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KI的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彩青 唐晓琴 卢玉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48-50,共3页
为小菜蛾抗药性及其治理方面提供数据资源,采用文献检索与文献计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年至2018年9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总库收录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总库共检出有关小菜蛾... 为小菜蛾抗药性及其治理方面提供数据资源,采用文献检索与文献计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年至2018年9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总库收录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总库共检出有关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的论文302篇,发表论文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核心作者40位,高被引频次论文75篇;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抗药性测定;最常用检测方法为倍数稀释浸叶法、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和诊断计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总库 计量统计
下载PDF
赤松梢斑螟在藏东南高山松上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晓琴 卢杰 +2 位作者 李照青 臧建成 付彩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25,共7页
【目的】研究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在藏东南高山松上的生物学特性,为监测和防治该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藏东南选择4块有代表性的高山松林进行野外观察,每7 d从观察林地采集5个有虫球果于室内解剖,测... 【目的】研究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在藏东南高山松上的生物学特性,为监测和防治该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藏东南选择4块有代表性的高山松林进行野外观察,每7 d从观察林地采集5个有虫球果于室内解剖,测量其中的赤松梢斑螟幼虫形态指标;然后将赤松梢斑螟幼虫饲养在室外水培枝高山松球果中,观察其取食、结茧、羽化、交配、产卵、孵化、越冬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赤松梢斑螟成虫雌雄同型,体长13~17 mm,翅展23~28 mm;老熟幼虫体长约12 mm,头宽约2.5 mm,头部黑褐色、有光泽;初龄幼虫乳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腹足趾钩单序环式,臀足趾钩双序缺环式;卵呈卵圆形,黄白色;蛹体长约13 mm,宽约3.5 mm,尾部有6根臀棘。赤松梢斑螟在藏东南高山松上1年发生1代,以幼虫危害高山松当年生球果并以幼虫越冬,幼虫期约300 d、5龄,蛹期约40 d,成虫期约8 d,卵期约10 d。赤松梢斑螟成虫多数白天上午羽化,次日傍晚交尾,交尾时间长达6~9 h,幼虫一果一虫,无转移危害现象;被害球果畸形,结实不良。【结论】赤松梢斑螟危害高山松球果,成虫和卵阶段在球果外,幼虫和蛹阶段在球果内,有较强隐蔽性。每年6-7月是防治赤松梢斑螟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梢斑螟 生物学特性 高山松 藏东南
下载PDF
砂生槐根瘤内生菌对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卢玉君 王孝先 +3 位作者 赵伟进 刘晓凤 付彩青 何建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该文以接种不同砂生槐根瘤内生菌的黑青稞种子和不接种菌株的黑青稞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培养皿作为基质,观察黑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测定接种不同根瘤内生菌后的黑青稞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株高、根长、须根数、根冠比、... 该文以接种不同砂生槐根瘤内生菌的黑青稞种子和不接种菌株的黑青稞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培养皿作为基质,观察黑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测定接种不同根瘤内生菌后的黑青稞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株高、根长、须根数、根冠比、植株全株干/鲜重的生理性状,并对各不同处理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菌株R7和R17的发芽率均达到了100%,R17、R18及R19的发芽势达到了90%,R17和R18的发芽指数变化量与CK1对比分别为45.38%和32.05%。在不同处理下,R21、R14与R7的平均根长与CK1对比呈抑制作用,其变化量分别为-50%、-34.28%及-28.99%;黑青稞幼苗植株高与CK1对比,仅有4株菌对株高产生促进作用,分别是R5、R18、R22及R28;黑青稞幼苗须根数与CK1对比,除R15与R21呈抑制作用外,其余菌株均对幼苗须根数产生促进作用,但R17、R18及R19处理下须根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CK1对比,对植株全株鲜重产生促进作用的仅有4株菌,分别为R2、R18、R22和R28;菌株R5、R6及R14的全株干重均低于对照CK1,其余与CK1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结果显示,不同砂生槐根瘤内生菌菌株对黑青稞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性状影响差异显著(P<0.05);接种不同根瘤内生菌效应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接种R17、R18、R28、R20、R19菌株的黑青稞种子隶属函数值为6.71、6.45、6.31、5.81、5.76,可初步选为优良的促生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根瘤内生菌 黑青稞 种子萌发 促生
