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过氧化物酶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仝麟龙 张俊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096-4103,共8页
背景 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因诊断延误而导致预后不佳,术后5年生存率为20%~40%。过氧化物酶3(PRDX3)是线粒体中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PRDX3... 背景 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因诊断延误而导致预后不佳,术后5年生存率为20%~40%。过氧化物酶3(PRDX3)是线粒体中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PRDX3对PHC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血清PRDX3在PHC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PHC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PHC患者86例纳入PHC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检查并确诊为肝硬化(LC)患者78例纳入LC组,再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和血清PRDX3水平;收集PHC患者的Child-Pugh分级、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肝内肿瘤数量、血管浸润比例;收集PHC患者的术后短期恢复情况,包括是否肝区疼痛、发热、发生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PHC患者的术后生存期,随访截至2018年6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DX3对PHC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PH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HC组患者ALT、AST、AFP、PRDX3均高于对照组和LC组,LC组患者ALT、AST、PRDX3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对照组为参照,血清PRDX3诊断LC和PH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0.886,灵敏度分别为52.56%、75.58%,特异度分别为84.85%、100.00%;以LC组为参照,血清PRDX3诊断PHC的AUC为0.780,灵敏度为67.44%,特异度为87.18%。以PRDX3为检验变量,以随访终止时PHC患者的生存状态为分类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RDX3预测PHC患者预后的AUC为0.649,最佳临界值为243 mg/L,Youden指数为0.254,灵敏度为63.83%,特异度为61.54%。根据该最佳临界值将PHC患者分为低PRDX3组(n=41)和高PRDX3组(n=45)。高PRDX3组患者TNM分期Ⅲ期+Ⅳ期所占比例、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大于低PRDX3组(P<0.05)。随访终止时,86例PHC患者术后生存期为9~6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PRDX3水平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和PRDX3水平是PH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PRDX3水平可作为PHC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且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和PRDX3水平是PH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过氧化物酶3 诊断 预后 生存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管结石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仝麟龙 张俊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中近5年(2013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与开腹术治疗胆管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中近5年(2013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与开腹术治疗胆管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病例对照研究,共1 521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766例,开腹组7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在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开腹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钬激光 残石率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仝麟龙 仝现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ASMAE)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要点,避免误诊,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方法对2004-01~2011-01该院收治的46例A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1 h^10 d,46...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ASMAE)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要点,避免误诊,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方法对2004-01~2011-01该院收治的46例A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1 h^10 d,46例均经上腹CT及腹部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ASMAE。手术切除肠管28例,经皮介入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10例,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血管再成型8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短肠综合征8例,随访3年死亡,其余33例随访3年,恢复良好。结论如出现突发剧烈腹痛和不典型的腹部体征,应警惕是ASMAE,尽早行腹部CTA检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降低致残及致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血栓性肺栓塞101例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仝麟龙 陈涛 仝现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血栓性肺栓塞的急救流程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9~2013-09该院救治的急性血栓性肺栓塞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中死亡21例,植物状态4例,痊愈76例。结论急性血栓性肺栓塞致残、致死率较高,对高危人群需... 目的:探讨急性血栓性肺栓塞的急救流程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9~2013-09该院救治的急性血栓性肺栓塞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中死亡21例,植物状态4例,痊愈76例。结论急性血栓性肺栓塞致残、致死率较高,对高危人群需要高度警惕,重在栓塞前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性肺栓塞 防治
下载PDF
术前血清miR-483-5p水平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仝麟龙 刘占兵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miR-483-5p水平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1例ICC患者为ICC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miR-483-5p水平,采用受试...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miR-483-5p水平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1例ICC患者为ICC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miR-483-5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483-5p对ICC的诊断效能。根据miR-483-5p中位值将ICC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对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ICC组患者血清miR-483-5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R-483-5p诊断ICC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敏感性55.00%,特异性86.8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组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iR-483-5p水平与ICC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但不是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miR-483-5p水平对IC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高miR-483-5p水平ICC患者的术后生存期相对较短,可作为ICC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辅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83-5p 肝内胆管细胞癌 诊断 预后 生存期
下载PDF
