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小沫 刘胜祥 熊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8-60,共3页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是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地块在空间上构成的镶嵌体。景观镶嵌结构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的功能。通过计算一些景观指数,对大九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5%,因其面积...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是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地块在空间上构成的镶嵌体。景观镶嵌结构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的功能。通过计算一些景观指数,对大九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5%,因其面积最大而成为整个景观的基质;②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严重破坏了湿地功能;③人类活动强烈的景观要素中,表征复杂的景观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大九湖 湿地公园 景观指数
下载PDF
生态足迹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姁 刘胜祥 +4 位作者 罗宪庆 陈吉斌 付小沫 方建章 李向阳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3期99-102,共4页
尝试生态足迹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并以《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实例,计算得出:武汉化工新城规划区人均生态足迹为2.47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2hm2,人均生态赤字1.689 hm2。规划后生态需求增加,生... 尝试生态足迹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并以《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实例,计算得出:武汉化工新城规划区人均生态足迹为2.47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2hm2,人均生态赤字1.689 hm2。规划后生态需求增加,生态承载力降低,根本原因在于规划引起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可作为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手段,此项工作将补充并丰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规划环境评价 总体规划 武汉市
下载PDF
由一道高考题引发的对质壁分离实验材料选择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小沫 邓过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32,共1页
在解析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理综卷Ⅰ第4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
关键词 质壁分离实验 材料选择原则 理性思维
下载PDF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教学——以“从生物圈到细胞”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小沫 邓过房 《中学生物学》 2018年第1期17-18,共2页
以"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节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及反思几个环节进行阐述,积极尝试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生物学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下载PDF
“活性甲醛”与甲醛远距离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娄小华 陈莉 +5 位作者 吴丹 付小沫 李学彬 赵伟 曹毅 杨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7-612,共6页
甲醛是否具备远距离毒性(distant-sitetoxicity)是揭示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DPC、MTT实验方法检测甲醛的远距离毒性,结果发现当把等剂量的甲醛与GSH联合作用对细胞进行染毒后细胞内产生的DPC系数比单独同剂量的甲醛组... 甲醛是否具备远距离毒性(distant-sitetoxicity)是揭示甲醛与白血病关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DPC、MTT实验方法检测甲醛的远距离毒性,结果发现当把等剂量的甲醛与GSH联合作用对细胞进行染毒后细胞内产生的DPC系数比单独同剂量的甲醛组要高很多,在MTT实验中发现在单独甲醛组中加入等量的GSH后细胞活性也出现了显著下降;在动物实验中,当对小鼠肝染毒后脑组织中也同样出现了损伤.说明甲醛在机体内与GSH形成了结合物,这种结合物可能协助甲醛完成跨膜并进入到局部组织再次释放出游离态甲醛,实现了甲醛的远距离毒性,这种结合态的甲醛称之为"活性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FA) 谷胱甘肽(GSH) DNA-蛋白质交联(DPC) 细胞活性检测 远距离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