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细胞微粒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付书琴 郭燕军 宋春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微粒(EMPs)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00例初治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40例)和非肾炎组(60例),并以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或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EMPs、Th17及IL-17...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微粒(EMPs)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00例初治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40例)和非肾炎组(60例),并以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或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EMPs、Th17及IL-17的表达或含量。结果 Th17及IL-17在HSP的肾炎组和非肾炎组均高于对照组,以HSPN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肾炎组和非肾炎组的EMP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以HSPN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组的Th17、IL-17水平与EMPs水平呈正相关(r=0.830、 0.644,P<0.05)。结论 EMPs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EMPs升高可能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受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微粒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与常规抗病毒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高毅 宋春兰 +5 位作者 郭彩丽 崔亚杰 付书琴 陈莹华 李利平 成怡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3-637,共5页
背景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手、足、臀部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少部分患儿进展为重症病例,出现惊厥、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多以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目的... 背景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手、足、臀部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少部分患儿进展为重症病例,出现惊厥、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多以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目的比较雾化吸入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INF-α-1b)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对重症HFMD合并脑炎患儿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HFMD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将剂量为10 g/kg的利巴韦林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分2次进行静脉滴注;低剂量组给予重组人INF-α-1b注射液2μg/kg,雾化吸入,2次/d,连续治疗5 d;高剂量组给予重组人INF-α-1b注射液4μg/kg,雾化吸入,2次/d,连续治疗5 d。治疗后第1、3、5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观察患儿临床特征改善情况(皮疹消退时间、热程),检测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方法和时间在CRP水平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CRP水平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NSE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NSE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治疗后第1、3、5天NSE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S-100B蛋白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S-100B蛋白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治疗后第1、3天S-100B蛋白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后第5天,对照组S-100B蛋白水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热程均短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热程短于低剂量组(P<0.05)。3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在重症HFMD治疗中,雾化吸入重组人INF-α-1b在脑保护、临床疗效方面优于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并且雾化吸入高剂量重组人INF-α-1b在脑保护作用方面优于低剂量重组人INF-α-1b,所以应根据个体病情及耐受性选择合适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干扰素类 利巴韦林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芳 宋春兰 +5 位作者 陈梅 朱琳 崔亚杰 成怡冰 付书琴 崔君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HFMD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的病毒类型将患儿分为EV71组(n=32)和CA16组(n=40),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记录EV71组和CA16组患儿入院前7 d内的病程、热程并计算临床症状发生率;入院第2天,检测3组患儿血清MMP-9、IL-1β及IL-10水平;采用Spearman对EV71组和CA16组患儿血清MMP-9、IL-1β及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V71组患儿病程、热程显著长于CA16组(P<0.05)。EV71组和CA16组患儿的手足部出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1,P>0.05);EV71组患儿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发生率显著低于CA16组(χ^(2)=5.113、4.194、4.500,P<0.05),咳嗽、惊厥、呕吐、肌肉挛缩发生率显著高于CA16组(χ^(2)=8.937、4.800、8.733、5.946,P<0.05)。EV71组和CA16组患儿血清MMP-9、IL-1β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V71组患儿血清MMP-9、IL-1β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CA16组(P<0.05)。