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冶金信息指导机器学习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付佳博 王晨充 +3 位作者 MATEO Carlos Gracia CARABALLO Isaac Toda CABALLERO Francisca Garcia 于皓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2-731,共10页
蠕变寿命是影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材料服役寿命和力学性能的关键材料参数。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预测合金的蠕变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尽管多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已经建立起多种蠕变寿命的预测模型,但是由于不同温度应力下的蠕变机制复杂且... 蠕变寿命是影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材料服役寿命和力学性能的关键材料参数。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预测合金的蠕变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尽管多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已经建立起多种蠕变寿命的预测模型,但是由于不同温度应力下的蠕变机制复杂且蠕变过程涉及长时间的显微组织演化,已有模型尚难以实现有效预测。对此,采用物理冶金原理指导下的数据挖掘结合机器学习这一研究策略,通过文献调研建立起了高温低应力下的镍基单晶合金的高质量蠕变数据集,在物理冶金原理指导下对原始数据进行挖掘,提高了原始数据的内在质量,并基于Pearson系数和随机森林平均精确度降低值分别对原始数据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重要性评估,表明所建立的数据集符合基本的物理冶金学机制,同时阐明了引入的三维物理冶金信息对于蠕变寿命预测的重要意义。随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挖掘后的数据集上对合金的蠕变寿命进行了预测,并根据平方相关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和过拟合程度评估了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且不容易过拟合,同时结合了物理冶金信息的机器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最终成功地建立起了高温低应力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成分、工艺以及引入的物理冶金参数和蠕变寿命之间的关系,能够实现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寿命的有效预测,并有望应用于基于合金服役条件的成分工艺的反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机器学习 蠕变寿命 高温低应力
下载PDF
14例新生儿肢体血栓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结局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佳博 孟岑 +1 位作者 薛辛东 富建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96-600,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肢体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4例肢体血栓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14例肢体栓塞患儿均为早产... 目的总结新生儿肢体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4例肢体血栓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14例肢体栓塞患儿均为早产儿,平均胎龄为29周^(+5 d)(27周^(+3 d)~33周^(+1 d)),包括动脉栓塞8例,静脉栓塞6例,其中13例(92.9%)患儿均在栓塞发生前48 h内诊断败血症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感染性疾病,且均有外周动、静脉置管史。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栓塞早期远端动脉搏动减弱、皮肤苍白、后渐变为青紫,甚至发展为坏疽;肢体静脉栓塞表现为肢体肿胀、皮肤充血、发绀,但是动脉搏动正常。14例患儿均通过血管超声确诊。8例动脉栓塞均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其中5例痊愈,有效率为62.5%,5例患儿肝素平均使用时间为2.5 d(2~3 d);1例患儿经肝素治疗2 d后效果不佳,手术取栓治疗后痊愈;其余2例患儿发生远端肢体坏疽,2例肝素使用时间为5 d和7 d。6例静脉栓塞,全部痊愈,其中4例患儿肝素平均使用时间为8.5 d(4~15 d),其余2例予一般处理后痊愈。12例患儿使用肝素治疗均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早产儿感染期间外周动、静脉留置是新生儿肢体血栓最常见的病因,体重、胎龄越小,血管越纤细,发生风险的可能越高。血管超声是新生儿血栓症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肝素抗凝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措施,当肝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积极寻找其他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血栓 抗凝 近期结局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脑梗死47例磁共振成像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付佳博 富建华 薛辛东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经MR...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经MRI确诊的脑梗死患儿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共纳入47例脑梗死患儿,在怀疑脑梗死后2.3 d(1~7 d)行MRI检查,19例在怀疑脑梗死后10~18 d再次进行MRI检查。47例患儿中,左侧脑梗死33例(70.2%),其中25例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53.2%),右侧脑梗死11例(23.4%),双侧脑梗死3例(6.4%);首次MRI扫描时35例(74.5%)T1WI异常低信号改变,40例(85.1%)T2WI高信号改变,再次扫描时(10~18 d)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改变、T2WI高信号改变;所有患儿弥散加权成像均为高信号改变。32例患儿进行MRA检查,11例存在异常(34.4%),平均检测时间为怀疑脑梗死后2.9 d(2~4 d);21例未发现异常,平均检测时间为怀疑脑梗死后4.5 d(2~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早产儿与足月儿受累动脉、MRA异常比例、大面积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是否异常与性别、出生体重、急性期惊厥、梗死面积、受累动脉等因素均无关(P>0.05)。结论常规MRI序列可协助了解新生儿脑梗死病程,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明确梗死范围。MRA检查发现异常率较低,这可能与MRA检查滞后、梗塞动脉早期自动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新生儿脑梗死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佳博 薛辛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action,NCI)又称新生儿脑卒中(neonatal cerebrl stroke),是指生后至28 d内的新生儿脑血管或其一个或多个分支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导致相应区域发生缺血坏死[1]。脑梗死包括动脉缺血性梗死(artery ... 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action,NCI)又称新生儿脑卒中(neonatal cerebrl stroke),是指生后至28 d内的新生儿脑血管或其一个或多个分支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导致相应区域发生缺血坏死[1]。脑梗死包括动脉缺血性梗死(artery ischemic stroke,AIS)和出血性梗死,NCI通常指AIS[2],可发生于大脑前、中、后动脉,其中左侧大脑中动脉受累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诊断 治疗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