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仝麟龙 仝现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12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及肌内移植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85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 185... 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及肌内移植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85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 185例经闭塞段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干细胞腔内和肌内移植,术后随访3、6、12、18、24个月,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明显,临床症状缓解。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闭塞段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辅以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和肌内移植可获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内膜剥脱 干细胞
下载PDF
切缘大小对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仝麟龙 刘占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切缘大小对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5例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ICC患者根据切缘大小分为宽切缘组(n=36)和窄切缘组(n=29)。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切缘大小对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5例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ICC患者根据切缘大小分为宽切缘组(n=36)和窄切缘组(n=29)。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及邻近器官侵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宽切缘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窄切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微血管侵犯、邻近器官侵犯、淋巴结转移及切缘大小是影响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IC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宽切缘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ICC患者的预后优于窄切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切缘大小 预后 生存期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定位在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奇 张梦瑶 +3 位作者 仝麟龙 张开明 邢利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对20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采用ICG荧光定位,将25...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对20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采用ICG荧光定位,将25 mg ICG溶解于10 ml灭菌注射用水,术中腔镜下发现疑似甲状旁腺后取2.5 ml于外周静脉快速推注,观察甲状旁腺显影特点,切除全部甲状旁腺,监测围手术期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完全切除腺体。结果20例术中切除荧光显影定位疑似甲状旁腺腺体88枚,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组织共79枚(16例有4枚甲状旁腺,3例3枚,1例6枚),另外9枚为甲状腺组织。8枚肉眼未发现而使用荧光显影发现且经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体。甲状旁腺从40 s开始显影,荧光显影高峰为70~100 s,持续至180 s开始消退;甲状腺从25 s开始显影,迅速达到高峰,持续至20 min后开始消退。切除甲状旁腺后20 min及术后2周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声音嘶哑2例,3个月恢复。术后均有低钙血症,积极静脉补钙、口服补钙及骨化醇后恢复。均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时,应用ICG荧光定位有助于提高甲状旁腺检出率,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定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
下载PDF
围手术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普 邱新光 +2 位作者 仝现州 仝麟龙 朱盛兴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94-79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组在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照组行一般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压力、腹水消失及肝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手术后再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2组术后门静脉压及腹水容积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6、12个月肝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3年,治疗组无再出血和死亡病例发生;对照组再出血21例(50.0%),因肝功能衰竭死亡6例(14.29%)。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同时,在围手术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腹水容积,改善肝功能,预防再出血,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肝动脉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值
下载PDF
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仝现州 仝麟龙 陈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0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CL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11-12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术前踝/肱指数(ABI)0—4.9(平均3.5...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CL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11-12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术前踝/肱指数(ABI)0—4.9(平均3.5)。手术采用高位深组30例,低位深组32例,浅组29例(其中双向血流组22例,直接转流组7例)。结果手术成功率达100%。随访6—60个月,77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静息痛存在,间歇性跛行消失或无痛行走距离大于500m。深组4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移植物闭塞,行截肢术。随访期问,10例患者彩超检查出现移植物闭塞,但元临床症状。总救肢率为95.6%(87/91);有效率为84.6%(77/91);移植物长期通畅率为84.6%(77/91)。结论静脉动脉化是应用于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远端无良好流出道而无法进行常规动脉旁路重建,肢体濒临坏死患者的手术方法,是一种非常规的救肢术式,如适应证选择恰当,手术操作规范,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严重缺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症 静脉动脉化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敏 仝现州 仝麟龙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经验。方法对196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均为单侧。术中应用颈动脉转流管47例,阻断血流149例。术前均经颈动脉造影检查,选择颈内动脉狭窄〉70%者133例,〉95%者63例。71例患者...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经验。方法对196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均为单侧。术中应用颈动脉转流管47例,阻断血流149例。术前均经颈动脉造影检查,选择颈内动脉狭窄〉70%者133例,〉95%者63例。71例患者并存冠状动脉病变,17例同台行冠状动脉搭桥。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满意191例,术后1周内出现脑出血3例,经开颅止血引流,痊愈1例,死亡2例。出现颈部切口内血肿12例,再手术清创止血获愈。随访6~60个月,获得随访166例,失访28例,死于其他疾病或灾祸38例,元脑缺血症状再发作128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一种有效、安全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转流管
下载PDF
