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仇晨峰 郑志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研究组)和54例排除院内获得性肺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与Barthel指数有关的因...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研究组)和54例排除院内获得性肺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与Barthel指数有关的因素。结果研究组预后效果明显差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PG、HbA1c、入院NIHSS、入院GCS、30 s反复唾液吞咽次数、PA、MRSA、MDRAB、CA与Barthel指数的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HbA1c、入院NIHSS、30 s反复唾液吞咽次数、PA、MRSA、MDRAB、CA是影响Barthel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与年龄、糖代谢、神经功能损伤、病原菌感染和耐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获得性肺炎 预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75例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2
作者 仇晨峰 李琴 +4 位作者 陈春友 毛友兵 陶晓晓 王琳琳 杨志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究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联合组(n=7... 目的 探究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联合组(n=75),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ET-1)水平和总胆固醇(total chorest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以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低切黏度(low blood viscosity,LBV)、高切黏度(high blood viscosity,HBV)水平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水平,对两组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TNF-α、IL-6、TC、TG、ET-1、NIHSS评分、PV、LBV、HBV、WB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VEGF、Barthel指数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血常规水平,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替米沙坦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仇晨峰 《海峡药学》 2012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而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而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较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TCD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仇晨峰 吴秀玲 +2 位作者 陈春友 陶晓晓 王琳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TCD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最终确诊55例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试验法检... 目的探究TCD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最终确诊55例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分析TCD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FA(r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较低,搏动指数(PI)值较高;相比轻、中度患者,重度患者的PSV、EDV、MV、FA、rFA、ADC、cAMP水平较低,PI、cGMP水平较高(均P<0.05)。PSV、EDV、MV、FA、rFA、cAM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I、cGM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相比弥散张量成像、TCD,联合诊断对该疾病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TCD联合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可更为准确地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发展,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弥散张量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仇晨峰 郑志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笔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共80例,其中联合高压氧治疗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8-77岁,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高压氧
下载PDF
血清乙二醛酶I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中的意义及与晚期蛋白氧化产物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学问 林海洋 +5 位作者 陈正君 吴伟林 仇晨峰 周海金 金友雨 鲍贤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59-26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乙二醛酶I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DOMP)中的意义及其与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8例DOMP、50例单纯T2DM及30例正常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受试者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乙二醛酶... 目的:探讨血清乙二醛酶I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DOMP)中的意义及其与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8例DOMP、50例单纯T2DM及30例正常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受试者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乙二醛酶I、AOPP及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力(T-AOC),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高密度脂蛋白、SOD、T-AOC与乙二醛酶I呈正相关而与AOPP呈负相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MDA与乙二醛酶I呈负相关而与AOPP呈正相关。AOPP与乙二醛酶I高度负相关(r=-0.823,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课题分组是乙二醛酶、AOPP的重要影响因素,即按DOMP、单纯T2DM及正常受试者的分组顺序乙二醛酶逐级升高(Sβ=0.554)而AOPP逐级下降(Sβ=-0.469)。结论 :DOMP血清乙二醛酶I显著降低,并与AOPP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提示乙二醛酶I可能在抑制DOMP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眼肌麻痹 乙二醛酶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琳琳 陈春友 +1 位作者 仇晨峰 吴伟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关系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的干预作用。方法血浆Hcy水平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n=78)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n=82)的血浆Hcy水平;将脑梗死后...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关系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的干预作用。方法血浆Hcy水平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n=78)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n=82)的血浆Hcy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检测记录Hcy水平及MMSE分值。结果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4.61±4.27)μmol/L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的(18.93±5.66)μmol/L;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其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MMSE分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高低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具有一定影响,叶酸联合甲钴胺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甲钴胺 叶酸
下载PDF
