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路径的组态分析
1
作者 付媛 张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基于TOE框架,以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混合方法,从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探究技术条件、组织条件和环境条件如何联动匹配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归纳出“全要素协同”... 基于TOE框架,以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混合方法,从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探究技术条件、组织条件和环境条件如何联动匹配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归纳出“全要素协同”“技术补贴”以及“内外双重支持”三种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驱动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揭示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差异化路径,厘清绿色创新背后多重条件的复杂因果关系,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提供行动指引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E框架 fsQCA NCA 绿色创新数量 绿色创新质量 制造业企业
下载PDF
热处理对燕麦麸皮的消化特性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顾启新 苗颖 +2 位作者 付媛 马浩媛 张美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2,共7页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热处理方法对燕麦麸皮的消化特性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燕麦麸皮为原料,对燕麦麸皮进行了蒸制、热风干燥、微波和炒制处理,并测定了其溶解性、傅里叶红外光谱、总淀粉含量、淀粉水解率、淀粉消化片段、总酚含量以及羟...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热处理方法对燕麦麸皮的消化特性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燕麦麸皮为原料,对燕麦麸皮进行了蒸制、热风干燥、微波和炒制处理,并测定了其溶解性、傅里叶红外光谱、总淀粉含量、淀粉水解率、淀粉消化片段、总酚含量以及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几种热处理均可提高燕麦麸皮的水溶性,降低其吸水性,增强了其短程有序结构,并显著降低其总淀粉含量(P<0.05),其中炒制处理可使总淀粉含量降低29.79%,淀粉水解率增加,RS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RDS和SDS含量增加;炒制处理燕麦麸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至(48.84±3.19)%、(47.50±1.63)%和(95.01±1.63)%,增加了7.16%、3.76%和10.44%;炒制处理燕麦麸皮中总多酚含量由(226.68±9.67)mg/100 g增加至(268.04±8.94)mg/100 g,增加了18.25%,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指标均呈正相关,炒制处理可有效提高燕麦麸皮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麸皮 热处理 消化特性 抗氧化特性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付媛 岳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我国自2012年起实施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而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智慧城市建设也凸显了对城市韧性的改善作用。文章运用2009—2021年中国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试点... 我国自2012年起实施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而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智慧城市建设也凸显了对城市韧性的改善作用。文章运用2009—2021年中国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韧性的直接效应和异质性影响,同时检验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促进创新资源协同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城市韧性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韧性整体上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其中,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生态韧性则无显著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创新水平及科教水平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创新资源协同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城市韧性。文章为研究城市韧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而提升城市韧性带来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韧性 创新资源协同 政府治理能力 多期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储能虚拟惯量主动支撑与调频状态转移控制
4
作者 付媛 万怿 +1 位作者 张祥宇 金召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8-2640,I0010,共14页