EV71组和CA16组重度患儿血清MMP-9、IL-1β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儿(P<0.05);CA16组轻度患儿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EV71组轻度患儿(P<0.05);CA16组重度患儿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EV71组重度患儿(P<0.05);2组轻度和重度患儿的血清IL-1β、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组患儿血清MMP-9、IL-1β、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345、0.412、0.309,P<0.05);CA16组患儿血清MMP-9、IL-1β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05、0.367,P<0.05),血清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35,P>0.05)。结论HFMD患儿尤其是EV17感染患儿的血清MMP-9、IL-1β、IL-10水平显著升高,且MMP-9、IL-1β与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IL-6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毅 宋春兰 +2 位作者 郭彩丽 付书琴 成怡冰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787-79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手足口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寻找与神经系统感染有关的细胞因子,为临床腰椎穿刺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组郑州儿童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感染EV71... 目的通过检测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手足口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寻找与神经系统感染有关的细胞因子,为临床腰椎穿刺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组郑州儿童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腰椎穿刺。根据脑脊液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菌性脑膜炎组(n=52)和对照组(n=48)。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除IL-6外,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其他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与无菌性脑膜炎的关联性最强(OR=0.686、 95%CI 0.569~0.828、P<0.001),IL-6的最佳临界值为88.7 pg/mL,相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9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95%CI 0.884~0.983)。结论对感染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IL-6可有效预测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IL-6的快速检测可能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应该对患有该病的儿童进行腰椎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无菌性脑膜炎 EV71 白介素6 儿童
下载PDF
“判断整数的位数”的算法分析
5
作者 付书琴 方瑞英 陈桂英 《河南科技》 2014年第6期6-7,共2页
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算法的设计,奇妙而神秘,充满乐趣。即便是一个简单问题的求解,往往有着不同的逻辑和数学思路,既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又能拓展我们的思路,充分彰显了算法的魅力。"判断整数的位数"的算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 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算法的设计,奇妙而神秘,充满乐趣。即便是一个简单问题的求解,往往有着不同的逻辑和数学思路,既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又能拓展我们的思路,充分彰显了算法的魅力。"判断整数的位数"的算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通过对"判断整数的位数"的四种算法对比分析,重点在说明同一问题中,数学方法与计算机算法的不同和它们之间联系,挖掘我们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锻炼我们不拘泥于一个方法或思路的逻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整数的位数 算法 思路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OX40和OX40L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王淼 付书琴 宋春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754-1757,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OX40、OX40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并确诊为HFMD的144例患儿,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症组(95例... 目的 研究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OX40、OX40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并确诊为HFMD的144例患儿,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症组(95例)及重症组(49例)。同时选取50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儿童外周血标本中CD4^(+) T细胞OX40及CD14^(+)单核细胞上OX40L的表达。对HFMD患儿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析HFMD患儿PCIS与OX40和OX40L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HFMD患儿的OX40和OX40L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重症组最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FMD患儿OX40的表达与PCIS有相关性(r=-0.729,P<0.05)。比较外周血OX40、OX40L、白细胞计数(WBC)和白介素-6(IL-6)对重症HFMD的诊断效能,OX40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44(95%CI:0.780~0.908),诊断重症HFMD效能较高。结论 OX40、OX40L在HFMD患儿的外周血中表达升高,在HFM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OX40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重症HFMD的预测指标之一,对早期识别重症HFMD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OX40 0X40L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7
