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钱静 王劲松 +3 位作者 胡秀明 王静莲 仇颖琰 于文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方法:收集3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一类共有表征信息的相关因子为气滞血瘀,并提取3个相关公因子,分别为... 目的: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方法:收集3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一类共有表征信息的相关因子为气滞血瘀,并提取3个相关公因子,分别为寒凝、湿热、肾虚,389例患者经聚类分析形成3种证候:寒凝气滞血瘀证45.2%(176/389),湿热气滞血瘀证20.0%(78/389)和肾虚气滞血瘀证34.70%(135/389)。结论:内异症的症状和体征信息经多元统计分析可得出1个共性特征和3个常见证候,气滞血瘀反映本病的基本病机和基础证候,寒凝、湿热、肾虚反映本病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病理状态和临床表现,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证候分布 中医病因病机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脂肪性肝炎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后判断仍很重要 被引量:3
2
作者 仇颖琰 范建高 《肝脏》 2018年第4期285-287,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病,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1-4]。随着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病,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1-4]。随着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的高发密切相关[1-4]。尽管此前医学界花了10余年时间才认识到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同样经历了漫长时间才逐渐意识到NASH的巨大危害,2020年NASH即将成为美国肝脏移植手术的首要原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预后判断 失代偿期肝硬化 慢性肝脏疾病 NAFLD 代谢综合征 单纯性脂肪肝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疗法对胰腺炎病人血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华占楼 邓彬 +4 位作者 耿盼盼 孙继妹 邓丽娟 谢金春 仇颖琰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序贯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 1)、Toll样受体4(TLR 4)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9-02期间,我院SAP病人108例,治疗方案不同分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序贯性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 1)、Toll样受体4(TLR 4)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19-02期间,我院SAP病人108例,治疗方案不同分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乌司他丁组(54例)接受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54例)接受乌司他丁+序贯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对比2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因子水平HMGB 1、TLR 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联合组治疗7 d后总有效率90.74%高于乌司他丁组70.37%(P<0.05);(2)联合组住院天数、体温、肠蠕动及血淀粉酶(AMS)恢复时间较乌司他丁组短(P<0.05);(3)联合组治疗7 d后血清TLR 4、HMGB 1水平低于乌司他丁组(P<0.05);(4)联合组治疗7 d后血清IL-1β、TNF-α、hs-CRP水平低于乌司他丁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序贯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SAP,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少血清TLR 4、HMGB 1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序贯性血液净化疗法 SAP HMGB1 TLR4 IL-1β APACHEⅡ评分
下载PDF
进食时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和短期转归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华占楼 邓彬 +4 位作者 耿盼盼 孙继妹 谢金春 邓丽娟 仇颖琰 《内科》 2021年第2期233-235,273,共4页
目的探讨进食时机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胃肠功能和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进食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早期进食,36例)与对照组(循常规指征进食,50例)。比较... 目的探讨进食时机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胃肠功能和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进食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早期进食,36例)与对照组(循常规指征进食,50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以及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MTL、GAS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VIP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LB、Hb、TRF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治疗开始,观察组患者开始排便的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食可有效促进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进食时机 胃肠功能障碍 短期转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