释放储能装置的频率支撑潜力,将是提升风、光高占比系统并网稳定性的关键。该文首先对比分析常规发电机组的固有惯量、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及储能的惯性支撑特性。其次,根据系统中的储能容量配置,约束量化储能的虚拟惯量,为系统惯量需求... 释放储能装置的频率支撑潜力,将是提升风、光高占比系统并网稳定性的关键。该文首先对比分析常规发电机组的固有惯量、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及储能的惯性支撑特性。其次,根据系统中的储能容量配置,约束量化储能的虚拟惯量,为系统惯量需求提供评估依据,以保障频率安全。在此基础上,利用储能独特的功率支撑特性,提出恒频控制与调频状态转移控制结合的储能并网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突破虚拟惯量及一次调频的传统控制模式。最后,搭建风电高渗透电网仿真系统,验证储能装置在所提控制策略下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改善其对电网的主动支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虚拟惯量 频率响应 主动支撑 惯量约束
下载PDF
虚拟同步耦合下储能的频率支撑与功率振荡多目标协调控制
5
作者 付媛 张保泽 +1 位作者 张祥宇 张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3,共10页
准确评估系统惯量、阻尼和一次调频需求,弱化虚拟同步机阻尼支撑和一次调频间的耦合性,是实现储能并网发电系统多目标协调控制的关键。基于同步机的功率响应方程,建立虚拟调速器系统,弱化虚拟同步机单位调节功率和阻尼的耦合性。根据同... 准确评估系统惯量、阻尼和一次调频需求,弱化虚拟同步机阻尼支撑和一次调频间的耦合性,是实现储能并网发电系统多目标协调控制的关键。基于同步机的功率响应方程,建立虚拟调速器系统,弱化虚拟同步机单位调节功率和阻尼的耦合性。根据同调发电系统的频率稳定约束,量化评估储能的单位调节功率和惯量需求,以保障系统频率安全。根据阻尼比约束设计储能阻尼,以保障同调发电系统的振荡抑制能力,并结合频率安全需求提出含虚拟调速系统的虚拟同步多目标协调主动支撑控制策略,充分发挥储能的惯量、一次调频及阻尼支撑潜力。搭建风储高渗透率并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可显著改善储能支撑系统频率稳定和抑制功率振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虚拟调速器 惯量支撑 一次调频 振荡抑制
下载PDF
基于电压跌落安全需求的直流微电网多端协同支撑技术
6
作者 张祥宇 薛炎 付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5,共9页
量化直流电压稳定判据,在多端换流器协同下完成暂态电压支撑是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根据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分析功率波动、直流故障下系统运行点变化轨迹,获得系统具备暂态恢复能力下的直流电压跌落安全区间。基于直流微电网须... 量化直流电压稳定判据,在多端换流器协同下完成暂态电压支撑是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根据直流微电网运行特性,分析功率波动、直流故障下系统运行点变化轨迹,获得系统具备暂态恢复能力下的直流电压跌落安全区间。基于直流微电网须遵循的等电量原则,根据电压跌落安全区间,计算系统允许放电电量,从而得到直流微电网量化稳定判据。在此基础上,利用交流主网、蓄电池、风机侧换流器的控制潜力,提出直流微电网的多端协同支撑技术,通过释放附加电量满足直流微电网在不同扰动下差异化的电压跌落安全需求,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裕度。搭建5端直流微电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于直流电压的暂态支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暂态稳定分析 电压跌落安全区间 等电量原则 稳定判据 多端协同支撑技术
下载PDF
风储锁相弹性耦合下的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技术
7
作者 张祥宇 罗程远 +1 位作者 付媛 刘华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07-6517,I0018,共12页
通过虚拟刚度建立储能与风电机组锁相间的弹性连接关系是高效抑制锁相环诱发次同步振荡的关键。以机械振动力学为基础,该文首先在风电机组锁相与储能虚拟同步机之间建立相位弹性耦合关系,并定义虚拟锁相刚度。其次,引入虚拟锁相刚度,建... 通过虚拟刚度建立储能与风电机组锁相间的弹性连接关系是高效抑制锁相环诱发次同步振荡的关键。以机械振动力学为基础,该文首先在风电机组锁相与储能虚拟同步机之间建立相位弹性耦合关系,并定义虚拟锁相刚度。其次,引入虚拟锁相刚度,建立风储弹性系统的两自由度运动模型,分析风电机组相位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基于固定点理论,优化设计风储间整体刚度和阻尼。再次,提出虚拟锁相刚度控制策略,将其嵌入储能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中,并与虚拟惯量、阻尼环节构建风储弹性耦合控制系统结构。最后,搭建风储高渗透并网仿真系统,验证增设虚拟锁相刚度后,风电机组锁相环诱发的次同步振荡能够得到有效抑制,显著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储能 虚拟同步机 锁相环 虚拟锁相刚度
下载PDF
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能量转移与功率支撑技术
8
作者 张祥宇 黄泳漩 付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51-9261,I0011,共12页
提升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振荡能量转移效率是解决振荡抑制与频率支撑参数设计矛盾的关键,对于构网型控制技术的工程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首先分析同步发电机与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间的转子角弹性耦合关系,并构建含构网型风电的两自由... 提升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振荡能量转移效率是解决振荡抑制与频率支撑参数设计矛盾的关键,对于构网型控制技术的工程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首先分析同步发电机与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间的转子角弹性耦合关系,并构建含构网型风电的两自由度系统弹性运动模型。其次,基于哈密顿能量函数方法,分析构网型风电机组与同步机间的振荡能量转移机理,分析提升构网型风电机组振荡能量转移效率的必要条件,并提出基于振荡能量高效转移的构网型风电机组功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最后,搭建风电高比例的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可显著提升双馈风电机组对系统功率振荡与频率波动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同步发电机 振荡能量 功率振荡
下载PDF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9
