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不同年份分离株耐药元件基因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启云 郑绍同 +2 位作者 连建春 戴京京 张小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调查两组相隔7年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8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2016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种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种特异mdfA基因与blaoyA基因PC... 目的调查两组相隔7年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8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2016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种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种特异mdfA基因与blaoyA基因PCR双重检测为阳性方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再用PCR方法检测32种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2016年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药物均为耐药。2008年分离株仅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均为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均为敏感,对喹诺酮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分别有50.00%和60.00%的敏感性。2008和2016年分离株均检出blaADC和blaOXA-1,但bldOXA2册、blaOXA-23群只有2016年分离株均被检出。2008年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耐药主要与bldspc相关,2016年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主要与blaADC、blaOXA-2和blaOXA-23群相关。2016年分离株均测出aac(2)-I b、aph(3)-I、armA等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而2008年分离株均无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tmpU、tmp513、IS26和ISabal等4种也只有2016年分离株被全部检出。菌株亲缘关系分析可见2008和2016年不同年份分离株分成两个独立的簇群(A簇群和B簇群),2016年分离株聚集性更强相差系数更小。A和B族群均可分为两个亚簇群。A-1亚簇群有两个克隆播散,A-2、B-1和B2亚簇群各有一个克隆播散。其中2016年分离株B-簇群一个有14株菌构成的大克隆播散。分离株耐药元件检测阳性模式显示,2008年分离株仅携带2~7种耐药元件基因;2016年分离株则携带14种~16种耐药元件基因。结论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在同一家医院的对相隔7年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耐药元件基因检测与分析是国内首次报道。不同年份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元件基因携带状况差异明显:2016年分离株比2008年分离株耐药性更强,携带的耐药元件基因更多。2008年和2016年分离株均有克隆播散,提示有医院感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耐药
下载PDF
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被引量:3
2
作者 付启云 郑绍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近几年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离趋势,探讨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变迁和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药敏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 目的了解某院近几年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离趋势,探讨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变迁和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药敏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标准判读。结果 2006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医院感染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0 606株,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各年度的病原菌分布总体相差不大。药敏结果显示,此5种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增长较快,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由2006年的48.72%和48.33%上升至2010年的89.06%和81.53%(P<0.00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由2006年的48.84%和39.77%上升至2010年的80.14%和80.64%(P<0.005)。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的耐药率也逐年上升(P<0.005)。革兰阳性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缓慢上升。结论近年,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临床感染常见肠球菌的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启云 韩其香 +2 位作者 郑绍同 孙海平 唐朝贵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肠球菌耐药现状,为临床抗肠球菌感染提供选药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配套鉴定、药敏板监测172株粪肠球菌和68株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补充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 目的了解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肠球菌耐药现状,为临床抗肠球菌感染提供选药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配套鉴定、药敏板监测172株粪肠球菌和68株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补充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粪肠球菌对青毒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3.26%和19.76%,而屎肠球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85.62%和90.83%;粪肠球菌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2.33%、18.98%、39.05%,而屎肠球菌对上述药的耐药率分别为84.63%、35.29%、75.00%;经统计分析,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500mg/L)、链霉素(2000mg/L)的耐药率分别是54.85%、51.74%,而屎肠球菌却为71.16%、70.15%;发现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应根据肠球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方案;警惕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动态监测肠球菌的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3个项目联合检测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启云 张迎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346-347,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胸腔积液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以探讨TPA同CEA、NSE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6例良性疾患组患者和72例恶性肿瘤组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TP... 目的通过检测胸腔积液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以探讨TPA同CEA、NSE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6例良性疾患组患者和72例恶性肿瘤组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TPA、CEA、NSE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胸腔积液中TPA、CEA、NSE含量分别为(4175±2696.9)U/L,(198.7±237.9)ng/mL,(28.03±30.7)ng/mL均高于良性疾患组的(1123±656.2)U/L,(1.23±0.90)ng/mL,(8.10±8.36)ng/mL。良恶性胸腔积液之间三项肿瘤标志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恶性疾患组胸腔积液中三项标志物水平及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三项肿瘤标志物血清。结论胸腔积液TPA、CEA、NSE检测有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胸水三项肿瘤标志物比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组织多肽抗原 癌胚抗原 神经元烯醇化酶
