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付能高 张志明 +1 位作者 何江涛 张映波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KP治疗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临床效果、影像学和并发症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KP治疗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临床效果、影像学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手术前VAS评分(8.5±1.0)分,手术后VAS评分(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Cobb角(24.7±8.8)°,手术后Cobb角(1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伤椎平均高度(16.7±3.2)mm,手术后伤椎平均高度(28.2±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3例(3/31)。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已愈合。结论 PKP可显著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对骨折椎体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 体位复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VSD结合灌洗引流治疗胸腰椎术后切口感染 被引量:7
2
作者 付能高 张映波 +1 位作者 张志明 蒋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别采用VSD和VSD+...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别采用VSD和VSD+CCD治疗76 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其中男26 例,女50 例;年龄23~59 岁,平均年龄42.4 岁.通过比较抗生素应用时间、VSD治疗时间及更换次数、创口愈合情况、引流管阻塞情况及副反应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 VSD+CCD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明显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CCD组更换VSD次数明显较VS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CCD组安置VSD负压吸引治疗创口时间明显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引流管阻塞41次(41/125),VSD+CCD组引流管阻塞10次(1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创口愈合26 例(26/31),有5 例形成窦道出院,经2~3个月院外换药愈合;VSD+CCD组创口45 例完全愈合(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6 例,皮疹3 例,皮肤溃烂1 例,混合感染2 例;VSD+CCD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5 例,皮疹2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闭式灌洗引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感染伤口治疗时间,促进创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胸腰椎 切口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脑脊液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付能高 何江涛 +2 位作者 张志明 张映波 蒋成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23例采用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均常规治疗,彻底清除切口内炎性水肿和坏死组织,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23例采用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均常规治疗,彻底清除切口内炎性水肿和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和稀释碘伏纱布条反复清洗切口,干纱布条将切口擦拭干净,于切口表面或切口内置VSD,术后俯卧位48-72 h。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完全愈合,未出现再次手术修补病例。其中17例置VSD 5-7 d后,换药7-10 d拆线出院;6例第一次VSD术后5-7 d,切口仍有少量渗液,再次置VSD 5-7 d后,换药4-5 d拆线出院。随访6个月-2年,所有病例无头晕、头痛、恶心及胸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有2例发现较小的脑脊液囊肿,因无腰痛及神经症状而未处理。结论:VSD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脑脊液漏有效而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胸腰椎病变 脑脊液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付能高 张志明 +2 位作者 何江涛 张映波 蒋成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90-392,395,共4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 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置管冲洗引流(对照组,23例)和VSD( VSD组,31例)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创口局部治疗时间、引流管阻...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 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置管冲洗引流(对照组,23例)和VSD( VSD组,31例)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创口局部治疗时间、引流管阻塞情况,创口愈合情况,观察VSD副反应,评估VSD的疗效。结果5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5个月。抗生素应用时间:对照组(20.1±5.6)d,VSD组(14.1±2.1)d;创口局部治疗时间:对照组(25.2±6.2)d,VSD组(15.0±4.6)d;引流管阻塞次数:对照组13次(13/33),VSD组11次(11/81);创口愈合情况:对照组15例(15/23),VSD组29例(29/3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D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5例,皮疹3例。结论 VSD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切口感染能缩短感染伤口治疗时间,促进创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胸腰椎病变 切口感染
下载PDF
VEGF和BMP-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付能高 柯珍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索VEGF和BMP-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诊断、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BMP-2及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综合分析所有病例资料。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 目的:探索VEGF和BMP-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诊断、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BMP-2及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综合分析所有病例资料。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VEGF及B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28/41)和61.0%(25/41),与肿瘤大小、Price’s分级、Dahlin’s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VEGF阳性组BMP-2阳性率及MVD(分别为75%和40.25±8.02)与阴性组BMP-2阳性率及MVD(分别为30.8%和15.54±5.87)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复发或转移组VEGF及BMP-2的阳性率(分别为92.9%和85.7%)明显高于无复发或转移组的VEGF及BMP-2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48.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VEGF及BMP-2阳性组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7.1%和4%)明显低于VEGF及BMP-2阴性组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46.2%和43.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VEGF、BMP-2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BMP-2的表达及MVD显著相关,检测VEGF、BMP-2的表达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骨肉瘤转移复发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VEGF BMP-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付能高 张志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PVP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PVP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骨折患者13例,6例再次PVP治疗,7例保守治疗。治疗后1周、1月、3月和12月进行电话随访或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PVP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PVP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骨折患者13例,6例再次PVP治疗,7例保守治疗。治疗后1周、1月、3月和12月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治疗效果。记录VAS评分、ODI值以及有无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ODI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1周和1月,PVP治疗组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P<0.01);治疗后1月,PVP治疗组ODI值低于保守治疗组(P<0.01);治疗后3月和12月,两组间VAS评分和OD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VP能够显著缓解PVP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功能,且无明显并发症,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强化椎体 再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前路手术辅助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 被引量:2
7