作者 李天恩 周思含 +3 位作者 孙洪超 付媛 石团员 闫文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4,共12页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切报道。为发掘柔嫩艾美耳球虫GRAs并研究其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从E.tenella北京株中鉴定到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hypothetical dense granule protein,hEtGRA)hEtGRA12、hEtGRA9,并用纯化后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种蛋白的抗原性。分子克隆结果表明,hEtGRA 12、hEtGRA 9基因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188、1110 bp,分别编码395、369个氨基酸,与其他顶复合器门原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2、GRA9物种间相似性分别为28.8%~39.6%、27.5%~29.5%;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条带大小分别为63.6、67.0 ku;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均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且均可被鸡抗E.tenella阳性血清识别,表明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该研究鉴定到2种球虫假定致密颗粒蛋白基因hEtGRA 12、hEtGRA 9,获得了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为球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功能和免疫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假定致密颗粒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
下载PDF
变速风电机组的惯性与一次调频特性分析及综合控制 被引量:184
10
作者 付媛 王毅 +1 位作者 张祥宇 罗应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706-4716,共11页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惯性降低,调频能力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变速风电机组的频率综合控制方案。根据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所需的备用容量,提出风电机组的减载控制方案,并解决惯性与一次调频控制的结合问题。通过分析风...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惯性降低,调频能力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变速风电机组的频率综合控制方案。根据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所需的备用容量,提出风电机组的减载控制方案,并解决惯性与一次调频控制的结合问题。通过分析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特性,利用变桨技术,进一步提出可整定风电机组静调差系数的频率控制策略,并与虚拟惯性控制有机结合,实现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的综合控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在所提控制方案下,变速风电机组利用其可控的调频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支持系统惯性,减小系统扰动初期频率的变化率,并可按照整定的静态频率特性,提高系统的静态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风电机组 最大功率跟踪 虚拟惯量 桨距角 一次调频
下载PDF
基于多端直流联网的风电功率协调控制 被引量:28
11
作者 付媛 王毅 +1 位作者 张祥宇 罗应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619,共9页
高渗透率风电参与多端直流系统的功率协调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综合考虑电网电能质量和换流站功率裕量,将多端直流系统分为3种运行模式,即自由运行模式,下垂运行模式和限流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工况,各端的换流站能够协调... 高渗透率风电参与多端直流系统的功率协调能够显著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综合考虑电网电能质量和换流站功率裕量,将多端直流系统分为3种运行模式,即自由运行模式,下垂运行模式和限流运行模式。根据不同工况,各端的换流站能够协调分配直流电网内的不平衡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为进一步改善多端直流系统的功率协调能力,提出了风电的有功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直流电压变化,控制风电场端电网频率,合理利用变速风电机组的惯性控制与变桨距控制,使风电能够有效分担系统内的不平衡功率。对风电渗透率为30%的多端直流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在所提3种运行模式以及风电的有功协调参与下,多端直流系统的供电质量以及对于有功扰动的承受能力均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多端直流 风力发电 有功协调 虚拟惯性 变桨
下载PDF
多端电压源型直流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技术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付媛 王毅 +1 位作者 张祥宇 罗应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136,共7页
为维持扰动后多端电压源型直流系统内功率平衡及各端电网的电能质量,定义自由运行、下垂运行和限流运行3种运行模式。根据直流电压-有功及有功-频率调节特性,分别提出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采用相应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使系统内各端换流站能... 为维持扰动后多端电压源型直流系统内功率平衡及各端电网的电能质量,定义自由运行、下垂运行和限流运行3种运行模式。根据直流电压-有功及有功-频率调节特性,分别提出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采用相应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使系统内各端换流站能够共同参与功率协调,增强系统对有功扰动的承受能力。通过对含风电的多端电压源型直流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3种运行模式以及有功协调控制策略有助于系统遭受扰动后有功功率恢复平衡,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 直流输电 协调控制 功率控制 稳定性 控制 风电