作者 刘洁 包贝贝 +4 位作者 张题培 贾婉玉 付书琴 郭彩丽 宋春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1期4376-4379,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在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在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可有效改善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喘嗽 儿童大叶性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阿奇霉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左卡尼汀治疗并发血清脑钠肽水平异常的重症感染致心力衰竭患儿效果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顾雪 宋春兰 +1 位作者 杜宜洋 付书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并发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异常的重症感染致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NP水平和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郑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并发BNP水平异常的重症感染致心力衰竭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并发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异常的重症感染致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NP水平和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郑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并发BNP水平异常的重症感染致心力衰竭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50~100 mg·kg^(-1)·d^(-1);A组给予小剂量左卡尼汀(0.1 g·kg^(-1)·d^(-1));B组给予大剂量左卡尼汀(0.2g·kg^(-1)·d^(-1));C组给予磷酸肌酸钠(50~100 mg·kg^(-1)·d^(-1))联合小剂量左卡尼汀(0.1 g·kg^(-1)·d^(-1))。7 d为1个疗程。观察4组治疗7 d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7 d血清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酰甘油(TG)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7 d 4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299,P=0.729)。治疗前,4组血清BNP、CK-MB、MDA、GSH-Px、TG水平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A、B、C组血清BNP、CK-MB、MDA、T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GSH-Px水平、LVEF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3、7 d,B、C组血清BNP、CK-MB、MDA、TG水平较A组降低,GSH-Px水平、LVEF较A组升高(P<0.05)。4组患儿治疗3 d较治疗前血清BNP水平下降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C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并发BNP水平异常的重症感染致心力衰竭患儿有较好的心脏保护作用,可显著改善患儿BNP、CK-MB、MDA、GSH-Px、TG水平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左卡尼汀 肌酸激酶 MB型 丙二醛
下载PDF
数学教学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9
作者 付书琴 《殷都学刊》 1994年第3期69-69,26,共2页
关键词 数学 教学法 思维 启发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超敏肌钙蛋白T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的评估情况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雪 宋春兰 +3 位作者 付书琴 朱琳 陈芳 崔君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进展的评估情况,旨在为临床实施早期对症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郑州儿童医院ICU收治的176例重症HFMD患儿,依据HFMD临床分...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进展的评估情况,旨在为临床实施早期对症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郑州儿童医院ICU收治的176例重症HFMD患儿,依据HFMD临床分期判定标准将患儿分为A组[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133例、B组[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32例、C组[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11例;再依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71例和死亡组5例。比较A、B、C组患儿入院时及治疗3、7、14 d NT-pro BNP、hs-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活组、死亡组患儿入院时及治疗3、7、14 d NT-pro BNP、hs-c Tn T、CK-MB水平;A、B、C组患儿入院后脑脊液肠道病毒71型(EV71)-Ig M阳性、颅脑MRI检查异常情况,A、B、C组脑脊液EV71-Ig M阳性与脑脊液EV71-Ig M阴性患儿NT-pro BNP、hs-c Tn T、CK-MB水平。结果 176例患儿中5例入院治疗3 d时死亡,因此C组治疗7、14 d收集到6例患儿的检查数据。共174例患儿行脑脊液EV71-Ig M检查,173例患儿行颅脑MRI检查。B、C组患儿入院时及治疗3、7、14 d NT-pro BNP、hs-c Tn T、CK-MB水平高于A组,LVEF低于A组(P<0.05);C组患儿入院时及治疗3、7、14 d NT-pro BNP、hs-c Tn T、CK-MB水平高于B组,LVEF低于B组(P<0.05)。死亡组患儿入院时及治疗3 d NT-pro BNP、hs-c Tn T、CK-MB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B、C组患儿脑脊液EV71-Ig M阳性率高于A组(P<0.05);C组患儿脑脊液EV71-Ig M阳性率高于B组(P<0.05)。3组患儿颅脑MRI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脑脊液EV71-Ig M阳性患儿NT-pro BNP高于脑脊液EV71-Ig M阴性患儿(P<0.05)。结论 NT-pro BNP联合hs-c Tn T可预测重症HFMD患儿的病情进展,有利于临床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利钠肽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HMGB1检测在脓毒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崔君浩 顾雪 +2 位作者 付书琴 李鹏 宋春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89-239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高迁移率蛋白box-1(High mobility protein box-1,HMGB1)检测在脓毒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脓毒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46)...