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行为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滨海
钱开友
+4 位作者
王德峻
从羽奇
赵健
范象泉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由于Cu线热导率高、电性能好、成本低,将逐渐代替传统Au线应用于IC封装。但Cu线键合也存在Cu材料本身固有特性上的局限:易氧化、硬度高及应变强度等。表面镀Pd Cu线材料的应用则提供了一种防止Cu氧化的解决方案。然而,Cu线表面的Pd层很...
由于Cu线热导率高、电性能好、成本低,将逐渐代替传统Au线应用于IC封装。但Cu线键合也存在Cu材料本身固有特性上的局限:易氧化、硬度高及应变强度等。表面镀Pd Cu线材料的应用则提供了一种防止Cu氧化的解决方案。然而,Cu线表面的Pd层很可能会参与到键合界面形成的行为中,带来新的问题,影响到Cu线键合的强度和可靠性。对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用了SEM,EDS等分析手段对Cu线、烧结Cu球(FAB)、键合界面等处Pd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Pd的空间分布随着键合工艺的进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还对产生Pd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铜线键合
镀钯层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线键合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兴杰
张滨海
+2 位作者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0-884,共5页
由于铜线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卓越的电学性能以及较低的成本,被普遍认为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金线而在IC封装的键合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线键合工艺中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与金线键合的Au/Al IMC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别,本文针对球焊...
由于铜线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卓越的电学性能以及较低的成本,被普遍认为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金线而在IC封装的键合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线键合工艺中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与金线键合的Au/Al IMC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别,本文针对球焊键合中键合点的Cu/Al界面,将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理论与分析手段相结合,研究了Cu/Al界面IMC的生长行为及其微结构。文中采用SEM测试方法,观察了IMC的形貌特点,测量并得到了IMC厚度平方正比于热处理时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了生长速率和活化能数值,并采用TEM,EDS等测试手段,进一步研究了IMC界面的微结构、成分分布及其金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铜线键合
微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象泉
王德峻
+2 位作者
从羽奇
张滨海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铜线键合的过程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或在纯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防氧化层都可以改善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性能。为了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对铜线键合抗氧化性能的改进情况,使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分析不同保护气体流量情况下键合形成的金属熔球...
在铜线键合的过程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或在纯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防氧化层都可以改善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性能。为了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对铜线键合抗氧化性能的改进情况,使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分析不同保护气体流量情况下键合形成的金属熔球的形貌,金属熔球表面的氧原子数分数和表面氧化层的厚度。研究表明,保护气体流量为0.51 L/min时,可以在保证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抗氧化效果。通过XPS和TEM分析发现,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可以延长铜线的存储寿命,降低键合界面的氧含量,提高键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线键合
铜线
氧化
镀钯
保护气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键合铜线材料的显微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范象泉
钱开友
+2 位作者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用于IC(集成电路)的键合铜线材料具有低成本、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等优点,但其高硬度容易对铝垫和芯片造成损伤,因此对其硬度的测量是一项关键技术。纳米压痕测量技术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铜线材料的显微硬度值和其他力学性能参数。描述...
用于IC(集成电路)的键合铜线材料具有低成本、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等优点,但其高硬度容易对铝垫和芯片造成损伤,因此对其硬度的测量是一项关键技术。纳米压痕测量技术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铜线材料的显微硬度值和其他力学性能参数。描述了纳米压痕测量技术的原理以及对铜线材料样品进行纳米压痕测量的参数选择,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原始铜线、FAB(金属熔球)、焊点的平均硬度分别为1.46,1.51和1.65GPa,为键合铜线材料的选择和键合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引线键合
铜线
纳米压痕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行为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滨海
钱开友
王德峻
从羽奇
赵健
范象泉
王家楫
机构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日月光封装测试有限公司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4-568,共5页
文摘
由于Cu线热导率高、电性能好、成本低,将逐渐代替传统Au线应用于IC封装。但Cu线键合也存在Cu材料本身固有特性上的局限:易氧化、硬度高及应变强度等。表面镀Pd Cu线材料的应用则提供了一种防止Cu氧化的解决方案。然而,Cu线表面的Pd层很可能会参与到键合界面形成的行为中,带来新的问题,影响到Cu线键合的强度和可靠性。对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用了SEM,EDS等分析手段对Cu线、烧结Cu球(FAB)、键合界面等处Pd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Pd的空间分布随着键合工艺的进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还对产生Pd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封装
铜线键合
镀钯层
金属间化合物
Keywords
packaging
copper wire bonding
Pd coat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
分类号
TN305.9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线键合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兴杰
张滨海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机构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日月光封装测试有限公司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0-884,共5页
文摘
由于铜线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卓越的电学性能以及较低的成本,被普遍认为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金线而在IC封装的键合工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线键合工艺中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与金线键合的Au/Al IMC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别,本文针对球焊键合中键合点的Cu/Al界面,将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理论与分析手段相结合,研究了Cu/Al界面IMC的生长行为及其微结构。文中采用SEM测试方法,观察了IMC的形貌特点,测量并得到了IMC厚度平方正比于热处理时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了生长速率和活化能数值,并采用TEM,EDS等测试手段,进一步研究了IMC界面的微结构、成分分布及其金相结构。
关键词
封装
铜线键合
微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
Keywords
package
copper wire bonding
microstructur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diffusion
分类号
TN305.9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象泉
王德峻
从羽奇
张滨海
王家楫
机构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日月光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摘
在铜线键合的过程中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或在纯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防氧化层都可以改善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性能。为了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对铜线键合抗氧化性能的改进情况,使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分析不同保护气体流量情况下键合形成的金属熔球的形貌,金属熔球表面的氧原子数分数和表面氧化层的厚度。研究表明,保护气体流量为0.51 L/min时,可以在保证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抗氧化效果。通过XPS和TEM分析发现,铜线表面涂覆金属钯可以延长铜线的存储寿命,降低键合界面的氧含量,提高键合的可靠性。
关键词
引线键合
铜线
氧化
镀钯
保护气体
Keywords
wire bonding
copper wire
oxidation
palladium plated
forming gas
分类号
TN305.9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键合铜线材料的显微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范象泉
钱开友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机构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日月光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摘
用于IC(集成电路)的键合铜线材料具有低成本、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等优点,但其高硬度容易对铝垫和芯片造成损伤,因此对其硬度的测量是一项关键技术。纳米压痕测量技术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铜线材料的显微硬度值和其他力学性能参数。描述了纳米压痕测量技术的原理以及对铜线材料样品进行纳米压痕测量的参数选择,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原始铜线、FAB(金属熔球)、焊点的平均硬度分别为1.46,1.51和1.65GPa,为键合铜线材料的选择和键合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IC引线键合
铜线
纳米压痕
显微结构
Keywords
IC wire bonding
copper wire
nanoindentation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M20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镀Pd Cu线键合工艺中Pd行为研究
张滨海
钱开友
王德峻
从羽奇
赵健
范象泉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线键合Cu/Al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微结构研究
刘兴杰
张滨海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铜线键合的抗氧化技术研究
范象泉
王德峻
从羽奇
张滨海
王家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IC键合铜线材料的显微力学性能研究
范象泉
钱开友
王德峻
从羽奇
王家楫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