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9年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变化特征
1
作者 谢桐川 赵胡笳 +6 位作者 王鹏 代家庚 孙敬敏 侯续丽 吕明佳 马文博 刘宁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5期44-52,共9页
利用2009—2019年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东北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影响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气象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龙凤山大气本底站... 利用2009—2019年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东北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影响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的气象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龙凤山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在夏季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秋季,春季次之,冬季变化幅度最小,每日峰值出现在08:00之前,16:00左右出现最低值。CO_(2)浓度月变化表现为最大值出现在1月,平均值约为416.1×10^(-6),最小值出现在7月,平均值为391.1×10^(-6)。CO_(2)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CO_(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平均值为415.4×10^(-6),夏季出现最低值,其平均值为395.8×10^(-6)。研究期内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平均浓度呈现增长趋势,增长率为2.45×10^(-6)/a。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春季最大频率风向出现在SSW方向(21.0%),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出现在SSW和S方向(23.1%和22.7%),秋季最大频率风向出现在SSW方向(23.4%),冬季风向频率最大值出现在SW方向(31.6%),不同季节CO_(2)浓度高值均出现在北风主导条件下。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CO_(2)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0.54),相对湿度与CO_(2)浓度在春季和秋季呈显著负相关(-0.44和-0.55),CO_(2)浓度与风速相关性较小,可能与较高浓度CO_(2)源输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CO_(2) 气象要素 区域大气本底站
下载PDF
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碳(CO_2)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代家庚 代鑫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9期113-114,共2页
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大气观测站点,是东北地区温室气体观测最为准确监控站点。龙凤山站在检测CO_2浓度时采用光腔衰荡技术,能有效对不同时段的CO_2浓度进行检测,且具有极高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对龙凤山站CO_2浓度变化... 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大气观测站点,是东北地区温室气体观测最为准确监控站点。龙凤山站在检测CO_2浓度时采用光腔衰荡技术,能有效对不同时段的CO_2浓度进行检测,且具有极高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对龙凤山站CO_2浓度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影响CO_2浓度变化的原因,对CO_2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山站 污染 CO2浓度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浅谈“一带一路”建设与气象的关系
3
作者 代家庚 王丽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8期121-121,共1页
"一带一路"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至10月由习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至10月由习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建设 气象 关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鹏 赵胡笳 +5 位作者 马雁军 孙敬敏 谢桐川 代家庚 侯续丽 吕明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5期42-48,共7页
利用2010—2020年黑龙江省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观测资料,分析并探讨了背景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波长指数、单次散射反照率、粒子体积谱分布以及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龙凤山区域气溶胶光学厚... 利用2010—2020年黑龙江省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观测资料,分析并探讨了背景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波长指数、单次散射反照率、粒子体积谱分布以及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龙凤山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平均值为0.67;最小值出现在12月、1月和2月,平均值分别为0.17、0.02和0.18;气溶胶光学厚度在17时达到最高值为0.39。气溶胶波长指数在4—5月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20和1.21;12月最高,平均值为1.74;波长指数在12时达到峰值,为1.44。单次散射反照率最低值分别出现在4月、8月和10月,平均值分别为0.84、0.82和0.84;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在12时出现峰值,为0.95。龙凤山区域春季气溶胶粗粒子体积分数最高值出现在5月,为0.04μm^(3)·μm^(-2),有效半径为3.85μm;夏季气溶胶细粒子体积分数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0.06μm^(3)·μm^(-2),有效半径为0.19μm;秋冬季龙凤山背景地区气溶胶细粒子和粗粒子体积分数均进一步减小。龙凤山区域地面和大气层顶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分别为-94.44 W·m^(-2)和-22.33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特性 辐射强迫 体积谱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