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斑副沙鳅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通 王均 +7 位作者 汪开毓 贺扬 樊威 谢碧文 王永明 朱婷 代小惠 张敏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为了对引起养殖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幼鳅死亡的分离菌株(XQS1)进行鉴定,本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分析、16S rR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致病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形态... 为了对引起养殖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幼鳅死亡的分离菌株(XQS1)进行鉴定,本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分析、16S rR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致病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相似,通过对其16S rR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株与GenBank中维氏气单胞菌相关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均在98%以上,而且在系统进化树中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综合以上结果确定该致病菌为维氏气单胞菌。溶血性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株XQS1能够使兔血平板呈β溶血,并携带了act、alt、aer、hlyA毒力基因,进一步证实了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而对其它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维氏气单胞菌对人工养殖花斑副沙鳅的危害,并为临床上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药物参考,对花斑副沙鳅产业化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副沙鳅 维氏气单胞菌 16S rRNA GYRB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 陈娇 +5 位作者 朱琦 郭楠 刘丹 伍婷 代小惠 罗红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37-2539,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筛查出可疑胎儿小下颌畸形的孕妇共44例,总结胎儿合并的其他结构畸形,同时追踪胎儿的染色体...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小下颌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筛查出可疑胎儿小下颌畸形的孕妇共44例,总结胎儿合并的其他结构畸形,同时追踪胎儿的染色体分型及妊娠结局。结果44例胎儿可疑小下颌畸形的孕妇中,年龄19~42岁,平均(28.9±6.1)岁,孕周12~37周,平均(26.6±4.6)周。其中羊水过多25例,仅7例为单纯性小下颌畸形,37例均合并其他系统的异常,包括皮肤骨骼肌系统畸形、颜面部畸形、颅脑结构异常、消化道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及心内结构异常,其他胎儿部分出现单脐动脉、脐带扭转,脐血流频谱异常等。随访其妊娠结局,失访7例,余活产组仅5例,均为单纯性小下颌畸形或仅合并羊水过多,不良妊娠结局组32例。共29例行染色体检查,7例为18-三体,5例为13-三体,1例为21-三体,3例为其他染色体异常,13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产前超声检查作为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筛查出胎儿小下颌畸形。在小下颌畸形的胎儿中,往往合并其他系统的畸形,需建议孕妇行染色体检查,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同时正确认识小下颌畸形,可减少过度引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下颌 胎儿畸形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果菜间作技术
3
作者 代小惠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间作技术 果菜 复合种植模式 充分利用 农民收入 庭院经济 行间 果树
下载PDF
心血管整体评分在胎儿心律失常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文 朱琦 +5 位作者 陈娇 郭楠 刘丹 伍婷 代小惠 罗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2-14,31,共4页
目的 :产前超声检查研究胎儿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率,并探讨心血管整体评分(Cardiovascular profile scores,CVPS)在胎儿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因胎儿心律失常而行针对胎... 目的 :产前超声检查研究胎儿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率,并探讨心血管整体评分(Cardiovascular profile scores,CVPS)在胎儿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因胎儿心律失常而行针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孕妇共295例。按CVPS分值进行分层,总结心律失常类型、是否合并心内畸形及类型、是否合并心外异常及预后等。结果:295例孕妇平均年龄27.4±5.6岁,平均胎龄30.6±4.9周,其中CVPS小于4分的胎儿0例,而CVPS分值为4~10分胎儿分别有1例、9例、15例、21例、34例、48例、167例。其中房性心律失常共190例(64.4%),室性心律失常共28例(9.5%),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9.5%),房室传导阻滞39例(13.2%),窦性心动过缓共15例(5.1%)。共有51(17.3%)例合并有心内结构畸形,共有14例(4.7%)合并有心外畸形。不良妊娠结局组共54例(18.3%),活产组共210例(71.2%),其中失访31例(1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活产组与不良妊娠结局组的Cut-off值为8.5(P<0.05),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59.3%。结论:在心律失常胎儿中,房性心律失常占绝大部分,与室性心律失常相似,二者CVPS分值均较高,预后较好;在CVPS分值明显降低的心律失常胎儿中,复杂心内、外畸形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所以胎儿CVPS对胎儿心律失常妊娠结局的预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胎儿疾病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表达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窦青瑜 周斌 +4 位作者 彭瑛 张奎 代小惠 宋雅平 饶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中的表达及其与DC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3年期间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131例中国汉族DCM患者...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中的表达及其与DC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3年期间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131例中国汉族DCM患者外周血,随机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中国汉族健康人137例作为对照组。利用ELISA和Real time-PCR检测DCM组及对照组各样本NAMPT血浆蛋白及细胞内NAMPT mRNA表达水平。同时构建细胞内NAMPT过表达及空质粒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通过WST-1、细胞周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AMPT对H9C2细胞增殖、H2O2诱导氧化应激前后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DCM组血浆细胞外NAMPT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衰程度及左室大小之间患者血浆NAMPT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M组细胞内NAMPT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中,转染NAMPT过表达质粒后H9C2细胞增殖能力较空质粒组显著增强,S期比例增加。直接转染或转染后用H2O2诱导氧化应激前后,NAMPT过表达组H9C2存活细胞比例高于空质粒组,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比例降低。结论细胞外NAMPT血浆蛋白水平的高表达与外周血细胞内NAMPT mRNA水平的低表达是DCM的生物学特征之一。细胞内NAMPT降低可能是DCM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PT DCM H9C2 凋亡 增殖
原文传递
抑瘤素M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代小惠 彭瑛 +5 位作者 周斌 李春梅 宋慧子 窦青瑜 谢晓川 饶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抑瘤素M受体(oncostatin M receptor, OSM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中国汉族人群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易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技术对351例DCM... 目的探讨抑瘤素M受体(oncostatin M receptor, OSM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中国汉族人群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易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技术对351例DCM患者和418名正常对照者OSMR基因的rs2292016及rs2278329两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对其中200例患者随访了(49.85±22.52)个月,分析OSMR基因多态性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rs2292016位点的GT基因型增加了DCM的发病风险(OR=1.45, 95%CI : 1.09~1.92, P=0.01),rs2278329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未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中,rs2292016位点的GG基因型为DCM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1.69, 95%CI : 1.11~2.63, P=0.017)。结论OSMR基因rs2292016位点多态性与DC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抑瘤素M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与超声心动图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伍婷 陈娇 +2 位作者 刘丹 代小惠 罗红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UCG)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28例I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儿童IE的临床及UCG特点。本研究遵循的...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UCG)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28例I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儿童IE的临床及UCG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临床特点:28例IE患儿中,85.7%(24/28)存在发热症状;血培养阳性率为64.3%(18/28),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血培养阳性结果的33.3%(6/18)。②UCG特点:71.4%(20/28)IE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25例(89.3%,25/28)IE患儿存在心内赘生物,其中2例为多部位受累,其余23例均为单一部位受累。心内赘生物以二尖瓣受累最常见,占检出心内赘生物患儿的40.0%(10/25),二尖瓣前叶及后叶受累各占20.0%(5/25);其次为肺动脉壁近动脉导管开口处及主动脉瓣受累各占16.0%(4/25)。心脏以左房左室增大所占比例最高,为35.7%(10/28)。85.7%(24/28)IE患儿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此外,还可出现瓣膜穿孔、反流等。结论儿童IE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并且多变,增加了该病的诊断难度。增强对本病的认知,充分掌握其UCG特征,对快速、准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该病,达到改善IE患儿预后的目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细菌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培养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