g、K2O 0.7 g。于播种后第10、20、30、40、50、60、70、80、90 d采集土样,测定土壤水溶性磷和Olsen-P。并于第90 d测定土壤全磷,土壤有效态Fe、Mn、Zn含量和磷分级(Guppy法)。分别于播种后第45和90 d取玉米植株样品,测定玉米干物质,含磷量与微量元素Fe、Mn与Zn含量。【结果】与MAP处理相比,不同聚合度与聚合率的聚磷酸磷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聚合度均为3时,APP-3-90%处理土壤水溶性磷与有效磷比APP-3-40%分别提高了15.7%与7.9%,土壤Resin-P与NaHCO_3-P分别提高了38.0%与22.8%,HCl-P则降低了6.2%。聚合率均为90%时,APP-3-90%处理的土壤有效磷比APP-2.7-90%提高了5.0%,Resin-P与NaHCO_3-P分别提高了75.1%与34.2%,HCl-P降低了12.0%,APP-3-90%的玉米干物质与吸磷量比APP-2.7-90%处理的分别提高了14.3%与4.5%,聚合度相同的APP-3-90%与APP-3-4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聚磷酸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量元素(Fe、Mn、Zn)的有效性。在相同聚合率(90%)下,APP-3-90%处理的土壤有效Fe、Mn和Zn含量比APP-2.7-90%分别提高了5.7%、8.4%与29.9%。在相同聚合度(n=3)下,APP-3-90%处理的土壤有效Fe和Zn含量比APP-3-40%分别提高了3.0%和29.0%。在相同聚合率(90%)下,APP-3-90%处理玉米的Fe和Zn吸收量比APP-2.7-90%分别提高了5.7%和19.5%,不同聚合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聚磷酸磷肥可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磷及Fe、Mn和Zn的有效性,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聚合度对土壤磷有效性与微量元素的活化作用显著大于聚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聚合度 聚合率 石灰性土壤 有效磷 微量元素 玉米
下载PDF
聚磷酸铵肥料聚合度与聚合率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艳菊 刘腾 +2 位作者 亢龙飞 关钰 褚贵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2-1831,共10页
【目的】研究水溶性聚磷酸铵核心指标及相应测定方法,建立相关测定标准。【方法】采用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的聚合度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钼蓝比色法、钼黄比色法以及纸层析法三种方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 【目的】研究水溶性聚磷酸铵核心指标及相应测定方法,建立相关测定标准。【方法】采用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的聚合度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钼蓝比色法、钼黄比色法以及纸层析法三种方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聚合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标准曲线拟合性良好,分别为:y=0.944 3 x+0.317,(R2=0.999 8);y=-0.237 6 x+0.192 5(R2=0.999 6);端基滴定法测定聚合度时第一突跃点明显,而第二突跃点不明显或无突越显示,且测定值偏小;纸层析法可同时测得不同聚合态磷,所得聚合度较端基滴定法更为准确。对混合标样聚合率测定发现,不同测定方法聚合率相对误差表现为:纸层析>钼黄比色法>钼蓝比色法(8.73%>5.55%>1.20%)。【结论】农用肥料级水溶性聚磷酸铵,纸层析法与钼蓝比色法应可被作为测定聚磷酸肥料聚合度及聚合率合理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端基滴定 纸层析 钼蓝比色 钼黄比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