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P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
1
作者 付仕林 易雪娇 +3 位作者 潘文旭 尹纯 康华利 钱德慧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分析BMP7过表达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Jagged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方法根据目的基因信息Mouse-BMP7(NM_007557.3)和质粒信息pLVX-zsGreen-C1进行基... 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分析BMP7过表达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Jagged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方法根据目的基因信息Mouse-BMP7(NM_007557.3)和质粒信息pLVX-zsGreen-C1进行基因序列合成,构建BMP7过表达慢病毒。qPCR检测BMP7过表达慢病毒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其感染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Jagged1蛋白表达。将过表达BMP7慢病毒感染的内皮细胞与VSMCs共培养,茜素红染色观察共培养后VSMCs钙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BMP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至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qPCR检测结果提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MP7过表达组的BMP7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空载体对照组BMP7 mRNA无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MP7过表达组内皮细胞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空载体对照组内皮细胞Jagged1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改变(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与感染过表达BMP7慢病毒的内皮细胞共培养后,VSMCs的钙化程度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小鼠BMP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发现过表达BMP7可以降低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Jagged1表达,并促进共培养的VSMCs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慢病毒载体构建 JAGGED1 血管钙化
下载PDF
Nomogram预测模型对早发冠心病预测价值
2
作者 肖寒 郭志念 +4 位作者 马弋力 涂洪波 潘文旭 付仕林 钱德慧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HD)的危险因素,分析Nomogram预测模型对PCH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0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纳入PCHD组(n...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HD)的危险因素,分析Nomogram预测模型对PCH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0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纳入PCHD组(n=502),未达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非冠心病(NCHD)组(n=118)。比较两组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正曲线,评估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PCHD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体质量指数、超声颈动脉中膜厚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原均高于NCH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NCHD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超声颈动脉中膜厚度、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是P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637、43.966、10.809、0.277、1.657,P<0.05)。预测PCHD的Nomogram模型总分为34~146分,对应PCHD的概率为30%~99%。Nomo-gram模型预测P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95%可信区间0.701~0.799)。结论吸烟、超声颈动脉中膜厚度、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是P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整合这些指标构建的Nomogram模型对PCHD的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ogram模型 早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LSA完全重建与开口部分覆盖腔内技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短期预后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文旭 钱德慧 +2 位作者 肖寒 付仕林 晋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3-760,共8页
目的比较分支型覆膜支架完全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与直管型覆膜支架部分覆盖LSA治疗近LSA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25例Stanf... 目的比较分支型覆膜支架完全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与直管型覆膜支架部分覆盖LSA治疗近LSA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2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SA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LSA完全重建组(n=25)和LSA部分覆盖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术后1年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相较于LSA部分覆盖组,LSA完全重建组近端破口距LSA距离较短[(8.69±2.32)mm比(13.77±1.71)mm]、住院费用较高[17.54(16.60~18.99)万元比14.37(13.81~15.18)万元]、平均支架长度[200.00 mm比150.00(150.00~150.00)mm]及手术时间较长[155.00(140.00~170.00)min比95.00(80.00~100.00)min]、造影剂使用量较多[300.00(200.00~300.00)ml比200.00(200.00~30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LSA完全重建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高于LSA部分覆盖组(56%比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全因死亡、卒中、支架移位、夹层复发、内漏、截瘫、LSA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短期随访2组患者总体上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5)。结论完全重建LSA术式与部分覆盖LSA术式用于治疗近LSA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2种术式短期疗效相当,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评估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型覆膜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