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孔剂种类对粉煤灰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付春伟 刘立强 +2 位作者 于平坤 张国莹 张淑国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11年第2期12-15,19,共5页
以工业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分别以淀粉和煤粉为造孔剂,模压成型,在1000℃固相烧结制备粉煤灰多孔陶瓷,用SEM测试分析手段表征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了造孔剂种类及用量对显气孔率、抗弯强... 以工业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分别以淀粉和煤粉为造孔剂,模压成型,在1000℃固相烧结制备粉煤灰多孔陶瓷,用SEM测试分析手段表征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了造孔剂种类及用量对显气孔率、抗弯强度、吸水率、体积密度、耐酸碱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多孔陶瓷 造孔剂 结构与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和掺杂浓度对AZO薄膜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平坤 刘立强 +2 位作者 付春伟 张淑国 张国莹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裁玻片上制备了(002)择优取向的AZO薄膜,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掺杂浓度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利用XRD和SEM表征了AZO薄膜晶体结构的择优取向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50℃,择优取向最强,热处...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裁玻片上制备了(002)择优取向的AZO薄膜,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掺杂浓度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利用XRD和SEM表征了AZO薄膜晶体结构的择优取向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50℃,择优取向最强,热处理温度高于或低于450℃时,择优取向都减弱;当掺杂浓度为2%时,AZO的择优取向最强,随着Al掺杂浓度的增大,薄膜的晶粒尺寸减小,薄膜变得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热处理温度 掺杂浓度 择优取向
下载PDF
关于曲线切线的推广及应用
3
作者 付春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曲线切线的分析,发现了它的本质所在,由此得到了更带普遍性的切面存在定理及切面方程。同时为我们认识可微和全微分提供了直观的几何模型,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方便。
关键词 曲线切线 切平面 充要条件
下载PDF
青藏高原热源对我国旱区气候异常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红羽 于海鹏 +7 位作者 胡泽勇 杨耀先 蔡英 谷良雷 樊威伟 付春伟 吴笛 王冠添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71,共15页
青藏高原热源作用加强了我国旱区气候背景的形成和维持,同时也对我国旱区的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认识高原热源变化与我国旱区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对于维系旱区生态安全、防范重大气象灾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青藏高原热源作用加强了我国旱区气候背景的形成和维持,同时也对我国旱区的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认识高原热源变化与我国旱区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对于维系旱区生态安全、防范重大气象灾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当前关于高原热源对我国旱区气候异常影响的相关研究,包括高原热源的气候特征、高原热源对我国旱区气候异常的影响以及高原热源前期信号对我国旱区气候的预测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高原热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区域性以及时间阶段性差异,通过调控高原北侧经圈环流、南亚高压、西风急流、纬向行星波等环流系统可对我国旱区气候异常产生影响;同时,高原积雪、冻土等通过陆面过程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土壤水热传输影响高原热源,可作为前期信号运用于旱区夏季降水预测。最后,在总结已有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高原热源对我国旱区气候异常影响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热源的时空变化规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高原热源影响我国旱区气候异常的途径目前尚不全面,二者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源 干旱区 半干旱区 气候异常
下载PDF
共轭在解无理方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付春伟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2002年第3期45-46,共2页
共轭问题.中学教材是以化根式而引入共轭根式的.“共轭”体现了数式之间的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合理的利用这种关系或引入共轭式,对处理有关问题是十分有利的. 下面,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或引入共轭式求解一类形如下列形式的无理方程:... 共轭问题.中学教材是以化根式而引入共轭根式的.“共轭”体现了数式之间的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合理的利用这种关系或引入共轭式,对处理有关问题是十分有利的. 下面,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或引入共轭式求解一类形如下列形式的无理方程:(其中a,b是常数且a≠0). 首先,我们给出共轭方程的定义: 设P是已知方程b,若有Q:使得乘积PQ为有理方程,则称Q是P的共轭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问题 无理方程 应用
下载PDF
陇东黄土高原不同农作物下垫面小气候与蒸散发特征观测分析
6
作者 谢丽君 奥银焕 +5 位作者 李照国 孟宪红 王少影 邓明珊 付春伟 晋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912,共14页
陇东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雨养农业区,研究不同农田的陆面过程差异对于认识区域陆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的农田微气象和蒸渗仪观测数据,分析了苹果、玉米、小麦三种农作物的小气候和蒸散发... 陇东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雨养农业区,研究不同农田的陆面过程差异对于认识区域陆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的农田微气象和蒸渗仪观测数据,分析了苹果、玉米、小麦三种农作物的小气候和蒸散发特征差异;结合相关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不同作物下垫面蒸散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生长季苹果地的温度、地气温差较小;玉米地相对湿度高于小麦地,冠层内最显著;玉米地反照率全年都较小,但在5月由于地膜覆盖明显增大,并且其年均净辐射明显低于苹果地和小麦地;(2)蒸散发量日变化规律基本遵循生长中期>生长初期>成熟期,生长中期玉米的蒸散发最大,最高达到4.9 mm·d^(-1),小麦地全年日蒸散发量小于3 mm·d^(-1);整个生长季内,苹果地日蒸散发量变化最大,小麦地较为稳定;(3)净辐射是苹果地和玉米地生长季蒸散发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但对小麦地的影响相对较小;三地生长季蒸散发对于饱和水汽压差的敏感性均小于非生长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田小气候 蒸渗仪 蒸散发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那曲地区不同季节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演变耦合关系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王冠添 胡泽勇 +7 位作者 孙根厚 杨耀先 谷良雷 付春伟 樊威伟 吴笛 牛瑞佳 罗红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1371,共11页
