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肌损伤特点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高光仁 冯连荣 +5 位作者 付金国 郭润 牛和平 李凤鹏 张倩玉 张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究合并胸腔积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损伤特点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发病15 d内住院且行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心脏彩超检查的AMI患者。按照心脏彩超有无胸腔积液分为有胸腔积液组和无胸腔积液组。比较2组... 目的探究合并胸腔积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损伤特点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发病15 d内住院且行心脏磁共振成像及心脏彩超检查的AMI患者。按照心脏彩超有无胸腔积液分为有胸腔积液组和无胸腔积液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心脏磁共振心肌损伤指标及心脏彩超特征。通过门诊复诊、电话等方式随访,记录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因心力衰竭再入院及卒中的复合终点。Cox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11例中有胸腔积液31例(14.7%),无胸腔积液180例(85.3%)。与无胸腔积液组比较,有胸腔积液组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心脏磁共振成像示2组患者梗死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微循环阻塞及心肌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显示43例(20.4%)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0,P=0.075);其中6例(2.8%)发生全因死亡,有胸腔积液组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无胸腔积液组(9.7%vs.1.7%,P<0.05),2组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高龄及发生胸腔积液是随访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肌损伤更重,全因死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胸腔积液 预后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肌损伤
下载PDF
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付金国 高光仁 +8 位作者 牛和平 于恺 王磊 马占峰 郭润 李凤鹏 穆丽平 刘静 张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主动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闭塞部位临近左前降支起始处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4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 目的探讨主动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闭塞部位临近左前降支起始处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4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闭塞部位距左前降支开口部10 mm以内的患者,介入术中均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主动深插至左前降支的闭塞部位保护左主干及左回旋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情况、术中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4例均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保护左主干及左回旋支后顺利完成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手术成功率为100%。12例患者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深插后进行了血栓抽吸,8例患者经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或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14例患者术中均无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血栓漂移至左主干、左回旋支等部位,无急性周围脏器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中与住院期间未发生死亡或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情况。14例患者中,12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2例患者完成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心原性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本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急性闭塞部位距左前降支开口部10 mm以内富含血栓的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利用深插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可起到保护左主干、左回旋支,预防血栓移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前降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Guidezilla^(TM)延长导管
下载PDF
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与随访 被引量:3
3
作者 付金国 王梦洪 +6 位作者 郭治彬 郑泽琪 彭景添 章杨龙 吴友平 张智亮 魏云峰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142例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评价其近、中期临... 目的 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142例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评价其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处理病变血管162支,其中前降支病变79例,回旋支病变24例,右冠脉病变54例,第一钝缘支病变3例,第一对角支病变1例,中间支病变1例,血管平均狭窄程度(92.51±9.05)%,经股动脉途径110例,经桡动脉途径32例,植入支架179个,植入支架的总成功率97.2%,支架平均长度为2L38±5.08mm。支架的平均直径3.04±0.35mm,支架释放压力平均为12.55±1.74atm,平均住院天数21.88±11.92d。主要并发症:死亡3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急性冠脉搭桥1例,术中出现室速、室颤6例,均除颤成功。随访3月~2年,支架植入术后因心脏事件再次住院患者30例(占21.1%),支架内再狭窄8例。均为Medtronic AVE系列裸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率4.5%,其余患者临床疗效均佳,无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生活质量较好。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包括复杂病变在内的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绞痛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冠脉病变尤其是处理PTCA术中明显内膜撕裂和急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皮PDA封堵术对心脏内分泌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付金国 郭治彬 +1 位作者 王梦洪 陈树平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对血浆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PDA经导管封堵术的患者16例,年龄相当的健康人16名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与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二组术前及术后10min,2d,3月血浆... 目的:研究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对血浆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PDA经导管封堵术的患者16例,年龄相当的健康人16名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与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二组术前及术后10min,2d,3月血浆ANP和BNP的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峰值(Vp)等,并将PDA封堵术前后血浆ANP和BNP的变化与LVEDD和LVESD等指标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PDA患者术前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10min,2d患者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月血浆ANP和BNP水平均恢复到正常范围。PDA封堵前左房内径,LVEDD,LVESD,LVFS,LVEF,V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术后2d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3月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封堵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未见明显改变。PDA封堵术后血浆ANP和BNP水平的变化与LVEDD和LVEF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后PDA患者血浆ANP和BNP水平短期内均显著升高,术后3月恢复正常。短期内血浆ANP和BNP水平的变化与LVEDD和LVEF的变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心房钠尿肽 脑钠尿肽 封堵器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付金国 郭治彬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57-158,161,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氧化苦参碱 心律失常 药理学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对Tei指数及心脏内分泌的影响
6
作者 付金国 郭治彬 +1 位作者 王梦洪 陈树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对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心功能Tei指数的影响,并探讨Tei指数与ANP、BNP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术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 目的:研究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对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心功能Tei指数的影响,并探讨Tei指数与ANP、BNP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术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与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0min、2d、3个月的血浆ANP、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右心室Tei指数,并将PDA封堵术前后左心室Tei指数的变化与血浆ANP及BNP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①PDA患者术前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10min、2d患者血浆ANP、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血浆ANP和BNP水平均恢复到正常范围。