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通过关键医疗质量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参照卫生部脑梗死单病种质控要求和美国"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卒中项目制定缺血性脑...目的:观察通过关键医疗质量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参照卫生部脑梗死单病种质控要求和美国"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卒中项目制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KPI,从2010年3月开始对本中心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控。以本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卒中资料库的数据作为历史对照,并将缺血性卒中的KPI与美国及台湾GWTG卒中项目的研究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565名。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数据对比,实施KPI监控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 h内到院溶栓率从28.6%提高到50.0%(P=0.009),发病后3.5 h内到院患者的溶栓率从31.6%提高到36.2%(P=0.703);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吞咽困难筛查、卒中健康教育、康复评价及干预方面有明显改善(各P<0.01)。缺血性卒中整体指标与美国GWTG卒中项目2009年数据部分指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台湾数据相比有明显优势。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两方面有明显改进(P<0.05),其余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实施KPI的监控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疗质量,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STAF评分(score for the targeting of atrial fibrillation,STAF)筛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诊断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年龄≥18岁、发病7 d内、经头颅MR/CT证实的缺血性卒中患...目的评价STAF评分(score for the targeting of atrial fibrillation,STAF)筛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诊断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年龄≥18岁、发病7 d内、经头颅MR/CT证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基本临床特征、入院首次美国国立卒中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the Na 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心脏彩超结果、经典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既往史、12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h-Holter)、心电监护结果并进行STAF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STAF诊断房颤的界值,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共收集患者219例,STAF评分诊断房颠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1。以STAF≥5分作为界值,STAF评分的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70.72%。结论初步发现STAF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通过关键医疗质量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控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参照卫生部脑梗死单病种质控要求和美国"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卒中项目制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KPI,从2010年3月开始对本中心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控。以本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卒中资料库的数据作为历史对照,并将缺血性卒中的KPI与美国及台湾GWTG卒中项目的研究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565名。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数据对比,实施KPI监控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 h内到院溶栓率从28.6%提高到50.0%(P=0.009),发病后3.5 h内到院患者的溶栓率从31.6%提高到36.2%(P=0.703);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吞咽困难筛查、卒中健康教育、康复评价及干预方面有明显改善(各P<0.01)。缺血性卒中整体指标与美国GWTG卒中项目2009年数据部分指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台湾数据相比有明显优势。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出院时降脂治疗及建议、戒烟建议两方面有明显改进(P<0.05),其余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实施KPI的监控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医疗质量,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文摘目的评价STAF评分(score for the targeting of atrial fibrillation,STAF)筛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诊断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年龄≥18岁、发病7 d内、经头颅MR/CT证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基本临床特征、入院首次美国国立卒中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the Na 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心脏彩超结果、经典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既往史、12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h-Holter)、心电监护结果并进行STAF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STAF诊断房颤的界值,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共收集患者219例,STAF评分诊断房颠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1。以STAF≥5分作为界值,STAF评分的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70.72%。结论初步发现STAF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