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高迁移率蛋白box-1(High mobility protein box-1,HMGB1)检测在脓毒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脓毒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46)、严重脓毒症组(n=28)和感染性休克组(n=31);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43例一般细菌性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非脓毒症组。比较不同人群、不同病情程度血清降钙素原、HMGB1水平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e System II score,APACHEⅡ),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降钙素原、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患儿出院后进行3 m随访观察脓毒症患儿预后情况,且测定不同预后血清降钙素原、HMGB1水平。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感染性休克组的降钙素原、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病情越严重,血清降钙素原、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越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降钙素原、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随访结果显示,患儿预后良好99例、预后不良6例;治疗3 m后,预后不良组血清降钙素原、HMGB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及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HMGB1,可尽早评判脓毒症患儿病情发展情况,且有效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高迁移率蛋白box-1 脓毒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133例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
12
作者 李婉莹 贾婉玉 +2 位作者 付书琴 宋春兰 成怡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探讨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N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非NP组患儿进行对比,总结其临床症... 目的探讨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N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非NP组患儿进行对比,总结其临床症状、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33例NP患儿,男64例,女69例,中位年龄7岁;61例非NP组患儿,男38例,女23例,中位年龄6岁。NP组患儿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精神反应差、拒食/脱水征、肺外并发症比例均较非NP组升高(P<0.05)。NP患儿住院天数18 d,发热持续时间12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4×10^(9)/L,C反应蛋白37.44 mg/L,降钙素原0.207 ng/mL,红细胞沉降率40 mm/h,D二聚体1.99μg/mL,乳酸脱氢酶455 U/L,血清铁蛋白233.8μg/L,以上指标较非NP组均升高(P<0.05)。NP组患儿胸部增强CT检查坏死病灶出现在病程第(17.47±6.56)天,部分合并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肺不张、肺栓塞等,伴随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支气管镜下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黏膜糜烂坏死、痰栓阻塞、米汤样分泌物等改变。NP组患儿129例(97.0%)检出病原体,阳性病原体前5位依次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腺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单一病原感染76例(57.1%),混合感染53例(39.8%),混合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精神反应差、拒食/脱水征、肺外并发症及应用丙种球蛋白比例高于非混合感染组(P<0.05)。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个别遗留呼吸系统后遗症。结论NP患儿病程长,感染指标高,易出现肺内外并发症、肺功能损害,胸部增强CT扫描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及早识别NP。2023年NP感染病原以耐药肺炎支原体为主,部分患儿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混合感染
原文传递
河南省某医院40例新生儿不同亚型重症流感的临床特征
13
作者 贾璨阳 贾婉玉 +2 位作者 付书琴 宋春兰 成怡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7-77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不同亚型重症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情况,以期为新生儿重症流感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2023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40例重症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毒亚型分为甲...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不同亚型重症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情况,以期为新生儿重症流感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2023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40例重症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毒亚型分为甲型流感组(简称“甲流”,n=23)和乙型流感组(简称“乙流”,n=17),回顾性分析对比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治疗情况等。结果重症甲流病例住院天数长于乙流;重症甲流新生儿有发热表现者比例高于乙流新生儿,且发热热峰为38.1~39℃人数占比高于乙流;乙流重症感染后消化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表现更为明显,引起脱水的患儿相对更多;甲流病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25 U/L)者比例高于乙流;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亚型流感重症感染后,患儿其他临床表现、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天冬氨酸转氨酶异常(>40 U/L)、丙氨酸转氨酶异常(>40 U/L)、肌酸激酶异常(>200 U/L)者比例以及乳酸脱氢酶值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方面,在发病48 h内得到奥司他韦治疗的病例以甲流为主,经奥司他韦治疗后,患儿体温在24 h内恢复正常者甲流比例相对较高,体温在24~72 h内恢复正常者乙流比例相对较高,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流感高发季节为冬春季。