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迭部5.9级地震爆破地震波动力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清河 郭建康 +2 位作者 付印发 闵祥仪 巴志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4-327,共14页
本文利用遥测传输台网可见记录和磁带记录对厂坝炮爆破进行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分析,发现各次爆破记录有一致性。对失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经凝聚函数分析证明了爆源的一致性。对1987年1月8日迭部Ms=5.9地震的分析,表明由于介质状态的改变,... 本文利用遥测传输台网可见记录和磁带记录对厂坝炮爆破进行地震波动力学特性分析,发现各次爆破记录有一致性。对失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经凝聚函数分析证明了爆源的一致性。对1987年1月8日迭部Ms=5.9地震的分析,表明由于介质状态的改变,记录到的地震波优势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在近震中有关台站上,地震波位移谱出现多峰与能量分散现象,拐角频率也向高频方向移动,振幅比呈现低—高—发震的形态。在地震前二十几天,主频处地震波衰减小,而震后明显变大。上述特征可能与该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水平和介质状态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地震波 动力学 凝聚函数
下载PDF
天水—礼县地区地震波透视
2
作者 李清河 郭建康 +2 位作者 闵祥仪 付印发 盛国英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0-38,共9页
我们用地震波透视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天水—礼县地区进行了五年的观测,通过地壳测深获得了该区地壳速度结构,发现1987年1月8日迭部M_s=5.9地震孕震过程中地震波走时和波速比都有变化。震前几天地震波走时特别低,其优势频率与拐角频... 我们用地震波透视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天水—礼县地区进行了五年的观测,通过地壳测深获得了该区地壳速度结构,发现1987年1月8日迭部M_s=5.9地震孕震过程中地震波走时和波速比都有变化。震前几天地震波走时特别低,其优势频率与拐角频率向高频移动,能量分散,多峰,且主频衰减减少,波速比特别高,据此分析了天水—礼县地厂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我们还提出了P、S波联合反演方法,同时反演地壳P、S波速度结构,以及用凝聚函数方法来判断源函数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透视 孕震
下载PDF
甘肃东部地区Q值的分布(一)
3
作者 张诚 杜志俊 付印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6-21,共6页
本文在假定地球介质为粘弹性的基础上,测定和分析了东经103°以东的甘肃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由(?)和(?)功率谱计算的地震的平均Q值为126,低值区平均Q值为58。海原及礼县Q值较高,其平均Q值分别为194和957,迭部Q... 本文在假定地球介质为粘弹性的基础上,测定和分析了东经103°以东的甘肃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由(?)和(?)功率谱计算的地震的平均Q值为126,低值区平均Q值为58。海原及礼县Q值较高,其平均Q值分别为194和957,迭部Q值较低,其平均Q值为48。这些高值和低值均出现在主震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 地震波 分布 介质 品质因子
下载PDF
甘肃东部及邻区地壳Q_p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印发 葛延山 李钢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5-54,共10页
本文使用兰州遥测地震台网有数字波形记录的12个台站记录到的83个近震P波资料,应用波谱计算Q_P值的频率域方法,求得甘肃东部及邻区Q_P值在170—1300之间。通过分析发现低Q_P区小震活动密集,中强地震较多;高Q_P区地震活动最弱;在高Q_P区... 本文使用兰州遥测地震台网有数字波形记录的12个台站记录到的83个近震P波资料,应用波谱计算Q_P值的频率域方法,求得甘肃东部及邻区Q_P值在170—1300之间。通过分析发现低Q_P区小震活动密集,中强地震较多;高Q_P区地震活动最弱;在高Q_P区和低Q_P区的边界一带,是历史和现今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区。文中最后应用组合模式,对Q_P值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甘肃东部某些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作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Qp值分布 地震波 甘肃
下载PDF
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种异常波形的记录特征及其在大震短临预报中的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姚同福 付印发 +1 位作者 侯康明 王先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大;临震前10天波形密集,呈现明显的突跳变化。根据异常波形的特征,本文还对异常波形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异常波形的出现是地震前孕震区岩石产生微破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震波形 地震 短临预报
下载PDF
景泰地震台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几种异常波形特征与景泰6.2级地震的关系
6
作者 姚同福 付印发 王先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研究了景泰地震台记录到的几种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随时间分布特征,采用测震学的方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各个阶段的异常波形出现的数量、类型和振幅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1990年10月20日景泰6.2级地震前,异常波形数量明显地... 本文研究了景泰地震台记录到的几种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随时间分布特征,采用测震学的方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各个阶段的异常波形出现的数量、类型和振幅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1990年10月20日景泰6.2级地震前,异常波形数量明显地呈平静一密集交替出现的现象;临震前各种异常波形的数量增多,振幅增大,异常持续时间增长,震后异常波形很快衰减并消失.与其他前兆对比,可以认为异常波形的出现可能与景泰地震的孕育过程有关,根据该类波形的变化特征有可能对地震作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析 临震异常 地震预报 地震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