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乡村旅游地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桂林鲁家村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其文 陈泽宇 +3 位作者 魏义汝 吴慧芳 代嫣红 徐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具备城郊和景郊特征的复合型乡村旅游地——桂林鲁家村为例,探讨客源地和景区吸引力对乡村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客源地不仅影响复合型乡村旅游地的整体满意度,对基础设施设备和娱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具备城郊和景郊特征的复合型乡村旅游地——桂林鲁家村为例,探讨客源地和景区吸引力对乡村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客源地不仅影响复合型乡村旅游地的整体满意度,对基础设施设备和娱乐活动项目满意度也产生显著影响;景区吸引力对复合型乡村旅游地的整体满意度无明显作用,但对卫生状况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性别、年龄、婚姻、收入、职业等个体属性特征对复合型乡村旅游地的总满意度与分项满意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政府和经营者应在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计中充分考虑客源市场的异质性特征,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旅游体验策略,可提升复合型乡村旅游地的满意度;充分发挥复合型乡村旅游地功能,可提升景区吸引力;经营者还应充分考虑游客个体特征,满足游客差异化旅游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影响因素 复合型乡村旅游地 桂林鲁家村
下载PDF
民宿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戴其文 代嫣红 +3 位作者 陈泽宇 姚莉 韦柳君 徐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民宿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忠诚度”的理论模型,选取阳朔的民宿旅游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验证民宿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满意度和个人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民宿...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民宿旅游者“感知价值—满意度—忠诚度”的理论模型,选取阳朔的民宿旅游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验证民宿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满意度和个人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民宿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基本得到证实。民宿旅游者的感知价值可直接提升忠诚度,也可通过低满意度间接削弱忠诚度。总体上,民宿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提升了忠诚度。(2)因为民宿旅游者的实际体验未达到预期,其感知价值抑制了满意度,而民宿旅游者较低的满意度并不显著影响忠诚度。(3)民宿旅游者的个人因素不影响忠诚度,也不能通过感知价值和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也未能通过感知价值影响满意度。最后,从民宿经营者、政府和管理机构3个层面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感知价值 满意度 忠诚度 乡村旅游
下载PDF
抖音短视频对用户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伟 戴其文 +2 位作者 代嫣红 陈泽宇 岳晓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70,共9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抖音用户旅游决策形成的理论模型,选取桂林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抖音特质和个体感知对用户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抖音短视频通过抖音特质和个体感知对用户的旅游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抖音用户旅游决策形成的理论模型,选取桂林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抖音特质和个体感知对用户旅游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抖音短视频通过抖音特质和个体感知对用户的旅游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抖音特质对用户的旅游决策准备产生抑制作用,而对用户的旅游决策产生和旅游决策感知产生促进作用。个体感知对用户旅游决策准备和旅游决策产生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性别、职业等个人基本特征及景点吸引力也是影响用户旅游决策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决策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短视频 旅游决策 计划行为
下载PDF
环境正义研究前沿及其启示 被引量:16
4
作者 戴其文 李毅 +3 位作者 代嫣红 熊淑雯 何菊 徐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38-2954,共17页
环境正义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同学科和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国内环境正义研究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环境正义所涉学科、内容和方法后发现:环境正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交叉趋势,但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理... 环境正义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同学科和领域研究的焦点。通过对国内环境正义研究文献的梳理,比较分析环境正义所涉学科、内容和方法后发现:环境正义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和学科交叉趋势,但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理论创新;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正义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总结中国环境正义研究案例和解决模式;环境正义概念多而不统一,混杂而不明确,需进一步厘清和辨明;考虑多维内涵、多重维度和多维原则,建构和完善环境正义概念体系;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尺度区域和多类型群体两个层面,环境强势群体(区域)与弱势群体(区域)的环境权责不对等是焦点;城乡环境正义问题广受关注,需加强经济弱势地区和环境弱势地区环境正义研究;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考量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社会文化和地方情境中探讨环境正义及其解决之道是重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分区域分群体逐步消除环境不正义;环境正义评价标准欠缺,不同学科数据和方法交叉融合不足。未来环境正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建构一个问题导向的、跨学科交叉的环境正义理论框架;精确表征和测度环境(不)正义;模拟多尺度、多主体的环境正义演变过程;基于地方性加强环境正义的典型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 生态正义 社会正义 尺度 公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