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
1
作者 仝文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32-2534,254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颈部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嗓音声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cN_(0)-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颈部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嗓音声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cN_(0)-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甲状旁腺素(PTH)、钙(Ca)水平、嗓音声学指标[平均基频(F0)、最高基频(Fhi)、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优于B组(P<0.05);术后3d、7d, A组PTH、Ca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7d, A组F0、Fhi水平高于B组,Jitter、Shimmer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改善PTH和Ca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且对嗓音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叶切除术 颈淋巴结
下载PDF
腹腔镜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卫平 仝文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8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用腹腔镜治疗成功完成33例。结果手术时间1~3h,未见明显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4d出院。结论手术难度较大,病例数量不多,Ⅱ期胆囊病理改变的影响使胆囊切除变...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用腹腔镜治疗成功完成33例。结果手术时间1~3h,未见明显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4d出院。结论手术难度较大,病例数量不多,Ⅱ期胆囊病理改变的影响使胆囊切除变得复杂效果;目前处于探索开展阶段,适应证范围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LC) Ⅱ期胆囊切除 适应证
下载PDF
二期胆囊切除术36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石卫平 仝文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52-52,共1页
目的探讨二期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利用传统手术进行二期胆囊切除36例。结果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3 h,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二期胆囊病理改变的影响使胆囊切除变得复杂化。
关键词 二期 胆囊 切除术
下载PDF
对比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与直肠前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仝文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7期22-22,共1页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与直肠前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托出式手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与直肠前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托出式手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直肠前切除术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手术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病理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次数优于参照组数据(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4%)显著低于参照组(25.8%),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 <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可获取显著的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前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