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与肥胖患者无痛人流异丙酚剂量与体质指数相关性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爱文 黄波 +3 位作者 刘安林 仇武君 周友鹏 姚虹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8期23-24,共2页
目的对比正常与肥胖患者无痛人流异丙酚剂量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关性强弱。方法Ⅰ组52例正常体重(BMI≤25)和Ⅱ组43例肥胖(BMI〉25)年轻女性(ASAI级)无痛人流患者以30mg·min^-1异丙酚麻醉,用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对比正常与肥胖患者无痛人流异丙酚剂量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关性强弱。方法Ⅰ组52例正常体重(BMI≤25)和Ⅱ组43例肥胖(BMI〉25)年轻女性(ASAI级)无痛人流患者以30mg·min^-1异丙酚麻醉,用逐步回归分析病人意识消失时异丙酚剂量和手术结束时异丙酚用药总量与体重及BMI的关系。结果I组患者意识丧失时的异丙酚用量为(1.62±0.42)mg·kg^-1,术毕异丙酚用药总量为(2.55±0.36)mg·kg^-1,回归分析表明异丙酚需求量与体重不成比例,却与BMI相关,r2值分别为0.715和0.658(P〈0.05);Ⅱ组患者意识丧失时的异丙酚用量为(1.33±0.22)mg·kg^-1,术毕异丙酚用药总量为(2.15±0.33)mg·kg^-1,回归分析表明异丙酚需求量与体重和BMI值均不成比例(P〉0.05)。结论正常体重女性无痛人流异丙酚需求量与BMI值具有相关性,肥胖患者异丙酚需求量与体重和BMI值均不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体质指数 无痛人流 肥胖 麻醉
下载PDF
序贯实验法测定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EC50
2
作者 刘安林 黄波 +5 位作者 姚虹 陈爱文 李胜利 黄梅平 林小玲 仇武君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12X期12-13,共2页
目的测定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术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EC50,探讨二者用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效价比。方法择期成年上腹部手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硬膜... 目的测定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术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EC50,探讨二者用于中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效价比。方法择期成年上腹部手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硬膜外推注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药液10ml,药物浓度按序贯增减法调整,用100mmVAS评分法评估镇痛效果,VAS≤10镇痛有效,VAS〉10镇痛无效。按Dixon法计算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EC50。结果布比卡因的EC50为0.073%,罗哌卡因的EC50为0.1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能低于布比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镇痛 硬膜外 胸段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药效学
3
作者 刘安林 黄波 +5 位作者 陈爱文 姚虹 李胜利 黄梅平 林小玲 仇武君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12Z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采用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给予硬膜外推注预设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药液8ml,注药时间2min,...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中胸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采用全麻加硬膜外维持麻醉,术后患者自觉疼痛难忍时,给予硬膜外推注预设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药液8ml,注药时间2min,用药后15、30min进行VAS评分,对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进行相关分析,通过probit转换,建立镇痛有效率-药物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和Ec95值。结果与结论罗哌卡因药物浓度与镇痛有效率呈高度直线相关(r=0.995,P〈0.01)。回归方程为:镇痛有效率(%)=728,57×药物浓度(%)-0.443,根据回归方程计算EC50=0.129%,EC95=0.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镇痛 硬膜外 药效学胸段
下载PDF
星状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4
作者 刘安林 黄波 +5 位作者 姚虹 陈爱文 李胜利 林小玲 黄梅平 仇武君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的治疗.方法 19例创伤后慢性顽固性疼痛、肌肉萎缩、皮肤粗糙患者,采用每周1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心理治疗,每日1次针灸、经皮神经电热刺激等物理治疗,同时配合口服镇痛药或抗抑郁性药物,1个月为一个疗程... 目的 探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的治疗.方法 19例创伤后慢性顽固性疼痛、肌肉萎缩、皮肤粗糙患者,采用每周1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心理治疗,每日1次针灸、经皮神经电热刺激等物理治疗,同时配合口服镇痛药或抗抑郁性药物,1个月为一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结果 疗效显著4例(21%),有效7例(36.8%),无效5例(26.3%),放弃治疗3例(15.7%).结论 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史长短、创伤程度、交感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心理因素等不同,疗程不同.单一治疗手段效果欠佳,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星状神经节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