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宇霄
李润桥
+1 位作者
付思慧
王嘉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3期4027-4035,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芍药甘草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芍药甘草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工具获得交集基因,结合Cytoscape 3.7.1软件对所得的交集基因进行核心靶蛋白相互作用(PPI)、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与芍药甘草汤相关的共有36种有效成分、572个靶点、疾病靶点1998个、交集基因41个,关键成分包括山萘酚、β-谷甾醇、刺芒柄花素、刺果甘草查耳酮、shinpterocarpin等,核心蛋白包括PTGS2、AKT1、CASP3、CAT、SOD1等。涉及的传导途径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活性良好,为临床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及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痉挛性偏瘫
芍药甘草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23
2
作者
王嘉麟
唐嫄
+17 位作者
王椿野
邢佳
董斐
张培
张东
吕慧淼
翟炎冰
王蕊
张迎
秦裕驹
崔洪志
李秋祥
付思慧
符海燕
张华
陈艳
张文
姜思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观察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针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化风丹口服,每...
目的观察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针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化风丹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0天,比较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面瘫症状体征总分、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H-B分级以Ⅰ级(55. 56%)和Ⅱ级(30. 56%)为主,对照组则以Ⅰ(25. 00%)、Ⅱ(47. 22%)、Ⅲ级(16. 67%)为主,两组H-B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面瘫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 45%)明显高于对照组(88. 89%)(P <0. 05)。结论在常规甲钴胺、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化风丹口服,可提高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风痰阻络型
化风丹
甲钴胺
针刺
面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宇霄
李润桥
付思慧
王嘉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3期4027-403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13077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20-JYB-ZDGG-130)。
文摘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芍药甘草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工具获得交集基因,结合Cytoscape 3.7.1软件对所得的交集基因进行核心靶蛋白相互作用(PPI)、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与芍药甘草汤相关的共有36种有效成分、572个靶点、疾病靶点1998个、交集基因41个,关键成分包括山萘酚、β-谷甾醇、刺芒柄花素、刺果甘草查耳酮、shinpterocarpin等,核心蛋白包括PTGS2、AKT1、CASP3、CAT、SOD1等。涉及的传导途径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活性良好,为临床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及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脑梗死
痉挛性偏瘫
芍药甘草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spastic hemiplegia
Shaoyao Gancao Decocti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mechanism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23
2
作者
王嘉麟
唐嫄
王椿野
邢佳
董斐
张培
张东
吕慧淼
翟炎冰
王蕊
张迎
秦裕驹
崔洪志
李秋祥
付思慧
符海燕
张华
陈艳
张文
姜思源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88-1492,共5页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东方新星)(DFRC2014C01)
文摘
目的观察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针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化风丹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0天,比较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面瘫症状体征总分、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H-B分级以Ⅰ级(55. 56%)和Ⅱ级(30. 56%)为主,对照组则以Ⅰ(25. 00%)、Ⅱ(47. 22%)、Ⅲ级(16. 67%)为主,两组H-B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面瘫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 45%)明显高于对照组(88. 89%)(P <0. 05)。结论在常规甲钴胺、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化风丹口服,可提高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风痰阻络型
化风丹
甲钴胺
针刺
面神经功能
Keywords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wind-phlegm obstructing collaterals syndrome
Huafeng Dan(化风丹)
mecobalamine
acupuncture
facial nerve function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的作用机制
李宇霄
李润桥
付思慧
王嘉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化风丹联合甲钴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6例临床观察
王嘉麟
唐嫄
王椿野
邢佳
董斐
张培
张东
吕慧淼
翟炎冰
王蕊
张迎
秦裕驹
崔洪志
李秋祥
付思慧
符海燕
张华
陈艳
张文
姜思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