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之间耦合关系是理解青藏高原热力效应的关键环节和难点之一。本文基于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2019年5月、7月和10月地面及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及大气温湿垂直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差... 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之间耦合关系是理解青藏高原热力效应的关键环节和难点之一。本文基于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2019年5月、7月和10月地面及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及大气温湿垂直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探讨了该地区干湿季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5月观测期间内受日间净辐射强度变化的影响,对流边界层在晴天较高,为2842 m;阴天较低,为1481 m,强对流天气也可能使其在低层转变成稳定边界层。同时,位于近地层大气的感热和潜热交换为大气边界层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能量支持,位温和比湿垂直廓线能够正确反映出那曲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季节性差异,对流边界层高度在5月最高、10月次之、7月最低,而稳定边界层在7月最高、5月次之、10月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那曲地区 边界层高度 探空资料
下载PDF
基于CLM4.5模式的季节冻土区土壤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付春伟 胡泽勇 +2 位作者 卢珊 吴笛 樊威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6,共14页
利用位于季节冻土区的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BJ观测点的野外观测数据,通过CLM4.5的单点模拟实验,分析评估了Luo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Johansen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Coté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和虚温参数化... 利用位于季节冻土区的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BJ观测点的野外观测数据,通过CLM4.5的单点模拟实验,分析评估了Luo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Johansen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Coté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和虚温参数化方案对土壤温、湿度的模拟能力,为将来选取最优的参数及参数化方案来更合理的模拟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为目的的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三种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土壤热传导率有明显差异,其中Coté方案的土壤热传导率最高,Luo方案的土壤热传导率最低。(2)三种热传导率方案均能合理地模拟出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趋势,Johansen方案对土壤温度年变化趋势模拟的更好,Coté方案对土壤温度模拟的数值较观测值偏离的更小,Luo方案对土壤湿度的模拟更好。(3)加入虚拟温度方程,并引入相变效率参数后,减少了模式对土壤湿度模拟的负偏差,Y-L方案在保持土壤温度较好模拟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土壤湿度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区 CLM4.5模式 土壤温湿度 参数化方案
下载PDF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坐标表示及简单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春伟 陶丽梅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7期39-40,共2页
坐标是数学中用于衡量图形具体位置的一个有序实数对,是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形式的有力工具,它在几何学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坐标的出现,为我们定量地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提供了方便.三角形作为平面几何中... 坐标是数学中用于衡量图形具体位置的一个有序实数对,是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形式的有力工具,它在几何学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坐标的出现,为我们定量地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提供了方便.三角形作为平面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图形,其基本元素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面积公式 坐标 应用 图形转化 代数形式 日常生活 几何图形 平面几何
下载PDF
高原季风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奕丹 胡泽勇 +4 位作者 孙根厚 谢志鹏 严晓强 郑汇璇 付春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8-527,共10页
利用ERA-Interim的位势高度场、温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88-2017年的传统高原季风指数(Trational Plateau Monsoon Index,TPMI)和动态高原季风指数(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DPMI),分析了高原季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 利用ERA-Interim的位势高度场、温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88-2017年的传统高原季风指数(Trational Plateau Monsoon Index,TPMI)和动态高原季风指数(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DPMI),分析了高原季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结合东亚夏季风指数(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EASMI),探讨了高原季风与东亚季风的关系。研究表明:(1)高原夏季风从4月开始形成,暖性低值系统在高原上生成;6月暖性低压系统中心形成并达到最强,此时高原夏季风强度也达到最大;10月暖性闭合低压系统向东北方向移动且强度也随之减弱并退出,高原夏季风结束。(2)DPMI和EASMI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关键年高原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强度表现一致。(3)中纬度受东亚季风所影响区域的位势高度场和青藏高原区域的位势高度场均处于同一正相关区域,而且超前两个月的DPMI同EASMI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高原夏季风对东亚夏季风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4)东亚夏季风经圈环流受高原温度场变化的影响而移动,高原夏季风的低压系统与高原温度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原季风 东亚夏季风 季风指数
下载PDF
