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与救治——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付燕鸿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4,共6页
民国时期的"城市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贫民生活上的贫困是其直接诱因,"民族—国家权威"的缺位是其制度性原因,社会结构失衡与城市管理滞后是引发"城市病"的内在因子。此外,近代城乡结构二... 民国时期的"城市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贫民生活上的贫困是其直接诱因,"民族—国家权威"的缺位是其制度性原因,社会结构失衡与城市管理滞后是引发"城市病"的内在因子。此外,近代城乡结构二元化对"城市病"的发展也有一定助推作用。由于缺乏对"城市病"及历史成因的深层认知,民国时期的天津市政当局在应对"城市病"的过程中大多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着眼于谋求根本之解决。历史虽然无法重演,但其所凝结的历史经验教训则可以警示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天津 “城市病” 成因 救治
下载PDF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社会局儿童救助研究
2
作者 付燕鸿 庞治法 《城市史研究》 2022年第2期236-255,共20页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儿童问题严峻,贫困儿童数量激增,生存状况恶劣,待救方殷。北平市社会局作为官方救助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儿童救助的责任和义务,战后通过改组、扩充儿童救济机构和办理临时急赈等方式,在救助儿童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儿童问题严峻,贫困儿童数量激增,生存状况恶劣,待救方殷。北平市社会局作为官方救助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儿童救助的责任和义务,战后通过改组、扩充儿童救济机构和办理临时急赈等方式,在救助儿童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社会局经费短缺,行政效率低下,加之国民党将主要精力放在与中共的角力上,造成局势的动荡和社会力量的式微,导致儿童救助的范围狭窄,救助整体水平低下,救助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后 北平市社会局 儿童救助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恐慌”探析——立足于历史成因与时代特征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付燕鸿 王先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9,共8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农业恐慌。这次农业恐慌既非一日之寒,也非偶发因素所致。其导因一方面基于传统社会矛盾的演化积累,另一方面又基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新的矛盾的催生和积累,具有传统危机与现代危机的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农业恐慌。这次农业恐慌既非一日之寒,也非偶发因素所致。其导因一方面基于传统社会矛盾的演化积累,另一方面又基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新的矛盾的催生和积累,具有传统危机与现代危机的二重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农业恐慌 历史成因 时代特征
下载PDF
从“华夷”到“中西”话语的演变——《瀛寰志略》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孕育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先明 付燕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91,共8页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话语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还在举...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话语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还在举国皆为"华夷之辨"的话语时代,它就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主流话语模式,孕育着具有近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畬 《瀛寰志略》 华夷 中西
下载PDF
战后北平市社会局难民救助与社会秩序重建
5
作者 付燕鸿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9,共13页
抗日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国共内战再起,战争制造了数量庞大的难民群体。地处华北入关要道的北平,成为难民的重要汇聚地。北平市难民数量庞大,生活维艰,不仅加重了政府的救助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到战后社会秩序的稳定。为重建战后社会秩序... 抗日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国共内战再起,战争制造了数量庞大的难民群体。地处华北入关要道的北平,成为难民的重要汇聚地。北平市难民数量庞大,生活维艰,不仅加重了政府的救助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到战后社会秩序的稳定。为重建战后社会秩序,北平市社会局作为官方唯一的救助机构,承担着社会救助的责任,增设难民临时收养所、难民临时招待委员会、北平市救济福利事业审议委员会等救助机构,同时推出收容、急赈、工赈及借贷等措施,这对于缓解战后北平难民问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国共战事的扩大,北平待救难民数日增,然政府救助经费短缺,救助制度混乱,加之动荡不安局势的制约,致使社会局难民救助的整体效果寥寥,国民政府重建社会秩序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社会局 难民救助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揭示历史真相 探求救治之路--“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燕鸿 杨东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9,共9页
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6—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 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6—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等2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38位学者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以近代乡村危机与重建为主题,既体现出对第一期中国近代史论坛议题延续与深化的学术诉求,也凝聚着史学界对于当代“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现实关怀。会议分别就乡村危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革命、土地改革、乡村经济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并在热烈的交锋和碰撞中对许多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学术研讨会 乡村治理 乡村革命 危机 历史真相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改良
原文传递
近代天津城市贫民阶层的形成及其时代性原因 被引量:3
7
作者 付燕鸿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90,96,共15页
城市贫民古已有之,但是传统时代的城市贫民以城市自身析离出来的贫困群体为主,近代城市贫民的来源显然迥异于传统时代。以天津为例,在20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贫民阶层,这一阶层不仅包含城市自身析离出来的失业、无业者,还... 城市贫民古已有之,但是传统时代的城市贫民以城市自身析离出来的贫困群体为主,近代城市贫民的来源显然迥异于传统时代。以天津为例,在20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贫民阶层,这一阶层不仅包含城市自身析离出来的失业、无业者,还包含大量入城的农民、灾民、难民、兵匪,以及一些外籍贫民等。这一方面源于近代社会变迁中,城乡背离化发展的结构性原因,另一方面与近代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及保障制度的残缺密切相关。此外,天津城市本身还蕴含着一些特殊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天津 城市贫民 来源分类
原文传递
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贫民阶层的社会流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付燕鸿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8,共10页
阶层是动态的,城市贫民阶层亦是如此。在天津早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社会结构的变动,是城市贫民流动的前提,工业化、城市化是近代城市贫民流动的主要动因。城市贫民的流动即有省际间、城市内部行业间的水平流动,也有通过就业、... 阶层是动态的,城市贫民阶层亦是如此。在天津早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社会结构的变动,是城市贫民流动的前提,工业化、城市化是近代城市贫民流动的主要动因。城市贫民的流动即有省际间、城市内部行业间的水平流动,也有通过就业、教育、拜师学艺、当兵入伍等途径实现社会身份的垂直性流动。在制度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借助社会流动的分析路径,通过对近代城市贫民阶层流动的个案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特定历史时期城市贫民阶层的动态特征和一般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城市化 城市贫民 社会流动 天津