下载PDF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洁 付彩青 +2 位作者 唐晓琴 王思展 杨泽鹏 《高原农业》 2021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Linnaeu))是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且大量使用同种药剂,从而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增加而难以防控。为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的使用,开展了3种增效剂与阿维菌素混配的... 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Linnaeu))是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且大量使用同种药剂,从而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增加而难以防控。为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的使用,开展了3种增效剂与阿维菌素混配的室内毒力测定。本次研究测定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马来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磷酸三苯酯(TPP)3种增效剂与杀虫剂阿维菌素复配后的毒效比和增效比。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DEM)混配时,有效成分比为1:1时,毒效比最大,为2.08,且增效比最大,为2.53。阿维菌素分别与(TPP)和(PBO)混配时,成分比都为1:5时,毒效比最高,都为2.00。阿维菌素与(PBO)有效成分比为1:5混配时,增效比最低,仅为1.01。据此结果可筛选出最佳复配比例组合,按此比例防治小菜蛾不但可以减少阿维菌素的用量而且使药效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为其更有效更环保地防控小菜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增效剂
下载PDF
两种杀虫剂复配对西藏地区小菜蛾增效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王思展 付彩青 +2 位作者 唐晓琴 崔洁 杨泽鹏 《高原农业》 2021年第3期256-260,共5页
西藏林芝市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对一些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为更好地防治西藏林芝地区小菜蛾,延缓农药靶标生物抗药性发展,探索两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的增效作用。本试验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得氰戊菊酯与吡虫啉、氰戊菊酯... 西藏林芝市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对一些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为更好地防治西藏林芝地区小菜蛾,延缓农药靶标生物抗药性发展,探索两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的增效作用。本试验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得氰戊菊酯与吡虫啉、氰戊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小菜蛾3龄幼虫无增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氰戊菊酯与噻虫胺两种药剂(1:9)进行复配施用,对西藏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为增效作用。因此建议将氰戊菊酯和噻虫胺这两种杀虫剂的复配剂作为今后防治西藏地区小菜蛾的优先选择,同时也要配合其他杀虫剂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小菜蛾 药剂混配 增效作用
下载PDF
5株西藏豌豆内生细菌的促生作用研究
6
作者 卢玉君 王孝先 +3 位作者 付彩青 朱雪峰 王建鹏 何建清 《高原农业》 2020年第4期344-350,共7页
以5株西藏豌豆内生细菌为材料,研究其功能多样性及其对豌豆的促生作用,并且对不同内生细菌对豌豆植株理化性质的影响作出了分析评价。菌株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3的有效磷、固氮、IAA含量最高,说明这一株菌具有功能多样性;盆栽试验表... 以5株西藏豌豆内生细菌为材料,研究其功能多样性及其对豌豆的促生作用,并且对不同内生细菌对豌豆植株理化性质的影响作出了分析评价。菌株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3的有效磷、固氮、IAA含量最高,说明这一株菌具有功能多样性;盆栽试验表明:灌根后,菌株LT-2的根干重和根冠比、CT-6的根长、LG-1的地上部分干重及ML-3的株高和叶绿素和CK相比,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植株理化试验结果表明:处理LG-1的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高于CK,ML-3的全氮含量高于CK。综上所述,不同菌株对豌豆的促生作用不同,总体来看,菌株LG-1不仅具有功能多样性,还对豌豆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内生细菌 促生
下载PDF
西藏小菜蛾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思展 付彩青 +2 位作者 唐晓琴 崔洁 杨泽鹏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83,88,共4页
为明确西藏小菜蛾田间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采用叶片浸药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藏6个监测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噻虫胺尚处于敏感或低水平抗性阶段,建议应用噻虫胺进行防治,但应避免重复使用同种药剂,应与其他在当地抗性... 为明确西藏小菜蛾田间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采用叶片浸药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藏6个监测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噻虫胺尚处于敏感或低水平抗性阶段,建议应用噻虫胺进行防治,但应避免重复使用同种药剂,应与其他在当地抗性水平较低的药剂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杀虫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