那曲高寒草地总体输送系数及地面热源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汇璇 胡泽勇 +4 位作者 孙根厚 谢志鹏 严晓强 王奕丹 付春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BJ观测点的野外观测数据,估算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典型高寒草地下垫面的热量和水汽总体输送系数以及地表大气相对湿度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气象局那曲气象站1980-2016年的常规业务观测... 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BJ观测点的野外观测数据,估算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典型高寒草地下垫面的热量和水汽总体输送系数以及地表大气相对湿度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气象局那曲气象站1980-2016年的常规业务观测数据,采用总体输送法计算并分析了那曲高寒草地地表通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那曲/BJ观测点地表大气相对湿度因子γ的数值在33%~62%,9月最大,2月最小,热量和水汽输送系数CH和Cλ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在1.6×10^-3~2.7×10^-3和1.0×10^-3~2.0×10^-3,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2)1980-2016年那曲高寒草地感热通量总体呈现减弱趋势,而潜热通量呈现增强趋势,导致地面热源变化趋势不明显;分阶段来看,感热通量的变化在2004年前后发生转折,转折点前后的趋势为先减弱后增加,潜热通量在1994-2005年下降趋势明显,这也导致地面热源在1995-2005年有一个明显的减少。(3)年内季节变化上潜热通量相较于感热通量更明显,地面热源的季节变化更依赖于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热源 相对湿度因子 总体输送系数
下载PDF
历练思维,给“想”插上飞的翅膀——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春伟 陶丽梅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0年第4期16-18,22,共4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数学作为数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思维能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势必要培...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数学作为数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思维能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势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理性思维 思维能力
下载PDF
青藏高原季风演变及其气候效应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樊威伟 胡泽勇 +4 位作者 荀学义 杨耀先 于海鹏 付春伟 吴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4-1303,共10页
青藏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是青藏高原气候的主宰者,对高原能量与水分循环和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高原及亚洲气候与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对高原季风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研究不仅是深入... 青藏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是青藏高原气候的主宰者,对高原能量与水分循环和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高原及亚洲气候与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对高原季风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研究不仅是深入理解高原环境和气候变化、水分和能量循环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从高原季风的多尺度变率、影响高原季风的动力和热力因子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角度回顾评估了高原季风的研究进展,并梳理出未来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原季风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到抬升凝结高度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第四纪开始的重要标志。青藏高原季风多尺度变率受高原局地热力作用以及高原外太平洋海温、北极涛动和中高纬遥相关波列调控。青藏高原气候效应主要体现在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最后,讨论和展望了高原季风研究的问题和方向: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陆面过程对高原季风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原季风对高原增暖的响应及其成因还需要更加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季风 多尺度变率 热力作用 气候效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近6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杨耀先 胡泽勇 +6 位作者 路富全 蔡英 于海鹏 郭瑞霞 付春伟 樊威伟 吴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作为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下称高原)气候变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原表面增暖、辐射变化、降水的多尺度变率、表面风速及环境变化方面回顾了高原近6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物理... 作为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关键区域,青藏高原(下称高原)气候变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原表面增暖、辐射变化、降水的多尺度变率、表面风速及环境变化方面回顾了高原近60年来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物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再分析和台站观测资料讨论了近10余年来高原表面温度和风速变化的特征及原因。最后,就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展望。研究表明:(1)相较于北半球增暖,高原增暖发生时间早,增温速率大。海拔依赖型增暖和年代际大气增湿导致晴空向下长波辐射的增强是高原表面增暖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来,高原东部地区表面温度主要以年际变化为主。(2)受持续增暖和年际、年代际尺度的海温与大气环流异常影响,高原不同季节和区域的降水呈现出多尺度变化特征。(3)在高原与中高纬度地区增暖的经向差异及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影响下,高原表面风速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显著。(4)高原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湖泊扩张、多年冻土退化、植被返青期总体提前;受高原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原西部冰川趋于稳定甚至部分恢复,而东南部地区冰川持续退缩;夏季风系统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对高原植被生长和返青期的时空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意义。(5)不同季节和区域表面温度和风速变化的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需进一步深化;提高气候模式对高原温度和降水的模拟性能仍是重要研究内容;高原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拟与资料同化的研究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环境影响
下载PDF
黄土高原夏季极端降水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卢珊 胡泽勇 +2 位作者 付春伟 樊威伟 吴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1-254,共14页
