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征地补偿标准的实物期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付时鸣 王勇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9,共5页
我国的征地制度具有国家垄断的性质,现行的征地补偿费标准缺乏合理性,导致了实际征地中给予农民的补偿费偏低,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一个实物期权,从实物期权的定价方式出发,可以建立农地征用补偿费的新... 我国的征地制度具有国家垄断的性质,现行的征地补偿费标准缺乏合理性,导致了实际征地中给予农民的补偿费偏低,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一个实物期权,从实物期权的定价方式出发,可以建立农地征用补偿费的新标准和新思路。如果采用货币补偿的形式,就应依照期权价格给予农民足额补偿。对征地双方都更有利的是混合补偿的形式,能够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解决他们的生存就业问题。因此只有建立更合理的农地征用补偿费标准和方法,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征用 补偿标准 实物期权
下载PDF
我国农地制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吗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勇 付时鸣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6,共7页
“实物期权”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引入它来分析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局限,并提出政策建议。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的保障仅仅是通过风险锁定机制来规避农业经营上... “实物期权”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引入它来分析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局限,并提出政策建议。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的保障仅仅是通过风险锁定机制来规避农业经营上的风险,而不是通过风险分散的办法来帮助农户转移风险,所以不是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另外,由于农地产权缺乏流动,使得当前的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农地的产权流转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并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 农地产权流转
下载PDF
农地征用补偿的实物期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勇 付时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8-62,共5页
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农民获得的一种实物期权。按照实物期权的定价原理,给出一种征地的货币补偿标准;同时使用期权定价的"复制"思想,提出混合补偿的方式。这将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不仅可以在土地征用中起到... 土地承包权实际上是农民获得的一种实物期权。按照实物期权的定价原理,给出一种征地的货币补偿标准;同时使用期权定价的"复制"思想,提出混合补偿的方式。这将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不仅可以在土地征用中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土地征用 征地补偿 期权分析 征用补偿 土地征用制度 农地 货币补偿标准 农民利益 土地承包权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土地的保障性质——来自“实物期权”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勇 付时鸣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6-117,共2页
在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土地不可能分散农民面临的生产和生存风险,不能实现社会保障的功能,因为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只是给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发挥了就业保障作用。从实物期权的角度看,由于缺乏流动性,这种就业保障作用也是非常有限... 在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土地不可能分散农民面临的生产和生存风险,不能实现社会保障的功能,因为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只是给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发挥了就业保障作用。从实物期权的角度看,由于缺乏流动性,这种就业保障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在土地可以自由流转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增强土地的就业保障,还可以通过引进“公田制”等新的土地制度安排来实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产权流转 公田制 实物期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