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在不同生境的种群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仇晓玉 徐知远 +1 位作者 土艳丽 罗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7-455,共9页
印加孔雀草是中国西藏新近入侵种,其危害已初见端倪,但我国鲜有对其入侵机理的研究。为探究印加孔雀草在异质环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生存策略和易入侵生境。该研究在菜园、果园、路边、荒地和河滩等五种... 印加孔雀草是中国西藏新近入侵种,其危害已初见端倪,但我国鲜有对其入侵机理的研究。为探究印加孔雀草在异质环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生存策略和易入侵生境。该研究在菜园、果园、路边、荒地和河滩等五种典型入侵生境内对其花果期的种群构件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计算了表型可塑性指标值。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的基本规律为茎>花果>叶>根,在路边最大,菜园最小,两地间各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印加孔雀草各构件生物量的总变异系数(CV)和可塑性指标(PI)的均值分别为46.93%和61.44%。(3)印加孔雀草繁殖与营养构件生物量比的关系为荒地>路边>果园>河滩>菜园,根冠比表现为菜园>荒地>河滩>路边>果园。(4)印加孔雀草各构件之间、各构件与总生物量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其整体协调的生存策略。上述结果表明,印加孔雀草能通过各构件生物量的调整来适应异质生境,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高繁殖输出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印加孔雀草 不同生境 种群构件 生物量分配 中国西藏
下载PDF
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与本地植物青稞的竞争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仇晓玉 罗建 +1 位作者 土艳丽 李洪池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为了探究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和青稞为试验材料,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法,在温室内设置了单种和不同比例混种方式进行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种间竞争降低了印加孔雀草的生物量、含水量,增加了其株高... 为了探究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和青稞为试验材料,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法,在温室内设置了单种和不同比例混种方式进行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种间竞争降低了印加孔雀草的生物量、含水量,增加了其株高;降低了青稞的生物量、含水量和株高。(2)印加孔雀草的相对产量(RYTm)在0.78~0.98,差异不显著;青稞的相对产量(RYHv)在0.09~0.73,差异显著;混种对植物的影响为印加孔雀草小于青稞。(3)印加孔雀草和青稞的相对产量总和(RYT)在0.53~0.86,二者利用共同资源且有竞争关系。(4)印加孔雀草对青稞的竞争攻击力系数(A)在0.23~0.80,印加孔雀草竞争力强于青稞。研究表明:印加孔雀草和青稞混种时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印加孔雀草的竞争力强于青稞,印加孔雀草影响青稞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加孔雀草 青稞 竞争 入侵植物 本地植物
下载PDF
西藏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生活型及繁殖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仇晓玉 李洪池 罗建 《高原农业》 2019年第6期623-631,649,共10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统计分析了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原产地、生活型和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西藏外来入侵植物共有33科83属112种,均属被子植物,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体。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菊科为唯一大型科,有19...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统计分析了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原产地、生活型和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西藏外来入侵植物共有33科83属112种,均属被子植物,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体。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菊科为唯一大型科,有19属26种;在科、属水平上,外来入侵植物均表现为热带成分最多,包括11科36属;原产地以南、北美洲和欧洲最多,分别占总频次的27.78%、20.83%和20.83%;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42科85属105种;多数种类表现为大型花、短花期、花瓣主要为白色和黄色;大部分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果实类型中瘦果最多,蒴果次之。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种类丰富且繁殖方式多样,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威胁,应加强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植物区系 生活型 繁殖特性 西藏
下载PDF
林芝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仇晓玉 徐知远 +1 位作者 土艳丽 罗建 《高原农业》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其表型可塑性,为阐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印加孔雀草花期植株根、茎、叶和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花期各... 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其表型可塑性,为阐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印加孔雀草花期植株根、茎、叶和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花期各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比大小关系为:茎>叶>根>花,生物量变异系数CV为105.49%~149.08%,分配比CV为11.77%~38.30%。(2)株高与各构件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r在0.3850~0.5703间,幂函数模型为表示其间关系的最佳模型。(3)各构件生物量间显著正相关(P<0.01),r均大于0.8130,可用线性函和幂函数模型较好的表达。研究表明:印加孔雀草各构件具有紧密和相互协调的分配策略,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印加孔雀草 种群构件 生物量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西藏兰科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丽 仇晓玉 罗建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650,共4页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5种新记录,分别为虾脊兰属(Calanthe R.Brown)的弧距虾脊兰(Calanthe arcuata Rolfe)和反瓣虾脊兰(Calanthe reflexa Maximowicz)、石斛属(Dendrobium Swartz)的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 Warner)、山兰属(Ore...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5种新记录,分别为虾脊兰属(Calanthe R.Brown)的弧距虾脊兰(Calanthe arcuata Rolfe)和反瓣虾脊兰(Calanthe reflexa Maximowicz)、石斛属(Dendrobium Swartz)的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 Warner)、山兰属(Oreorchis Lindley)的山兰(Oreorchis patens(Lindley)Lindley)和软叶兰属(Crepidium Blume)的细茎沼兰(Crepidium khasianum(J.D.Hooker)Szlachetko),并附有新记录种的特征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新记录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林芝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与农作物藏青稞的竞争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土艳丽 仇晓玉 +2 位作者 罗建 王喜龙 段元文 《西藏科技》 2018年第11期62-65,共4页