42例缺血性肠病临床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培亮 仝麟龙 李红普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4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10例有高血压病史,16例有冠心病史。CT确诊8例,B超确诊6例,DSA确诊15例。该病临床缺乏...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4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10例有高血压病史,16例有冠心病史。CT确诊8例,B超确诊6例,DSA确诊15例。该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结论缺血性肠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对于具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应高度考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肠系膜血管闭塞 手术
下载PDF
脾切除断流术后胃瘘9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培亮 仝麟龙 李红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7-37,共1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断流术后致胃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84年至2006年以来我院行脾切除断流术684例中发生胃瘘9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组9例病人,手术治疗6例,治愈5例,治愈率83.3%;非手术治疗3例,治愈1例,治愈率33.3%... 目的探讨脾切除断流术后致胃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84年至2006年以来我院行脾切除断流术684例中发生胃瘘9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组9例病人,手术治疗6例,治愈5例,治愈率83.3%;非手术治疗3例,治愈1例,治愈率33.3%。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发生胃瘘,早期可以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加重时应果断进行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断流术 胃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腘静脉嵌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培亮 仝麟龙 +1 位作者 仝现州 李新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腘静脉嵌压综合征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腘静脉圈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86例患者100条肢体,分别行患肢腘窝内后侧和后“S”型切口,对受压腘静脉进行松解,局部应用医用几丁糖2ml防... 目的探讨腘静脉嵌压综合征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腘静脉圈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86例患者100条肢体,分别行患肢腘窝内后侧和后“S”型切口,对受压腘静脉进行松解,局部应用医用几丁糖2ml防止再粘连受压。随访结果证实,86例效果良好。结论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患者,经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发现腘静脉狭窄者可以诊断该病。行腘静脉圈压松解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圈压 诊断治疗
下载PDF
43例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培亮 仝麟龙 李新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6期56-56,58,共2页
目的总结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提高肝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创伤性肝破裂,分别采用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清创止血后大网膜填塞、规则性肝切除、纤维蛋白粘胶粘合等方法。结果43例肝破裂治愈40例,治愈率93%,死亡3例,死亡率7%... 目的总结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提高肝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创伤性肝破裂,分别采用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清创止血后大网膜填塞、规则性肝切除、纤维蛋白粘胶粘合等方法。结果43例肝破裂治愈40例,治愈率93%,死亡3例,死亡率7%。结论创伤性肝破裂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早期诊断及治疗较困难,在处理肝破裂的同时,重视合并伤的及时处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破裂手术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16
作者 王华 仝麟龙 仝现州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S1期53-54,共2页
目的 总结我们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经验。方法 本组共 3 6例 ,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 ,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年龄 40~ 82岁 ,平均 61岁。单一侧颈动脉狭窄者 2 6例 ,双侧狭窄者 10例。全部在转流管保护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 目的 总结我们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经验。方法 本组共 3 6例 ,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 ,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年龄 40~ 82岁 ,平均 61岁。单一侧颈动脉狭窄者 2 6例 ,双侧狭窄者 10例。全部在转流管保护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结果 全部病例中均未发生脑缺血并发症 ,仅 2例行内膜剥脱术后局部再次狭窄 3 0 %左右。结论 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脱术为一种防治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在颈动脉转流管保护下手术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术 转流管
下载PDF
内膜剥脱干细胞移植对下肢动脉闭塞症56例分析
17
作者 李培亮 黄俊峰 +1 位作者 仝麟龙 仝现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813-1814,共2页
关键词 下肢/血液供给 动脉硬化 闭塞性/外科学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转流管的应用体会
18
作者 王华 仝麟龙 仝现州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9期581-581,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转流管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陈涛 仝麟龙 仝现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美外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100例。结果全组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7 d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快捷、无痛...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美外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100例。结果全组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7 d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快捷、无痛、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疝 无张力修补术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预防
20
作者 仝现州 侯国欣 +2 位作者 仝麟龙 刘磊 韩文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预防的临床经验,探讨再狭窄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接受腔内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和其他干预措施分析对照。术后对病变部位行64排CT血管成...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预防的临床经验,探讨再狭窄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接受腔内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和其他干预措施分析对照。术后对病变部位行64排CT血管成像(D0),而后在术后1、3、6、18个月分别对病变部位行64排CT血管成像(D1、D2、D3、D4),对比管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87例经腔内治疗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围手术期经不同的干预措施,以管径不小于术后90%为通畅。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者通畅率分别为1个月100%,3个月100%,6个月96%,18个月通畅率92%;接受其他干预措施者通畅率分别为1个月100%,3个月81%,6个月75%、18个月56%。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围手术期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术后通畅率明显不同,围手术期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于维持术后通畅率有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腔内治疗 骨髓 干细胞 下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