下载PDF
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媛 李树清 +5 位作者 杜凯 刘琴 周艳琴 刘恩勇 姚宝安 赵俊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8-522,共5页
从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湖北黄牛无菌采集血液,分离附红细胞体并提取病原基因组,用血营养菌的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约1.5 kb的扩增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1 471 bp(GenB... 从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湖北黄牛无菌采集血液,分离附红细胞体并提取病原基因组,用血营养菌的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约1.5 kb的扩增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1 471 bp(GenBank收录号为AY946266),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Neimark公布的温氏附红细胞体(AF01654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8.7%,证实该病原为温氏附红细胞体,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了温氏附红细胞体在湖北省的存在。将该序列与5种支原体、14种血营养菌及边缘无浆体等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温氏附红细胞体同边缘无浆体的关系较远,而与肺炎支原体组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氏附红细胞体 16S RRNA PC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自起动永磁电动机的稳态转矩波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媛 罗应立 +1 位作者 陈伟华 姚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共6页
由于自起动永磁电动机定转子双侧开槽、转子带有铸铝鼠笼,所以其谐波磁场比直流无刷电动机复杂。采用场-路-运动耦合的时步有限元方法对其稳态转矩波动现象进行研究,建立两种时步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稳态转矩曲线进行分析。第一种模型包括... 由于自起动永磁电动机定转子双侧开槽、转子带有铸铝鼠笼,所以其谐波磁场比直流无刷电动机复杂。采用场-路-运动耦合的时步有限元方法对其稳态转矩波动现象进行研究,建立两种时步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稳态转矩曲线进行分析。第一种模型包括转子运动方程,第二种模型不包括转子运动方程。分析表明采用两种模型计算谐波转矩的结果一致。采用第二种模型,通过加载基波或谐波电流,揭示了齿槽转矩、源于定子基波电流的谐波转矩及源于谐波电流的谐波转矩对稳态转矩波动的影响。通过与实测转矩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起动永磁电动机 转矩波动 波动原因 谐波转矩 时步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VSC-HVDC的海上风电系统虚拟惯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16
15
作者 付媛 王毅 +1 位作者 张祥宇 罗应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海上风电系统的惯性响应有利于增强其所在区域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文中首先提出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的VSC-HVDC控制策略,并解决由风电机组组网的海上交流系统缺乏惯性的问题。其次,基于所提的VSC-HVDC控制策略,结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 海上风电系统的惯性响应有利于增强其所在区域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文中首先提出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的VSC-HVDC控制策略,并解决由风电机组组网的海上交流系统缺乏惯性的问题。其次,基于所提的VSC-HVDC控制策略,结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控制,研究海上风电系统的虚拟转动惯量与电网频率变化的关系,实现海上风电系统对电网频率的动态支持。最后,通过对含海上风电系统的区域电网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海上风电系统对电网频率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风力发电 虚拟惯量 变速风电机组
下载PDF
基于振荡状态反馈的直流微网储能换流器的有源阻尼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付媛 李浩 张祥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7-936,共10页
直流微网中,光伏、风电侧换流器的功率跟踪控制以及负荷侧换流器的恒功率控制在扰动中均会表现出负阻抗特性,增加了系统振荡失稳的风险。首先推导含恒功率负荷的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网小扰动线性化状态方程,理论分析储能换流器振荡电压、... 直流微网中,光伏、风电侧换流器的功率跟踪控制以及负荷侧换流器的恒功率控制在扰动中均会表现出负阻抗特性,增加了系统振荡失稳的风险。首先推导含恒功率负荷的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网小扰动线性化状态方程,理论分析储能换流器振荡电压、电流作为可调节控制参数对直流微网振荡特性的影响机理。其次,以直流电压与电流为状态反馈变量,设计了储能换流器下垂控制的占空比反馈环节,提出阻尼直流微网振荡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系统极点配置,实现参数优化设计。最后,通过根轨迹与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直流微网振荡具有显著阻尼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储能换流器 阻尼振荡 状态反馈 极点配置
下载PDF
酶法水解荞麦清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付媛 张美莉 侯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147,共6页