作者 付能高 张志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辅助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方法 17例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经颅骨牵引未能复位,采用前路手术切除损伤椎间盘减压,持续牵引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行前路融合内固定。结果 17例均在术中辅以... 目的探讨术中辅助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方法 17例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经颅骨牵引未能复位,采用前路手术切除损伤椎间盘减压,持续牵引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行前路融合内固定。结果 17例均在术中辅以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时间70~130min,出血量50~110ml,未输血。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术后1~2周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13个月。随访X线片提示椎体间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良好,植骨均在3~6个月内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 经前路手术辅助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手法复位 颈椎脱位 关节突交锁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付能高 陈小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8例完全瘫痪者神经功能无恢复,33例不完全瘫痪...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8例完全瘫痪者神经功能无恢复,33例不完全瘫痪者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21例无神经症状;术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评定标准(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0例,C级3例,D级5例,E级46例;伤椎前后缘高度由术前(15.1±3.8)、(24.9±3.1)mm分别恢复至术后(27.5±4.5)、(29.3±2.1)mm,Cobbs角由术前平均(21.3±5.2)°恢复至术后平均(9.7±3.6)°;CT检查发现27例椎体内有空隙;41例行横突间植骨仅5例融合,其余椎板间及小关节突周围植骨融合较好;内固定螺钉松动9例。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弧度,使移位骨折块复位并坚强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骨折固定术 脊柱骨折 外科学 胸椎 损伤 腰椎 损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急性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瘫痪患者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和骨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付能高 张志明 杨鑫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9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瘫痪患者不同时间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BMD),评估继发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急性脊髓损伤瘫痪后继发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为... 目的检测急性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瘫痪患者不同时间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BMD),评估继发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急性脊髓损伤瘫痪后继发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为高处坠落伤,根据有无脊髓损伤及瘫痪症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急性脊髓损伤瘫痪患者血清或尿液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应用双能X射线BMD仪检测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骨形成标志物检测值即轻度升高,腰椎和股骨颈BMD检测轻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骨吸收标志物检测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1个月及对照组比较,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值除Ⅰ型原胶原羧基端延长肽(PICP)外均有明显升高,腰椎和股骨颈BMD检测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瘫痪患者术后及随访期内无神经功能恢复,两组患者切口无感染,随访期内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对急性脊髓损伤瘫痪患者,除PICP敏感性较差外,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结合BMD检查,可早期发现并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急性病 生物学标记 骨和骨组织 骨密度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能高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6期949-950,共2页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美国医学院协会要求“在培养未来医生时,应使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重视医患关系,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美国医学院协会要求“在培养未来医生时,应使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重视医患关系,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医务人员人际交往和医学会谈的基本技能欠佳,是造成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医学生是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能力 能力培养 实习医生 医患矛盾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医疗活动 人际交往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能高 柯珍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8期1180-1182,共3页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一般累及10~30岁之间的患者。骨肉瘤血管丰富,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在临床诊断的病例中.约80%发生了肺转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包括骨...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一般累及10~30岁之间的患者。骨肉瘤血管丰富,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在临床诊断的病例中.约80%发生了肺转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包括骨肉瘤都发现有高水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hal growth factor。VEGF)。Schoeffner等研究表明,VEGF主要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提高肿瘤血管化,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因此VEGF在骨肉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成为近年来骨肉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骨肉瘤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抑制肿瘤细胞 血行转移 VEGF 长骨干骺端 侵袭和转移
下载PDF
VEGF和CD_(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能高 陈小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9期1281-1282,共2页
目的:探索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计算MVD值,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VEGF阳... 目的:探索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计算MVD值,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8.2%(28/41),与肿瘤大小、Price分级、Dahlin,s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所有病例CD34表达均为阳性。VEGF阳性组MVD为(40.25±8.02)in,与阴性组MVD为(15.54±5.87)in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无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55.6%,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的5年存活率为7.1%,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5年存活率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MVD值、转移预后显著相关,检测VEGF的阳性表达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骨肉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VEGF MVD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隙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付能高 张志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隙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颈椎间隙化脓性感染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记录手...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间隙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颈椎间隙化脓性感染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患者术后1周发热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颈部疼痛程度、颈椎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WBC、ESR和CRP水平。结果手术时间69~110 min,平均手术时间(84.9±14.2)min;术中出血量45~9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67.8±13.5)mL。术后1周发热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 D级3例,Frankel E级4例。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颈椎功能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优7例(77.8%)、良2例(22.2%),优良率为100%。术前、术后血WBC、ESR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3个月血WBC、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内固定联合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颈椎间隙化脓性感染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病灶清除术 内固定术 颈椎间隙 化脓性感染