重症病例中,甲流发热更加明显,更易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能更及时接受奥司他韦治疗,且用药后退热速度相对更快,乙流消化道症状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流行性感冒 重症感染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书琴 宋春兰 +4 位作者 崔亚杰 李鹏 陈芳 朱琳 崔君浩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神经...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并确诊为HFMD的患儿140例,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HFMD未合并NPE组、重症HFMD合并NPE组,并根据28 d预后生存率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同时选取50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儿童检测其血清中MMP-9、TIMP-1的水平,同时测重症HFMD未合并NPE组和重症HFMD合并NPE组患儿脑脊液中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多种样本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140例HFMD患儿中,其中轻症组66例,重症HFMD无NPE组42例,重症HFMD合并NPE组32例,健康对照组50名。28 d后重症HFMD患儿死亡14例。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在重症HFMD合并NPE组中明显升高,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9.356、121.301和101.502,均P〈0.05)。重症HFMD合并NPE组患儿脑脊液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分别为(57.24±8.92) μg/L、(35.26±8.14) μg/L和1.66±0.23,重症HFMD无NPE组为(30.57±3.89) μg/L、(26.25±0.32) μg/L和1.17±0.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485、37.680和169.387,均P 〈0.01)。死亡组患儿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与生存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脑脊液MMP9/TIMP-1比值0.890(95%CI:0.801~0.978)。结论MMP-9和TIMP-1可能参与了重症HFMD合并NPE的发病过程,其检测有助于重症HFMD合并NPE的早期诊断。MMP-9/TIMP-1比值失衡可作为重症HFMD合并NPE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手足口病 肺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原文传递
儿童紫癜性肾炎167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建江 史佩佩 +3 位作者 付书琴 王淼 窦文杰 田喜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肾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67例HSPN患儿资料,收集其起病年龄、性别、肾损伤发生时间、临床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病理分级,依2...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肾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67例HSPN患儿资料,收集其起病年龄、性别、肾损伤发生时间、临床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病理分级,依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A组(24 h尿蛋白定量<25 mg/kg)和B组(24h尿蛋白定量≥25 mg/kg),并将2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SPN患儿男女之比为1.8∶1.0,5~10岁占70.7%;肾损伤发现时间1d~5个月,91.6%1个月内发生肾损伤;HSPN患儿临床症状有消化道累及者56例(33.5%),同时有消化道、关节累及者52例(31.1%);HSPN患儿病理分级中Ⅰ级8例(4.8%),Ⅱ级32例(19.2%),Ⅲ级124例(74.3%),Ⅳ级3例(1.8%),未见Ⅴ级及Ⅵ级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分组中B组病理分级较A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男童、累及消化道者应警惕肾脏损伤,尤其是在发病1个月内.HSPN患儿应积极行肾穿刺活检,尤其是当24 h尿蛋白定量≥25 mg/kg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肾活检 病理 尿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宏湘 张建江 +4 位作者 史佩佩 付书琴 张立果 王淼 陆凤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和肾脏病理上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HSPN患儿和61例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HSPN患儿与IgA肾病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和肾脏病理上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HSPN患儿和61例IgA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HSPN患儿与IgA肾病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SPN患儿比较,IgA肾病患儿临床分型更重,且更易出现肉眼血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患儿的血肌酐及胆固醇水平较HSPN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病理显示HSPN患儿较IgA肾病患儿易出现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沉积,而IgA肾病患儿较HSPN患儿易出现补体C3沉积,且间质纤维化、肾小管管型、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在IgA肾病患儿更常见(P<0.05)。结论儿童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支持两者为同一疾病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肾脏病理 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 补体C3 儿童