②PDA患者术前左心室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2d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左心室Tei指数恢复到正常范围,PDA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室Tei指数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③PDA封堵术后Tei指数的变化与血浆ANP和BNP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①介入封堵治疗后PDA患者血浆ANP及BNP水平及Tei指数短期内均显著升高,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②介入封堵治疗后短期内Tei指数的变化与血浆ANP及BNP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血浆ANP、BNP水平和Tei指数均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变化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心钠肽 脑钠肽 TEI指数 封堵器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郭治彬 付金国 +2 位作者 赵勇 刘睦胜 李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普鲁帕酮组,每组各55例,用药前后分别记录48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一般状态、早...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普鲁帕酮组,每组各55例,用药前后分别记录48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一般状态、早搏次数,PR间期、RR间期及24h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P<0.01),普鲁帕酮组减少房性早搏的效果比氧化苦参碱组更明显(P<0.05),两组减少室性早搏的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对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普鲁帕酮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牛和平 张军 +4 位作者 袁琛 付金国 费玲 万艳芳 王长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35-33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合并有高血栓负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AMI恢复期并血栓负荷较重老年患者35例,随机分为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合并有高血栓负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AMI恢复期并血栓负荷较重老年患者35例,随机分为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18例)和常规PCI组(17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础资料、PCI相关资料及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3级获得率较高,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较低(P<0.05);血栓抽吸组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P<0.05);术后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恢复期患者行PCI的过程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安全、有效,能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患者的长期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抽吸导管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小檗胺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治彬 付金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5-768,共4页
小檗胺是从小檗科小檗属植物细叶小檗等中草药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血管降压、降低心功能和心率、抗血栓等心血管药理作用,其中小檗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最为深入,它可通过抑制钠、钾、... 小檗胺是从小檗科小檗属植物细叶小檗等中草药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血管降压、降低心功能和心率、抗血栓等心血管药理作用,其中小檗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最为深入,它可通过抑制钠、钾、钙等离子通道、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提高心肌舒张期兴奋阈值、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而起到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作为新型抗心律失常中草药、植物药等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小檗胺 心律失常 药理学 心血管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肌缺血 中草药植物 异喹啉生物碱 小檗属植物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费玲 张军 +3 位作者 王长厚 牛和平 付金国 马晓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另选除外冠心病的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术前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另选除外冠心病的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术前1h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应用血管内超声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及测量参数,比较3组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34.08±10.57)mU/L vs(11.38±8.56)mU/L,(9.50±6.24)mU/L,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管腔面积明显小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及重构指数明显大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偏心指数、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355,r=0.297,P<0.05),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67,P<0.01)。结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血管内超声的斑块易损性指标存在相关性,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一个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冠状血管造影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海伦 肖娜 +1 位作者 付金国 张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4期3853-3854,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合并组(合并心律失常)和对照组(未合并心律失常)各6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以阿托伐他汀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合并组(合并心律失常)和对照组(未合并心律失常)各6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2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合并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2组间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除降脂作用外,还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炎性因子
下载PDF
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显像特征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费玲 张军 +2 位作者 牛和平 付金国 马晓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7期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经过量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分为介入组(A组)58例和非介入组(B组)52例,用血管内超声(IVUS)定量检测两...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经过量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分为介入组(A组)58例和非介入组(B组)52例,用血管内超声(IVUS)定量检测两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显像指标;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C组)50例。用ELSLA法测定三组血清PAPP-A水平,比较血清PAPP-A水平与IVUS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P均<0.01),有统计学差异。IVUS显示A组病变血管的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斑块负荷和偏心指数均显著大于B组,P均<0.05;最小管腔面积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斑块多为不稳定性斑块,血清PAPP-A水平与斑块偏心指数、血管重构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最小管腔面积成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PAPP-A与IVUS测定的斑块易损指标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PAPP-A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诗玲 郑楠 +2 位作者 付金国 牛和平 张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6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强化组术前给...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6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强化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3 d,然后以20 mg/d口服维持。对比2组血流分级(TIMI)、心肌染色程度(TMBG)、心脏灌注恢复情况,记录2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强化组的TIMI分级、TMBG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肌灌注良好率及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造影剂肾病、心功能不全、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2 h,2组LDL-C、ALT、BUN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术后72 h的Ccr、SCr、hs-CRP、Cys 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术后72 h的Ccr显著低于术前及同期强化组(P均<0.05),SCr、hs-CRP、Cys C显著高于术前及同期强化组(P均<0.05)。结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血流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阿托伐他汀 血流分级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左、右心室Tei指数的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治彬 付金国 +1 位作者 刘睦胜 马延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Tei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Tei指数与心房、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后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Tei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Tei指数与心房、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施行PDA经导管封堵后的患者16例,并选择年龄相当的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右心室Tei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峰值(Vp)等指标,并将PDA封堵术前后患者的左心室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Vp等指标的变化作相关性分析。