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怀文抱质——山水画家仁量访谈
- 1
-
-
作者
仁量
罗剑华
梅鹤圃
-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
出处
《中国花鸟画》
2007年第1期100-107,共8页
-
文摘
罗剑华(以下简称罗):“他山之石”栏目主要向读者介绍山水、人物、书法等姊妹艺术中的优秀画家和画作,自开办以来,在《中国花鸟画》杂志的读者群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设立这个栏目一是为了丰富杂志的内容,增加杂志的可读性,二是希望能开阔读者的视野,给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借鉴和交流的平台。“他山之石”栏目的设置,实际上是我们在思考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分科之间的关系后采取的一个措施。现在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是采取分科教学的,但在画家的具体创作中却很少作分科的要求,反而要求全面,像赵孟颊、唐寅、张大千,人、山、花,工笔和大、小写意,几乎是全能的。我觉得虽然中国画门类不一,但其内在的精神和追求的境界是高度一致的,这使得中国画在教学和创作之间实现了既矛盾又统一的高度辩证。能不能请你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
关键词
山水画家
中国画教学
中国花鸟画
分科教学
读者群
美术学院
创作
-
分类号
G25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浙江美术学院与“双峰论”思想的发展
- 2
-
-
作者
仁量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
出处
《中国花鸟画》
2009年第6期81-83,共3页
-
文摘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的民族绘画教育思想与“双峰论”
在政府重新重视民族遗产的整理、发掘和绘画界开始对民族传统重新认识、民族意识高扬之时,潘天寿把握时机,再度提出中、西绘画分系的主张,并进而进行了系统的实施:于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国画系分人物、山水、花鸟三科,按不同比例分别教学; 另外开设书法篆刻、古典文学、古典诗词、美术史等课程,聘请名家授课。
-
关键词
美术学院
浙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民族绘画
教育思想
民族遗产
重新认识
民族传统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J218.3
[艺术—美术]
-
-
题名书画同源——浅析“新浙派”中国画的书法性笔墨
- 3
-
-
作者
仁量
-
机构
济南华阳书画院
-
出处
《中国花鸟画》
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
-
文摘
“书法性笔墨”这一概念是在二十世纪西画传入,相对于中国画界出现蒋兆和把西方素描融入中国画的“素描性笔墨”和黄胄把西方速写融入中国画的“速写性笔墨”而提出的。“书法性笔墨”是指中国画传统意义上的笔墨,也是“新浙派”笔墨的最大特点。
-
关键词
中国画
书法性
笔墨
书画同源
浙派
蒋兆和
速写
西方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钱塘弄潮
- 4
-
-
作者
仁量
-
出处
《中国花鸟画》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钱塘自古烟雨繁华,被誉为“天上明珠”的西湖,更是碧波荡漾,如诗如画。白居易认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则将西湖拟作美女西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南宋诗人林升则以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关键词
西湖
白居易
苏东坡
杭州
诗人
天堂
西施
拟作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X524.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早春图》
- 5
-
-
作者
仁量
-
出处
《中国花鸟画》
200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瑞雪南溪》
- 6
-
-
作者
仁量
-
出处
《中国花鸟画》
2007年第1期F0003-F0003,I0003,共2页
-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古意”与“新意”浅析(论文节选)
- 7
-
-
作者
仁量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
出处
《今日艺术》
2007年第4期6-16,5,共12页
-
文摘
导言"古意"与"新意"一词在中国美术理论以及绘画作品之中时常被予提及和提倡。尤其是"古意"一词,更是成为前人推崇和效法的对象。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以及绘画史中,甚至还出现了唐、宋的"古文运动"以及元代的"复古运动"。然而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为"古"
-
关键词
画史
复古运动
古文运动
美术理论
南北宗
四王
外师造化
元四家
潘天寿
富春山居图
-
分类号
J201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