下载PDF
维生素D治疗小鼠肺烟曲霉感染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付启云 戴京京 +1 位作者 周武碧 郑绍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维生素D(Vit D)在小鼠肺感染烟曲霉后,对其肺组织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探究Vit D在烟曲霉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一组实验小鼠喂食含Vit D的饲料(Vit D+组),另一组小鼠喂食不含Vit ... 目的通过检测维生素D(Vit D)在小鼠肺感染烟曲霉后,对其肺组织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探究Vit D在烟曲霉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一组实验小鼠喂食含Vit D的饲料(Vit D+组),另一组小鼠喂食不含Vit D的饲料(Vit D-组),每组10只。喂养7 d后,用一定量的烟曲霉活化孢子感染小鼠。处死小鼠,取其肺组织和血清:用10%中性甲醛浸泡肺组织,行HE染色、革兰染色、糖原染色,观察肺实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健康小鼠10只,喂食饲料,7 d后取肺巨噬细胞在体外与烟曲霉孢子共培养于6孔板,其中3孔培养基中加入Vit D,另3孔培养基不加Vit D,收集共培养1和3 h后的肺巨噬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肺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孢子的变化,并用Trizol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8和NF-κB的表达,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L-8和NF-κB的表达。结果活化的烟曲霉孢子感染小鼠后,Vit D+组小鼠较Vit D-组小鼠肺部真菌量减少、肺实变轻、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低(P<0.05),相应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减少(P<0.05);肺巨噬细胞与烟曲霉孢子体外共培养后,Vit D+组小鼠肺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孢子可在一个合理水平而不易引起自噬死亡;同时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Vit D+组小鼠的IL-8和NF-κB表达低于Vit D-组小鼠(P<0.05)。结论烟曲霉感染小鼠后,Vit D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调控巨噬细胞抵抗烟曲霉的感染,从而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在烟曲霉肺部感染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曲霉菌 维生素D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付启云 韩其香 +2 位作者 郑绍同 孙海平 唐朝贵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312株致病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药敏试验为K-B...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312株致病菌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药敏试验为K-B法。结果:感染革兰阴性杆菌62.8%。主要菌群有铜绿假单胞菌29.5%,鲍曼不动杆菌12.8%,肺炎克雷伯菌10.9%,大肠埃希菌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1%等,革兰阳性球菌18.2%,真菌18.9%,头孢哌酮/舍巴坦和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搞菌活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40.8%,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8%,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9%、59%,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常用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我院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常为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真菌所占比例也较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患者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炎症及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其肾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郑绍同 付启云 +2 位作者 杨士军 陈飞龙 夏雪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44-46,50,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炎症及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其肾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淮安第一医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C组,55例)与糖尿病肾病组(D组,51例),糖尿病肾病组又分...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炎症及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其肾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淮安第一医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C组,55例)与糖尿病肾病组(D组,51例),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预后较好组(E组)与预后不良组(F组)。观察各组患者血脂、炎症指标以及免疫学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D组患者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F组患者TG、HbA1c、TC以及LDL-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炎症因子中,D组患者IL-6、IL-1、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情况明显高于C组(P<0.05);F组患者IL-6、IL-1、TNF-α、hs-CRP表达情况明显高于E组(P<0.05)。在体液免疫指标中,C组患者IgG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IgM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组(P<0.05);E组患者IgG表达情况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与IgM表达情况明显低于F组(P<0.05)。在细胞免疫指标中,C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B细胞表达情况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D组(P<0.05);E组CD3^+T细胞、B细胞水平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5),CD8^+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免疫学指标IgA、IgM、NK细胞与炎症因子IL-6、IL-1、TNF-α、hs-CRP高度表达,可能与患者发生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炎症指标 免疫学指标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2017年江苏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程梅 褚少朋 +12 位作者 张之烽 阴晴 王玉月 王春新 张险峰 朱小平 陈宗宁 邓丽华 付启云 茆海丰 张庆芳 王胜 许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45-649,共5页