下载PDF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伟 蔚芃 +4 位作者 蒋成 张映波 付能高 蒋萍 李奎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7例,2个椎体16例,3个椎体8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分析术前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3年,平均16.5个月。脊柱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46.3°改善到术后平均14.3°(P<0.05)。术后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骨移植 清创术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胸椎结核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映波 谢海洋 +4 位作者 陈果 付能高 何江涛 蔚芃 蒋成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成人胸椎结核患者128例,合并有脊髓功能障碍9例,Franke1分级C级2例,D级7例。病变1个椎体22例,连续累及2个椎体84例,3个椎体18...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成人胸椎结核患者128例,合并有脊髓功能障碍9例,Franke1分级C级2例,D级7例。病变1个椎体22例,连续累及2个椎体84例,3个椎体18例,4个椎体3例,5个椎体1例,影像学提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死骨形成,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8°~53°。血沉及CRP升高,术前均正规抗结核治疗3~6周,根据病变部位、侵犯椎体数目及程度采用3种手术方式:A组经胸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2例;B组经胸椎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36例。C组经胸椎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式+经胸椎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40例。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定期复查,对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92min,390m L,B组分别为228min、440m L,C组分别为276min、550m L。A组胸椎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平均(23.6±7.8)°矫正为(13.4±3.2)°,矫正率为(43.2±10.6)%;B组Cobb角由术前平均(26.8±8.2)°矫正为(9.1±2.4)°,矫正率为(66.1±14.2)%;C组Cobb角由术前平均(27.2±7.6)°矫正为(8.9±2.7)°,矫正率为(67.3±15.4)%。合并有脊髓功能障碍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B组和C组各有1例术后切口窦道形成,A组有1例术后8个月随访时发现内固定断裂,但病椎植骨已融合。结论在胸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不同手术方式都能很好地完成对胸椎结核病灶的清除、脊髓减压、融合、固定以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作用,胸椎后路固定在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方面优于前路固定,但前路在病灶清除彻底程度方面优于后路,特别是超过2个椎体以上节段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外科治疗 术式选择
下载PDF
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映波 付能高 +2 位作者 张伟 蒋成 蔚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不稳治疗上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 目的:通过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进行随访。比较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融合与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不稳治疗上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腰椎不稳症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8~79岁,平均54.2岁。随机分A、B两组,两组术前、术后随访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椎体活动度、椎体矢状面移位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在术前、术后临床缓解率、椎体活动度、椎体矢状面移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在椎间隙高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EK组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79±1.48)mm到术后随访(11.18±0.78)mm,植骨组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84±1.54)mm到术后随访(9.90±0.88)mm,植骨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多。结论:两种方式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不稳,在临床症状缓解率、椎体矢状面移位、椎体活动度、椎体融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EK同自体骨作为腰椎不稳椎间融合植骨材料,PEEK术后很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但费用贵。自体骨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多,但无免疫排斥,费用便宜。无论我们选择采用自体骨或者PEEK,都尽可能提高植骨量,都要选择合适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打压植骨 椎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系统
下载PDF
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江涛 何姝 +1 位作者 付能高 杨鑫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单侧内固定的价值。方法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64例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单侧固定组30例...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单侧内固定的价值。方法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64例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单侧固定组30例,双侧固定组34例。采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38个月。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双侧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临床效果相似;单侧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 椎弓根钉 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江涛 田维科 付能高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全部实施VSD治疗,同时应用敏感抗生素,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全部实施VSD治疗,同时应用敏感抗生素,彻底清创并保留内置物。结果:14例患者经VSD治疗7~40 d,无不良反应,内固定得以保留,伤口均愈合。随访8~32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治疗中,VSD技术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脊柱 内固定 感染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映波 张伟 +3 位作者 付能高 谭东 蒋成 蔚芃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28例患者资料,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19例,Ⅲ...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28例患者资料,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19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9例,随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复位及固定满意。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X线片、CT显示寰枢椎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未松动及断裂。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89.3%。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具有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最大限度地保留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改善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系统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不稳
下载PDF
伴ModicI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江涛 何姝 +1 位作者 付能高 杨鑫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 I型改变对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l1月收治的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分为两组:A组伴终板Modic I型改变,B组无终板Modic改变,均行单节段开窗减...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 I型改变对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l1月收治的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分为两组:A组伴终板Modic I型改变,B组无终板Modic改变,均行单节段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终板Modic I型改变对患者术后下腰痛改善的影响。结果术前A、B两组的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完全消除。术后随访VAS及ODI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的改善与终板Modic I型改变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MODIC改变 下腰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