原文传递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皮质醇和促皮质素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建江 王娜 +3 位作者 王淼 付书琴 窦文杰 史佩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研究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皮质醇和促皮质素(ACTH)的变化及对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SSNS患儿根据其在病程中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例数 =19)及复发组(例数=29),同时选取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 研究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皮质醇和促皮质素(ACTH)的变化及对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SSNS患儿根据其在病程中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例数 =19)及复发组(例数=29),同时选取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例数=14)。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 SSNS患儿血清皮质醇和ACTH 的水平,并对复发组中血清皮质醇、ACTH 降低的15例患儿调整治疗方案为甲泼尼龙片或甲泼尼龙片联合ACTH 针静脉滴注。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复发组、未复发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皮质醇、ACTH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治疗后,复发组血清皮质醇、ACTH 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3.03 ±80.02)μg/L比(251.54 ±185.05)μg/L,t= -2.925,P 〈0.05;(12.81±10.14)ng/L比(23.53 ±12.05)ng/L,t= -0.885,P 〈0.05];其中复发组15例患儿血清皮质醇、ACTH 出现降低,调整治疗方案治疗8~12周后,血清皮质醇水平较调整治疗方案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90±133.43)μg/L比(73.62±58.04)μg/L,t=3.016,P 〈0.05];血清ACTH 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5±10.99)ng/L比(8.72±4.11)ng/L,t=1.991,P 〉0.05];月平均复发次数较调整治疗方案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9±0.08)次比(0.35±0.11)次,t= -7.560,P 〈0.05]。结论 血清皮质醇、ACTH 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评估SSNS患儿复发的风险,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可减少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儿童 皮质醇 促皮质素 复发
原文传递
儿童紫癜性肾炎103例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利果 张建江 +3 位作者 史佩佩 付书琴 王淼 陆凤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的特点,尤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管损伤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3例紫癜性肾炎儿童的临床资料和肾脏病理资料等。结果 103例紫癜性肾炎儿童中,病理分级Ⅰ级5例(4.9%),Ⅱ级20例(19.4...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的特点,尤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管损伤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3例紫癜性肾炎儿童的临床资料和肾脏病理资料等。结果 103例紫癜性肾炎儿童中,病理分级Ⅰ级5例(4.9%),Ⅱ级20例(19.4%),Ⅲ级76例(73.8%),Ⅳ级2例(1.9%),Ⅴ级及Ⅵ级未见;免疫病理分型中单纯IgA型39例(37.9%),IgA+IgG型8例(7.8%),IgA+IgM型48例(46.6%),IgA+IgG+IgM型8例(7.8%);肾小管间质分级中0级4例(3.9%),1级90例(87.4%),2级7例(6.8%),3级2例(1.9%)。肾脏病理中不同血尿分组儿童间系膜增殖(Z=0.661,P=0.718)、免疫病理分型(Z=0.714,P=0.700)、IgA沉积强度(Z=0.724,P=0.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免疫病理分型儿童的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2,P=0.574)。结论血尿不能作为肾穿刺前预估肾脏病理级别的临床指标;儿童紫癜性肾炎病理表现多种多样,以急性病变多见;肾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成分及程度与肾组织损伤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损害有相关性和不平行性,应重视肾小管间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理学 肾小管 紫癜性肾炎
原文传递
血清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在评估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球硬化风险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江 付书琴 +3 位作者 窦文杰 史佩佩 王淼 田喜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FIB)在评估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球硬化风险中的意义。方法将6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其病理类型分为微小病变肾小球病(MCG,n=39)组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n=24)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血清总...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FIB)在评估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球硬化风险中的意义。方法将6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其病理类型分为微小病变肾小球病(MCG,n=39)组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n=24)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FIB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结果 FSGS组中TC、non-HDL-C及LDL-C水平均较MCG组增高(均P<0.05);HDL-C、FIB及24 h尿蛋白定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non-HDL-C和TC是影响肾小球硬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两组口服足量激素4周尿蛋白不转阴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FSGS组中仅non-HDL-C较MCG组增高(P<0.05),而TC、LDL-C、HDL-C及FIB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水平尤其是non-HDL-C对评估肾小球硬化的风险有重要意义;血浆FIB的水平尚不足以来评估或预测肾小球硬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纤维蛋白原 肾小球硬化 儿童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春兰 成怡冰 +2 位作者 朱琳 崔亚杰 付书琴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80-381,共2页
患儿男,22个月。因发热、皮疹5d,呕吐2d,惊颤、呼吸困难半天,于2014年7月22日入院。患儿妹妹患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前5天与其妹妹接触后出现发热,体温38.5℃,热型不规则,伴双手、双足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口腔黏膜散在疱疹。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肾病综合征 危重型 感染 红色皮疹 呼吸困难 口腔黏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