生物入侵能严重威胁入侵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最近的普查发现青藏高原环境较好的部分的确存在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其中西藏林芝市的朗县和米林县发生了入侵杂草印加孔雀草(Tagetes minuta L.)的恶性爆发增长,但对于印加孔... 生物入侵能严重威胁入侵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最近的普查发现青藏高原环境较好的部分的确存在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其中西藏林芝市的朗县和米林县发生了入侵杂草印加孔雀草(Tagetes minuta L.)的恶性爆发增长,但对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特性却知之甚少。此研究利用水分控制调查(30%田间最大含水量)开展了印加孔雀草和本地农作物藏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 trifurcatum)的竞争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印加孔雀草的引入以及密度增加能显著降低藏青稞的存活率,藏青稞的存活率从1.0下降到最低0.06;但印加孔雀草本身对密度增加以及对青稞引入的响应并不明显,实验中印加孔雀草的存活率从1.0降低到0.93。多因素线性回归没有发现藏青稞(P=0.44)和印加孔雀草(P=0.99)的存活率与密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竞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藏青稞的种内(0.071)和种间(0.630)竞争系数均远远高于印加孔雀草(种内<0.001,种间0.001),说明印加孔雀草具有较大的竞争能力。此研究的结果表明恶性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能显著增加农作物的死亡率,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加孔雀草 藏青稞 生物入侵
下载PDF
西藏外来植物3种及野生植物新记录1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 仇晓玉 +2 位作者 土艳丽 文雪梅 罗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4,共2页
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东喜马拉雅区域[1],其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区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由印度洋来的季风性暖湿气流从东南方向沿雅鲁藏布江进入林芝地区,与从西... 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东喜马拉雅区域[1],其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区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由印度洋来的季风性暖湿气流从东南方向沿雅鲁藏布江进入林芝地区,与从西北部高原来的冷空气交汇,形成了丰富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外来植物 新记录种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巴宜区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连玉珍 栗慧江 +3 位作者 韩晓浩 马和平 东主 仇晓玉 《高原农业》 2019年第4期390-398,共9页
揭示西藏东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选取巴宜区主要用地类型(耕地、设施菜地、撂荒地、草地、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和10~20 cm两层土壤样品,测定并分析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 揭示西藏东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选取巴宜区主要用地类型(耕地、设施菜地、撂荒地、草地、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和10~20 cm两层土壤样品,测定并分析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0~10 cm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55.17%,且草地、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农用地和撂荒地(P<0.05),10~20 cm层次各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与草地、林地相比,农用地和撂荒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变化不明显,表明农业管理方式深刻影响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2)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不同土层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LOC/SOC值未表现出明显规律,但表层土壤以耕地和撂荒地LOC/SOC较高,且随土层加深二者降幅较大,表明耕地和撂荒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较差。(3)土壤全氮与总有机碳的分布较为一致,即0~10 cm大于10~20 cm,并以草地和林地全氮含量较高;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N值10~20 cm均大于0~10 cm层次,但在0~20 cm深度范围,撂荒地C/N最高,林地次之,但均小于25,说明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较高,相比撂荒地和林地,农用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较高。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及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影响较大,草地和林地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较差可能与当地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地利用方式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连玉珍 庄朝飞 +1 位作者 仇晓玉 马和平 《高原农业》 2020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对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田、设施菜地、弃耕地、草地和林地0~10 cm、10~20 cm的土壤总有机碳及高、中、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弃耕地为对照,分析... 为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对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田、设施菜地、弃耕地、草地和林地0~10 cm、10~20 cm的土壤总有机碳及高、中、低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弃耕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MI)。结果表明:(1)0~10 cm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总体表现为随着有机碳活性增加,其含量和空间变异呈下降趋势;(2)随土层加深,弃耕地、草地、林地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降幅较总有机碳高(P<0.05),活性有机碳对土层变化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 cm活性有机碳含量为草地>林地>设施菜地>农田>弃耕地,自然生态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提高(P<0.01);(3)活性有机碳储量随活性增加而降低,且自然用地(草地、林地)大于农用地(农田、设施菜地)和弃耕地,ER值与之相反,即随着土地的受干扰程度增强,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下降;(4)3种活性有机碳CMI表现为草地>林地>农田>设施菜地>CK,表明较少有人为干扰的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土壤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 活性有机碳含量 活性有机碳储量 碳库管理指数(CMI)
下载PDF
不同方式贮藏对果蔗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路贵龙 仇晓玉 连玉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2期123-128,共6页
研究不同厚度塑膜贮藏果蔗的质构特性和生理特性变化,为甘蔗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拔地拉’为试材,分别采用室温、室温+0.02 mm塑膜和室温+0.10 mm塑膜3种方式贮藏,测定果蔗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 研究不同厚度塑膜贮藏果蔗的质构特性和生理特性变化,为甘蔗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拔地拉’为试材,分别采用室温、室温+0.02 mm塑膜和室温+0.10 mm塑膜3种方式贮藏,测定果蔗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维生素C、失重率等的变化以及蔗茎开裂、果肉褐变与霉变情况。结果表明,在贮藏前6周,室温+0.02 mm塑膜和室温+0.10 mm塑膜处理果蔗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失重率等下降缓慢,可滴定酸含量上升较缓,贮藏品质较好,但贮藏6周后,这2种处理的果蔗品质下降较快;在整个贮藏期内塑膜处理的果肉褐变速度较缓;至贮藏12周时,3种处理开裂率分别为12.86%、5.71%和4.29%,但均未发现霉变和芽点萌动现象。综上,在较低的室温条件下,塑膜贮藏能够延缓果蔗衰老进程,但塑膜厚度对贮藏综合品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贮藏 失重率 霉变 综合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