结果①PDA封堵成功率100%,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2天及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和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②PDA患者术前左心室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术后2天左心室Tei指数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左心室Tei指数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心室Tei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DA封堵前LAD、LVEDD、LVESD、LVFS、LVEF、V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术后2天均明显减小(P<0.05),术后3个月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DA封堵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未见明显改变(P>0.05);④PDA封堵术后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及Vp的变化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528、-0.504、-0.515,均P<0.05),Tei指数与相应的R-R间期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①介入封堵治疗后PDA患者Tei指数短期内均显著升高,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②短期内Tei指数的变化与LVEDD、LVEF、Vp的变化呈负相关,Tei指数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变化的可靠的指标;③介入封堵治疗PDA患者通过纠正心脏的异常通道,可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叶酸、维生素B_(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PWV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军 马晓丽 +5 位作者 李福坤 王钢 袁琛 付金国 朱一堂 元柏民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2期2066-2067,共2页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Hcy、一氧化氮(NO)、血压(BP)水平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30例):仅服用降压、他汀类及阿...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Hcy、一氧化氮(NO)、血压(BP)水平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30例):仅服用降压、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2)干预组(33例):除基础用药外加用叶酸(5mg/d)、维生素B_(12)(250μg/d)口服。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4周,测定患者空腹血清Bcy、NO水平,同时测量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PWV。结果:干预组患者Hcy水平与服药前相比降低(P=0.0000);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升高(P=0.0002);四周后对照组Hcy及NO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BP、DBP及PWV基线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SBP、DBP及PWV值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结论:口服叶酸、维生素B_(12)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的降压及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血压 一氧化氮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建平 付金国 +2 位作者 赵勇 蔡新根 郭治彬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组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缬沙坦降压治疗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其血胰岛素抵抗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组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缬沙坦降压治疗21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的诱发因素之一。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缬沙坦 胰岛素抵抗 左室肥厚
下载PDF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费玲 张军 +2 位作者 王长厚 付金国 马晓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3期377-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在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作用。方法:入选临床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50例。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组)56例和稳定斑块组(B组)44例,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在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作用。方法:入选临床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50例。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组)56例和稳定斑块组(B组)44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C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用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评价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稳定性,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结果:A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显著高于B组及C组(均P<0.05),IVUS显示A组病变血管的偏心指数、重构指数、斑块面积脂核大小(P均<0.05)、斑块负荷(P<0.01)均明显大于B组,纤维帽厚度(P<0.01)及管腔面积(P<0.05)明显小于B组,血清PAPP-A水平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86,P<0.01),与偏心指数(r=0.251,P<0.05)、重构指数(r=0.287,P<0.05)、脂核大小(r=0.310,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IVUS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稳定性的指标成显著性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血液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临界病变 血清PAPP-A 易损斑块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秀英 杜咏梅 付金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并记录各组的血压、腰围、血糖、胰岛素等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DP水平,血清ADP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AD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45±1.60)μg/mL vs(13.94±1.77)μ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ADP与收缩压(r=0.314,P=0.031)、腰围(r=0.498,P=0.002)、BMI(r=0.466,P=0.001)、HOMA—IR(r=0.340,P=0.021)、空腹胰岛素(r=0.301,P=0.039)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与ISI呈显著正相关性(r=0.331,P=0.020)。【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DP水平低于健康正常者,且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脂联素/血液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和平 张军 +4 位作者 袁琛 付金国 费玲 万艳芳 王长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介入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AMI恢复期血栓负荷较重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和不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常...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介入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AMI恢复期血栓负荷较重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和不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PCI相关情况及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组血栓积分(TS)、心肌呈色分级(MBG)3级获得率、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血栓抽吸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恢复期患者行PCI的过程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抽吸导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AMI再灌注患者NOS-NO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军 王皓 +6 位作者 马晓丽 万艳芳 付金国 牛和平 王长厚 陈树平 齐晓勇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9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患者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AMI且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其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再通患者,分为干预组(102例,AMI前已口服卡维地洛)及对照组(114...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患者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AMI且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其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再通患者,分为干预组(102例,AMI前已口服卡维地洛)及对照组(114例)。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后0、4、8、12、24、48、72h静脉血,检测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NO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所有观察指标基线水平比较P>0.05;干预组NO含量及NOS活性4、8、48、72h时间点高于对照组,而12、24h时间点低于对照组,除4h时间点外两组NO含量相比P<0.05,4、8、12、24、48、72h时间点NOS活性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干预组iNOS活性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8、12、24、48h时间点相比P<0.01;iNOS活性于再灌注后4h即开始升高24h达峰值, NO及NOS除24h时间点升高外其它时间点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卡维地洛可以减少AMI患者再灌注后NO的失活及iNOS的活化,使NOS-NO系统活性维持在有利于心肌理想再灌注水平,从而减少AMI再灌注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