目的了解2017年"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监测网内10 560株CRE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MIC法,结果判断参照2017年... 目的了解2017年"江苏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监测网内10 560株CRE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MIC法,结果判断参照2017年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S27标准。结果 10 560株CRE菌株中,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分别占57.6%、12.3%、9.8%;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为呼吸道标本(占59.4%)和重症监护室(占31.5%);全省CRE的平均检出率为8.4%,其中徐州地区高达16.3%,泰州仅为4.0%。CRE菌株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阿米卡星的耐药率(42.7%)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6.0%~94.6%;儿童分离菌株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成人分离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却高于成人分离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菌株分布呈现地区和院内不同病区的差异性。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其在医院中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下载PDF
105例深部真菌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海平 郑绍同 +1 位作者 付启云 唐朝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药敏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临床 特点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及病毒抗体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绍同 付启云 唐朝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2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10与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G、IgM在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86例重症、轻症和恢复期带状疱疹患者和20...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10与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G、IgM在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86例重症、轻症和恢复期带状疱疹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2、IL-10水平,同时检测带状疱疹病毒IgG、IgM抗体水平。结果重症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IL-10及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轻症组(P<0.05),但重症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IgG抗体水平与IL-10无相关性(r=0.163)。结论重症带状疱疹患者血清IL-10水平升高,提示Th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可能是引起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抗体 病毒
下载PDF
某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云 安华 +4 位作者 李前辉 孙虹 孙卫国 郑绍同 付启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5期11-12,15,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和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的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42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 目的分析医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和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的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42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多重耐药菌93株(21. 7%),秋冬季共255株(59. 6%),主要来源于痰和咽拭子(82. 2%)、分泌物(4. 7%)、尿液(3. 5%)等,分布科室主要为神经外科(15. 0%)、综合重症监护病房(14. 3%)、呼吸科(11. 2%)、神经内科(7. 9%)等;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最低(4. 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低于1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高(> 20%),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20%。结论医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和咽拭子,以秋冬季感染多见,以神经外科、ICU和呼吸科分布为主,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桃树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启云 《福建农业》 2013年第12期87-87,共1页
桃树是我县主要的果树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县桃树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果农对桃园冬季管理比较粗放,造成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对桃树的生产实践,探讨总结桃树冬季管理的几个技术要点,供栽培... 桃树是我县主要的果树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县桃树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果农对桃园冬季管理比较粗放,造成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对桃树的生产实践,探讨总结桃树冬季管理的几个技术要点,供栽培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管理 桃树 果树品种 病虫危害 经济效益 果农 桃园
下载PDF
芙蓉李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启云 《福建农业》 2012年第7期30-31,共2页
芙蓉李是我省的名特优水果,我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从永泰、江西宁岗引进及推广栽培,九十年代发展迅速,尤其是大果型宁岗芙蓉李已成为我乡落叶果树主栽品种之一。宁岗芙蓉李以果大、果色紫红披蜡粉、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芙蓉李是我省的名特优水果,我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从永泰、江西宁岗引进及推广栽培,九十年代发展迅速,尤其是大果型宁岗芙蓉李已成为我乡落叶果树主栽品种之一。宁岗芙蓉李以果大、果色紫红披蜡粉、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价值高,效益好。然而在深入果园对果农进行指导时,了解到有些果农因管理技术差。整形修剪不当,造成芙蓉李枝梢旺长、徒长郁闭,短果枝或花束状果较少,产量低,品质劣,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对芙蓉李的生产实践,探讨总结芙蓉李整形修剪的几个技术要点,供栽培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修剪技术 芙蓉李 品质优良 经济效益 主栽品种 落叶果树 经济价值 管理技术
下载PDF
桃树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启云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33-34,共2页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冬季修剪、深翻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4个方面,详细总结了桃树冬季管理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桃树 冬季管理 技术措施
下载PDF
早熟水蜜桃“西选一号”山地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启云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46-47,共2页
根据多年种植西选一号早熟水蜜桃的生产实践,从选地、种植、施肥、土壤管理、整形修剪、合理留果、综合防治病虫害等7个方面,提出山地栽培西选一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蜜桃 山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腹腔镜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16
