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络病学痰瘀阻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14
1
作者 屈杰 付雪聪 李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562-2563,共2页
文章从络病学的相关理论和脏腑病机学说的角度,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认为"久病肺虚,痰瘀阻络,肺失肃降"是本病的络病学的病机关键,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指导原则,提出了"活血通络,化痰降气"的治... 文章从络病学的相关理论和脏腑病机学说的角度,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认为"久病肺虚,痰瘀阻络,肺失肃降"是本病的络病学的病机关键,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指导原则,提出了"活血通络,化痰降气"的治疗方法,同时简要介绍了自拟方"化瘀涤痰汤"治疗本病的经验和体会,以期对本病的治疗思路有所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 活血通络 化瘀涤痰汤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付雪聪 屈杰 +2 位作者 刘亚梅 李凯晴 谭万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214-216,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难治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该文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论治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亚梅 付雪聪 +1 位作者 李凯晴 谭万初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74-76,共3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日趋增多及并发症的日益复杂,中医在防治及延缓其并发症方面逐渐突显优势。近年来,中医重视从脾胃方面改善2型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从脾胃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日趋增多及并发症的日益复杂,中医在防治及延缓其并发症方面逐渐突显优势。近年来,中医重视从脾胃方面改善2型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从脾胃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病因病机 2型糖尿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谭万初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举隅 被引量:2
4
作者 付雪聪 谭万初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6期95-96,共2页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经过后世医家的反复探索应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谭万初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科疾病,兹将其应用补中益气汤的医案摘录如下。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慢性腹泻 高血压 尿道综合征 功能性子宫出血 谭万初教授
下载PDF
调理脾胃辨治五脏杂病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凯晴 刘亚梅 +3 位作者 付雪聪 李海斌 张艳晓 谭万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居中央属土以灌四旁,调理脾胃以通调五脏,用于胸痹、黄疸、咳嗽、黄疸、水肿等分布于不同五脏体系之病证,五脏安,血脉和,诸病消。脾与心密切相关,心属火,脾属土,心火可温养脾土;脾胃与肺脏关系...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居中央属土以灌四旁,调理脾胃以通调五脏,用于胸痹、黄疸、咳嗽、黄疸、水肿等分布于不同五脏体系之病证,五脏安,血脉和,诸病消。脾与心密切相关,心属火,脾属土,心火可温养脾土;脾胃与肺脏关系密切,脾胃腐熟水谷,散精于肺,脾土生肺金,脾胃虚弱可导致肺虚;黄疸与湿邪有关,脾喜燥而恶湿,脾运化失常,可使湿邪内生,饮食所伤,脾胃瘀热内生,脾之本色外露,发为黄疸;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于肌肤而成水肿。脾胃虚弱,可致水液运化失常。辨证论治,固护调理脾胃,诸病得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脾胃 通调五脏 内科杂病 胸痹 黄疸 咳嗽 水肿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凯晴 付雪聪 +1 位作者 刘亚梅 谭万初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2期1198-1200,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变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常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表现。属于中医“痢疾”、“便血”、“泄泻”等范畴。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变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常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表现。属于中医“痢疾”、“便血”、“泄泻”等范畴。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既往的医学临床实践可知,单纯的应用中药、针刺、艾灸、穴位埋线或西药均达不到理想的远期效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医学临床实践 黏膜下层 大肠黏膜 反复发作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宏大叙事”与“切身利益”:政策接受度的多层次比较分析
7
作者 郭跃 邓仪正 付雪聪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85,M0004,共20页
政策接受度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理解公众政策接受度的认知规律,对于从理论上揭示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底层逻辑、从实践上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并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都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政策接受度的概念和影响因... 政策接受度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理解公众政策接受度的认知规律,对于从理论上揭示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底层逻辑、从实践上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并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都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政策接受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并着重探讨了政策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区分政策接受度的不同层次,也尚未解释不同层次政策接受度形成机制的差异。基于此,论文以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政策情境,对公众政策接受度的不同层次——基于“宏大叙事”的抽象接受度与基于“切身利益”的具象接受度加以区分,并对不同层次政策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与认知特点展开比较分析。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在社会信用体系政策场景中选择个人与社会两个层次的风险感知与收益感知作为自变量,通过OLS回归等分析方法,探究其对抽象与具象政策接受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社会信用体系政策的抽象接受度总体显著高于具象接受度;抽象接受度同时受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的风险感知与收益感知的影响,而具象接受度只受个人层面风险感知与收益感知的影响。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公众基于“宏大叙事”对政策的抽象认知受到理性与道德的共同作用,而涉及“切身利益”的具象接受度则仅受理性影响。作为微观个体,公众既是期盼社会诚信水平得以提升的“社会人”,也是担心隐私泄露的“经济人”。抽象接受度体现出微观个体同时衡量个体与社会的风险收益的“社会人”特征,而具象接受度则体现出微观个体受访者基于纯粹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的理性人。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政策议题中公众作为微观个体的复杂心理,并对政策实践者面向公众开展政策沟通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接受度 感知风险 感知收益 社会信用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