氧化应激水平与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学问 林海洋 +2 位作者 仇晨峰 王琳琳 鲍贤俊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与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DOMP)的关系,为DOM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8例DOMP和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受试者隔夜空腹12h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血脂指标.采...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与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DOMP)的关系,为DOM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8例DOMP和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受试者隔夜空腹12h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血脂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比较组间各研究参数的差异,建立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DOMP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OMP组FPG、HbA1c、FINS、HOMA-IR、MDA、AOPP及TG、LDL-C均高于单纯T2DM组.而HOMA-β、ISI、HDL-C、SOD低于单纯T2DM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MDA、SOD及AOPP是DOMP的独立影响因子(OR值分别为3.016、0.801、3.269,P均〈0.01)。结论氧化应激极大地促进T2DM神经病变的发生,改善氧化应激对防治DOMP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眼肌麻痹 氧化应激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黄芪赤风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晓晓 王琳琳 +1 位作者 吴伟林 仇晨峰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9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赤风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接受黄芪赤风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及常规西药... 目的:观察黄芪赤风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接受黄芪赤风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及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简化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0.59%(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hs-CRP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FMA、ADL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hs-CRP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低(P<0.05),FMA、ADL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黄芪赤风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恢复期 黄芪赤风汤 独活寄生汤 中医证候积分 血液流变学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琳琳 鲍贤俊 +2 位作者 陈春友 朱金刚 仇晨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1期48-50,53,共4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rt-PA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rt-PA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患者溶栓前后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指标、脑血流动力变化及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后NIHS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试验组患者溶栓后14 d和28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6.27、6.93,P均<0.05),试验组28 d的NIHSS评分也低于14 d(t=5.11,P<0.05)。试验组在溶栓后ET-1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上升高于对照组(t分别=7.47、9.38,P均<0.05);试验组溶栓后的峰流速、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溶栓后(t分别=5.62、6.98,P均<0.05);峰流速差值及平均流速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溶栓后(t分别=6.67、7.34,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一定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脑梗死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小脑后下动脉角度与心源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学问 吴伟林 +2 位作者 仇晨峰 许永明 鲍贤俊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梗死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无相关血管狭窄的单侧?PICA区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5±13.6岁),根据ASCOD表型分类系统,确定心源性卒中的分类,并测量椎动脉...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梗死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无相关血管狭窄的单侧?PICA区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5±13.6岁),根据ASCOD表型分类系统,确定心源性卒中的分类,并测量椎动脉和近端PICA的角度.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卒中史)显示PICA角度与心源性脑梗死的风险独立相关(OR=1.216,95%CI=1.065~1.431).ROC曲线分析使用Youden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88°,在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82.4%的患者PICA>88°.结论PICA角度是无相关动脉狭窄单侧PICA区域心源性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提示PICA角度>88°可能是确定卒中亚型的新的影像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角度 脑梗死 心源性栓塞
下载PDF
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冯学问 吴伟林 +2 位作者 仇晨峰 汪立松 鲍贤俊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10期1325-1326,1340,共3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3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最终有35例患者脑血管粥样硬化患者(脑血管粥样硬化组),60例无血管硬化的患者(非脑血管粥样硬化组)入组并完成了研究。其中... 目的研究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3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最终有35例患者脑血管粥样硬化患者(脑血管粥样硬化组),60例无血管硬化的患者(非脑血管粥样硬化组)入组并完成了研究。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又分为颅外动脉狭窄(EC)组11例及颅内动脉狭窄(IC)组24例。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认知功能,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呆量表(CDR),全面衰退量表(GD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DL),分析各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随访2年,动脉粥样硬化组MMSE评分、B-ADL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CDR评分显著升高(P<0.05);非动脉粥样硬化组MMSE评分、B-ADL评分、CDR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C组和IC组的MMSE评分、B-ADL评分均降低(均P<0.05),CDR均评分升高(均P<0.05)=结论与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AD患者相比,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AD患者(包括EC和IC)认知功能恶化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浙江沿海温岭地区帕金森病PINK1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
13
作者 郑志华 仇晨峰 +1 位作者 郑志辉 林红霞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浙江温岭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PINK1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00例PD组(早发性PD112例、晚发性PD88例)和220名相匹配的对照组(青年对照组68名、老年对... 目的探讨浙江温岭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PINK1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00例PD组(早发性PD112例、晚发性PD88例)和220名相匹配的对照组(青年对照组68名、老年对照组152名)的PINK1基因1~8号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斑点杂交法检测明确其基因型,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发现PD组和对照组出现PINK1基因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在早发性PD组中有2例出现5号外显子杂合型突变(G12169A),发现该地区存在PINK1基因5号外显子G12164A,多态有G/G和G/A两种基因型,无A/A基因型,而G12101A多态有G/A和A/A两种基因型,无G/G基因型。PD组的PINK1基因5号外显子G12164A多态在A/A基因型频率84/200(42.0%)与对照组52/220(23.6%)相比有升高趋势(χ^2=4.034,P=0.045),在晚发性PD组中A/A基因型频率(40/88,45.5%)与老年对照组(32/152,21.1%)相比有升高趋势(χ^2=3.951,P=0.047),其余各组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NK1基因可能不是浙江温岭地区PD患者致病基因的突变热点;G12164A、G12101A连锁多态才是该地区晚发性PD患者的易患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激酶类 突变 多态现象 遗传