以水解度和对O·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荞麦清蛋白工艺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温度50℃、pH10.0、底物浓度20g/L、酶与底物比为10%。在此条件下水解,水解度可达17.57%,对O·清除率达37.06%... 以水解度和对O·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荞麦清蛋白工艺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温度50℃、pH10.0、底物浓度20g/L、酶与底物比为10%。在此条件下水解,水解度可达17.57%,对O·清除率达37.06%。对酶解产物进行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得到组分Ⅰ和组分Ⅱ。其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0.89~204.2kD,219~691D。组分Ⅰ和组分Ⅱ对O·、·OH、DPPH·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强于清蛋白酶解产物,且组分Ⅱ的清除能力最强。组分Ⅱ对三种自由基清除能力表现为O·>·OH>DPPH·,其IC50分别为:0.072、0.19、0.32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清蛋白 活性肽 蛋白酶 抗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直流配电网中旋转电机的可控惯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媛 黄馨仪 +1 位作者 徐岩 白聪聪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8,共7页
分析直流配电网电压动态变化过程中电容器储能与旋转电机机械动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阐述基于虚拟电容的直流电压惯性的定义,提出适用于直流配电网中旋转电机改善电压惯性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引入电压波动信号,分别修正同步电... 分析直流配电网电压动态变化过程中电容器储能与旋转电机机械动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阐述基于虚拟电容的直流电压惯性的定义,提出适用于直流配电网中旋转电机改善电压惯性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引入电压波动信号,分别修正同步电机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以及变速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系数,将2种发电机组的转速与配电网直流电压相互耦合,使2种发电机组均可在系统电压变化过程中释放或吸收旋转动能,并通过模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直流电压提供惯性支持。通过建立6端直流配电网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在系统功率不平衡后,能利用同步发电机和风电机组提供的电压惯性支持,有效地抑制直流电压波动,从而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电压暂态稳定性 旋转电机 虚拟电容 惯性控制
下载PDF
柔性直流电网的暂态稳定判据与电压恢复控制技术 被引量:18
19
作者 付媛 江国文 +1 位作者 张祥宇 朱正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11-1719,共9页
柔性直流电网中,直流电压的暂态恢复特性是分析系统稳定判据和故障穿越能力的关键。首先建立柔性直流电网的动态模型,通过分析负载功率及直流电压波动后,系统运行点的移动轨迹,阐述直流电网的稳定运行机理。其次,提出柔性直流电网在暂... 柔性直流电网中,直流电压的暂态恢复特性是分析系统稳定判据和故障穿越能力的关键。首先建立柔性直流电网的动态模型,通过分析负载功率及直流电压波动后,系统运行点的移动轨迹,阐述直流电网的稳定运行机理。其次,提出柔性直流电网在暂态稳定恢复中应遵循的等电量原则,并结合直流电压极限,获得直流电网的暂态稳定判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提出直流电压暂态恢复控制技术,增加电网暂态稳定裕度。最后通过搭建多端柔性直流仿真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直流电网暂态稳定判据和电压恢复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评估直流电网的暂态稳定运行能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稳定运行机理 暂态恢复特性 暂态稳定判据 电压恢复控制
下载PDF
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gapA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媛 石团员 +6 位作者 陈建祥 徐丽华 袁秀芳 苏菲 李军星 杨富文 方维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5-677,681,共4页
本实验室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浙江省存在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CMh)的流行。为进一步确认该新种CMh,本研究设计兼并引物获得CMh gapA基因部分片段,通过Genome walking的方法获得了全基因cmh-gapA,大小为1 008 bp。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 本实验室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浙江省存在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CMh)的流行。为进一步确认该新种CMh,本研究设计兼并引物获得CMh gapA基因部分片段,通过Genome walking的方法获得了全基因cmh-gapA,大小为1 008 bp。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mh-gapA与犬M.haemocanis的gapA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74.6%。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Mh与犬、猫的嗜血支原体位于同一分支,与M.suis和M.parvum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CMh作为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提供佐证,并为猪源嗜血支原体GADPH蛋白功能研究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小附红细胞体 待定种嗜血支原体 嗜血支原体 甘油醛脱氢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