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庆仪 陆云飞 +2 位作者 从风云 潘音桦 谢书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D2-4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1.32±15.62)个、总面... 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D2-4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1.32±15.62)个、总面积(33139.08±19352.37)μm2、平均面积(802.12±728.09)μm2、平均周径(132.35±65.76)μm;正常区淋巴管密度(30.06±11.86)个、总面积(45424.65±33824.64)μm2、平均面积(1511.28±1301.21)μm2、平均周径(196.19±103.7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3.67±16.42)个、总面积(35866.71±19678.53)μm2、总周径(5851.28±1897.13)μm、平均面积(1050.31±765.47)μm2、平均周径(161.90±77.13)μm,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的密度(33.38±9.02)个、总面积(23933.34±15405.2)μm2、总周径(4173.56±2028.18)μm、平均面积(723.76±534.75)μm2、平均周径(123.01±60.8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9、0.029、0.003、0.000、0.000);以胃癌癌旁区淋巴管侵犯预测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且吻合度强(κ=0.822>0.7,P=0.000)。结论胃癌淋巴管新生存在于癌旁区,新生淋巴管管腔小;胃癌细胞可能是通过破坏癌旁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而形成淋巴结转移;癌旁区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及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管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