作者 付阳 付启云 +3 位作者 刘坤 徐宗源 姜熙 牛晓兵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3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未纳入研究。按照肿瘤位置及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未纳入研究。按照肿瘤位置及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组(LEAP组,18例)、开放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组(OPEN组,20例)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组(LAP组,74例),比较各组手术相关及预后指标。结果LEAP组的手术时间较OPEN组更短(P<0.001),术中估算失血量更少(P=0.012),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肿瘤最长径更小(P=0.002)。LEAP组的术中估算出血量较LAP组更多(P=0.018),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更长(P=0.040),术中最高收缩压更高(P=0.001)。共有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接近,腹腔镜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是一种可行的、可重复操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膀胱镜检查 切除术
原文传递
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陆俊忠 付启云 +2 位作者 张迎梅 王霞 杨玉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了解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7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与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结果:抗核抗体在弥漫性结缔... 目的:了解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7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与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结果:抗核抗体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系统性硬化症(P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灵敏度分别为61.70%,90.00%,78.95%,62.50%,75.00%,92.59%;抗ENA抗体谱中的不同抗体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中RA,SS,MCTD,DM/PM,PSS,SLE中的灵敏度也有不同的检出。结论: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原文传递
耐药鲍氏不动杆菌blaOXA基因与插入序列连锁检测及菌株亲缘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绍同 付启云 +2 位作者 王春新 李前辉 张小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347-4350,共4页
目的探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blaOXA基因与插入序列连锁与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25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经看家基因测序作BLAST比对确... 目的探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blaOXA基因与插入序列连锁与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25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经看家基因测序作BLAST比对确认菌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类共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2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6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再做ISaba1与blaOXA-2、blaOXA-23、blaOXA-66连锁检测,扩增有阳性条带者再进行DNA测序验证,测序结果用Chromas作BLAST比对,最后对57种耐药基因测得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5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7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2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非常高;插入序列与blaOXA基因的连锁检测中,检测到blaOXA-23与ISaba1连锁,但blaOXA-2、blaOXA-66与ISaba1未连锁;样本聚类分析发现,1~18号株为同一克隆,20~25号株亦为同一克隆,19号株为孤立株。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导致本组菌对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且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相对应,样本聚类分析提示1~18号株和20~25号株可能为医院感染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 插入序列 连锁检测 样本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33和sST2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治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绍同 王书中 +2 位作者 杨士军 潘峰 付启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66-67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IL-33和sST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AST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HBV患者100例及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研究对象,收集慢性乙肝患...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IL-33和sST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AST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HBV患者100例及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研究对象,收集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IL-33、sST2、AST的浓度,分析IL-33、sST2与AST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分为AST1~3ULN、AST>3~5ULN、AST>5~8ULN、AST>8ULN4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33和sST2浓度分别为(15.32±5.61)pg/ml、(0.11±0.04)μg/ml,与AST1~3ULN组血清IL-33浓度(12.63±7.38)pg/ml及sST2浓度(0.09±0.03)μ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均显著低于AST>3~5ULN组IL-33浓度(31.27±18.33)pg/ml及sST2浓度(0.34±0.11)μg/ml、AST>5~8ULN组IL-33浓度(66.81±28.62)pg/ml及sST2浓度(0.98±0.33)μg/ml、AST>8ULN组IL-33浓度(155.79±51.27)pg/ml及sST2浓度(3.88±1.69)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AST浓度(17.16±4.89)U/L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各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与AST水平呈正相关(rIL-33,AST=0.572,rsST2,AST=0.451,P<0.05);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L-33、sST2水平与AST水平也呈正相关(rIL-33,AST=0.469,rsST2,AST=0.433,P<0.05)。[结论]IL-33、sST2某种条件下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可作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脏损伤的标志之一,可以指导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法的选择并用以评价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IL-33 sST2 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俊忠 付启云 +2 位作者 张迎梅 杨玉芹 王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999-3000,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1]。我们将189例SLE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来对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1]。我们将189例SLE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来对SLE诊断加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ENA抗体谱 抗核抗体 联合检测 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SLE患者 健康体检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