原文传递
政府维度:近代天津乞丐治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付燕鸿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53,共10页
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天津城市乞丐数量激增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乞丐问题,天津市政府除实施传统的救助之策外,还推出一些强制收容和管制的措施。这是对乞丐生存空间的制度性排斥,也是对其生存权利的漠视与侵犯... 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天津城市乞丐数量激增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乞丐问题,天津市政府除实施传统的救助之策外,还推出一些强制收容和管制的措施。这是对乞丐生存空间的制度性排斥,也是对其生存权利的漠视与侵犯。不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挽救农村衰败,不发展城市经济,乞丐问题将永远无法得以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天津 乞丐 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燕鸿 《考试与招生》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清末内忧外患的严酷现实面前,中国社会到了变革图存之际,高等教育的变革首当其冲,废科举、兴学校成为当务之急。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以洋务运动时期各类新式学堂的创办为契机,先后历经晚清、民国初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步发展... 在清末内忧外患的严酷现实面前,中国社会到了变革图存之际,高等教育的变革首当其冲,废科举、兴学校成为当务之急。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以洋务运动时期各类新式学堂的创办为契机,先后历经晚清、民国初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在大学的发展上,除老牌的北大外,还形成了中大、清华、协和、武大、浙大等一系列名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社会 近代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 知识共同体 内忧外患 新式学堂
原文传递
1940年代“中原大灾荒”中的民变研究
11
作者 付燕鸿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159,共8页
20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灾荒,这场大灾荒引发了河南各处民变的发生,有的地方甚至衍化为武装暴动。灾荒引发的饥馑是各处民变的直接诱因,另一方面政府救助的迟缓乏力、军政当局的腐败不堪等,对民变的发生起着重要的... 20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灾荒,这场大灾荒引发了河南各处民变的发生,有的地方甚至衍化为武装暴动。灾荒引发的饥馑是各处民变的直接诱因,另一方面政府救助的迟缓乏力、军政当局的腐败不堪等,对民变的发生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民变也是民众与政府及社会关系危机的折射,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民变背后所揭橥的社会问题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0年代 中原大灾荒 民变
原文传递
戊戌政变的学术新见
12
作者 付燕鸿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68,共4页
多年来,历史教科书中说:维新派要求袁世凯杀掉荣禄,解救光绪帝,袁世凯却暗中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换言之,袁世凯告密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关键词 袁世凯告密 政变日期 政变原因
原文传递
设计学领域“双姝”——产品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13
作者 付燕鸿 《考试与招生》 2015年第10期50-50,共1页
产品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都属于产品设计类专业,是艺术学领域的两朵“姐妹花”,学习者均被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虽然同属一个专业大类,这两个专业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产品设计指的是将人们的一种目的、需要,通过仔细的计划、设计与... 产品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都属于产品设计类专业,是艺术学领域的两朵“姐妹花”,学习者均被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虽然同属一个专业大类,这两个专业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产品设计指的是将人们的一种目的、需要,通过仔细的计划、设计与构想,用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方式,转化为具体的物理呈现方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设计学 设计类专业 学士学位 呈现方式 艺术学 学习者
原文传递
独立学院——你了解吗
14
作者 付燕鸿 《考试与招生》 2009年第5期21-22,共2页
六月的高考,常被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考后志愿的填报,也是学子们跳出龙门、走向成功不可掉以轻心的一环。只要高考考试一结束,形形色色的报考信息、铺天盖地的高校招生广告就会席卷而来,令人目不暇接。选择哪类的学校?各类... 六月的高考,常被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考后志愿的填报,也是学子们跳出龙门、走向成功不可掉以轻心的一环。只要高考考试一结束,形形色色的报考信息、铺天盖地的高校招生广告就会席卷而来,令人目不暇接。选择哪类的学校?各类学校情况如何?这是学子们面临的又一新难题。作为近年来在我国高校领域诞生的新事物——独立学院,学子们,你们了解又有几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 招生广告 独立学院 高考 高校 学校 志愿 考试
原文传递
百年教育自此始——话说中国社会变迁中的近代学制
15
作者 付燕鸿 《考试与招生》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中国的近代学制始于封建社会走向穷途末路的清末。当时的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种剧变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是首当其冲。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像其他领域一样,步履蹒跚,举步维艰,直到20世纪... 中国的近代学制始于封建社会走向穷途末路的清末。当时的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种剧变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是首当其冲。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像其他领域一样,步履蹒跚,举步维艰,直到20世纪初,才大体上构建起近代学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社会变迁 近代化 学制 封建社会
原文传递
论题:社会史理论研究的反思
16
作者 王先明 柳敏 +6 位作者 安保 杜维鹏 付燕鸿 杨东 李尹蒂 许士科 李尹蒂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年第1期34-42,共9页
王先明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唱响史坛的社会史,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令人刮目相看。从早期关注日常社会生活、社会结构以及人口、婚姻、家庭史的研究主题,到90年代后期以“历史人类学”为底色的注重“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 王先明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唱响史坛的社会史,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令人刮目相看。从早期关注日常社会生活、社会结构以及人口、婚姻、家庭史的研究主题,到90年代后期以“历史人类学”为底色的注重“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区域社会史”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反思 论题 “田野调查” 区域社会史 历史人类学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瀛寰志略》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孕育
17
作者 王先明 付燕鸿 《文史知识》 CSSCI 2010年第12期28-28,共1页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话语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 《瀛寰志略》 民族观念 近代 话语转型 历史性 民族意识 徐继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