利用1961-2016年夏季黄土高原地区64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近56年黄土高原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比了极端降水强弱年以及不同年代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形势的异同。结果表明,黄土... 利用1961-2016年夏季黄土高原地区64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近56年黄土高原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比了极端降水强弱年以及不同年代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形势的异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夏季极端降水占夏季总降水量的54%左右,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近年来黄土高原夏季降水整体下降的背景下,极端降水占比在将近70%的站点表现出增长趋势。对比极端降水强弱年环流形势发现,当贝加尔湖低压增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时,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北方干冷空气在黄土高原上空交绥,从而导致更多的极端降水。在强极端降水年的夏季,存在着异常强的水汽净收入。6月,北边界和南边界的水汽输入加强。北边界在7月和8月转为水汽输出边界,同时西边界和南边界的输入加强,且8月的增加更为明显。在强极端降水年,夏季黄土高原上还可以观察到更加明显的冷暖空气交绥,这有利于研究区域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极端降水的增加。此外,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夏季极端降水在1980年代经历了从偏多到偏少的转变,近些年来又逐渐增加。对比不同年代夏季大气环流可见,当水汽净收入为正,同时冷暖空气交汇明显时,对应年代的黄土高原夏季极端降水偏多,反之则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极端降水 大气环流
下载PDF
高中学生对“无限”的理解
16
作者 付春伟 《上海中学数学》 2018年第1期17-18,共2页
在学习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时,学生对“无限”的理解存在困难,往往会把“有限”的法则直接运用到“无限”中.通过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讨论,结合直观的数学例题,帮助学生建立极限的思想,初步形成“无限”和“有限”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 无限 有限
下载PDF
基于CLM4.5的高寒草地辐射收支和水热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笛 胡泽勇 +2 位作者 付春伟 王树金 樊威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21,共15页
利用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本部BJ观测点2014年6-8月的近地层观测资料,结合CLM4.5陆面模型,探究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和热力学粗糙长度参数化方案的改变对陆面能水平衡的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且探讨了粗糙... 利用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本部BJ观测点2014年6-8月的近地层观测资料,结合CLM4.5陆面模型,探究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和热力学粗糙长度参数化方案的改变对陆面能水平衡的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且探讨了粗糙度及植被状态指数影响陆面能水平衡模拟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1)CLM4.5默认的热力学粗糙长度方案Z98高估了感热通量,并且低估了地表温度,Z12方案和B82方案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感热模拟的正偏差与地表温度模拟的负偏差。(2)基于不同类型数据计算了两组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的月均值,在替换模式中原有值后,明显减小了地表通量的模拟偏差。(3)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减少),使感热减小(增大),潜热增大(减小),反射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通量降低(增加),并且土壤温湿度也有所下降(上升)。(4)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减少),潜热通量降低(升高),感热、反射短波辐射以及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减弱),地面土壤温、湿度有所增加(降低)。本研究为选择最优参数及参数化方案,进而更合理地模拟出整个高原地区的地表能水平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模式 辐射收支 水热交换 粗糙度 植被参数
下载PDF
圆锥曲线定义中的“+、-、×、÷”
18
作者 付春伟 陶丽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第5期113-114,共2页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解析几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主要涉及圆锥曲线定义中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是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及相关几何性质的应用,重点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几何性质的简...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解析几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主要涉及圆锥曲线定义中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是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及相关几何性质的应用,重点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几何性质的简单应用.本文就圆锥曲线定义中"+、-、×、÷"是定值的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及简单几何性质的应用例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方程 定义法 几何性质 离心率 简单应用 题设 圆心坐标 变式 短半轴 阿波罗尼斯圆
下载PDF
例谈平面法向量在高考中的地位
19
作者 付春伟 陶丽梅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09年第9期54-56,共3页
平面法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用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种锐利武器.是一颗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璀璨明珠.平面法向量的引入,为我们解决立体几何中有关角、距离和证明线面关系、面面关系提供了方便.虽然高中数学教材中对平面法向量... 平面法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用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种锐利武器.是一颗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璀璨明珠.平面法向量的引入,为我们解决立体几何中有关角、距离和证明线面关系、面面关系提供了方便.虽然高中数学教材中对平面法向量没有详细的介绍.但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其“理解”要求,为此,利用平面法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也成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本文就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及在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法向量 方程法 矢量积法 立体几何
下载PDF
刍议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
作者 付春伟 《教师》 2013年第22期66-67,共2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人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兴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那么,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人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兴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成了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也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学习兴趣 求知欲 高中数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