原文传递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片和氯吡格雷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仇晨峰 冯学问 +1 位作者 吴伟林 鲍贤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第1天口服氯吡格雷首剂300mg,接着予以口服氯吡格雷75 mg qd...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第1天口服氯吡格雷首剂300mg,接着予以口服氯吡格雷75 mg 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丁苯酞25 mg bi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应激因子表达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例)和77.78%(35/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5.28±1.73),(7.47±1.87)分;BI评分分别为(71.55±13.24),(56.74±8.32)分;C反应蛋白分别为(7.18±4.19),(13.02±3.37)mg·L^(-1);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12.47±3.21),(18.46±3.84)ng·L^(-1);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0.08±2.57),(14.76±3.94)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胃肠道反应、皮疹,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尿素氮轻度升高、胃肠道反应、皮疹,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降低血清应激因子的表达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进展性脑梗死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尤瑞克林和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6
15
作者 仇晨峰 冯学问 +1 位作者 吴伟林 鲍贤俊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8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血流变学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血流变学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定比较2组的ESS评分、B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更加显著(P<0.01)。2组的血清TNF-α、IL-8、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VEGF水平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TNF-α、IL-8、MMP-9下降更为显著,VEGF上升更加显著(P<0.01)。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ESS、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用于ACI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损伤,改善脑组织供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临床疗效更加优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仇晨峰 吴伟林 +1 位作者 冯学问 王琳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戊酸钠组(n=64)和左乙拉西坦组(n=93),分别给予丙戊...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偏头痛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戊酸钠组(n=64)和左乙拉西坦组(n=93),分别给予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偏头痛程度,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MIDA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以年龄±3岁匹配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后合格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磁共振波谱检查测定患者和健康人群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丙戊酸钠组和左乙拉西坦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显著缩短,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且左乙拉西坦组效果优于丙戊酸钠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MIDAS评分显著降低,且左乙拉西坦组效果优于丙戊酸钠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GABA含量明显升高,丙戊酸钠组治疗3个月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丙戊酸钠组治疗3个月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GABA含量显著升高,左乙拉西坦组治疗3个月后扣带回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3个月左乙拉西坦组前扣带回和后扣带回GABA含量显著低于丙戊酸钠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2,3个月血清5-HT、DA和NE水平显著升高,且左乙拉西坦组效果优于丙戊酸钠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与传统抗癫痫药物比较,其机制可能并不是增加脑内GABA含量,而是通过增加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但GABA有可能成为预测左乙拉西坦治疗偏头痛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偏头痛 Γ-氨基丁酸 单胺类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仇晨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做好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另56例接受传统常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做好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另56例接受传统常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常规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阶段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后90d Barthel指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血管意外
原文传递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易患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学问 吴伟林 +2 位作者 陈春友 仇晨峰 鲍贤俊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ALOXSAP)多态性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与易患性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脑梗死患者和体检健康人群各2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ALOXSAP基因的单倍体型HapA(...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ALOXSAP)多态性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与易患性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脑梗死患者和体检健康人群各2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ALOXSAP基因的单倍体型HapA(SG13S114T、SG13S89G、SG13S32A、SG13S25G)、HapB(SG13S377A、SG13S114A、SG13S41A和SG13S35G)以及相关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脑梗死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ALOXSAP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G13S114、SNP.SG13S32基因型及单倍体型HapA携带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NP—SG13S1MAT与SNP—SG13S32AA均可独立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OR〉1.0,P〈0.05)。结论本地区脑梗死发病率受ALOXSAP的SNP—SG13S11g、SNP-SG13S32基因型及单倍体型Hap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盐5-脂氧合酶/生物合成/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脑梗死/遗传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