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T改变与Q-T离散度
1
作者 代斌新 张秀华 王勇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6A期1456-1457,共2页
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最短Q-T间期的差值即: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通过QT离散度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如果心肌复极不均匀性增加,心肌细胞膜电位差增加,易形成多发性折返,导致心肌的传导和自律... 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最短Q-T间期的差值即: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通过QT离散度可反映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如果心肌复极不均匀性增加,心肌细胞膜电位差增加,易形成多发性折返,导致心肌的传导和自律性异常,促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的发生。因此QT离散度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在本文中也显示出在缺血性心脏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在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上测量、计算QT离散度最为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 QT离散度 ST段 T波
下载PDF
右室心肌梗死与心电图改变
2
作者 代斌新 张秀华 蒋舟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9B期1871-1872,共2页
多年来右室心肌梗死 (RVI)在临床报告中不多见 ,但近年来右室心肌梗死逐渐引起广泛重视 ,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早期做出明确的诊断 ,对于右室梗死的治疗和愈后十分重要。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常规检查方法 ,具有简便、迅速、无创、实... 多年来右室心肌梗死 (RVI)在临床报告中不多见 ,但近年来右室心肌梗死逐渐引起广泛重视 ,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早期做出明确的诊断 ,对于右室梗死的治疗和愈后十分重要。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常规检查方法 ,具有简便、迅速、无创、实用价值强等优点。由于右胸导联ST段上移幅度低 ,持续时间短 ,恢复较快 ,异常Q波假性出现率高 ,加之未加做右胸导联或就诊不及时而容易漏诊 ,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采用心电图V4R导联ST段上移≥ 0 .1mV诊断右室心肌梗死 ,经过统计发现 ,右室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在 7%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心肌梗死 心电图 ST段 QRS波群
下载PDF
非典型临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维成 王勇 代斌新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6期2888-288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心肌梗死发作者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结合心电图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延误诊断亦非罕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非典型心绞痛型达1/6-1/3,而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非典型心绞痛型的发病率可为30.2%,无症状型更是高达42%,而典型心绞痛型仅占20%。说明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患者中,非典型心绞痛型是一较明显的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 诊断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三例
4
作者 张秀华 侯燕云 代斌新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4期464-465,共2页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V1 ~ V3导联的 ST段抬高、T波倒置 ,伴有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特征 :患者可突然发生晕厥、室速、室颤或猝死 ,其特点是 :无明显诱因 ,常发生在 10 Pm~ 8Am之间 ,既夜间睡眠期间。尸检无明显...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V1 ~ V3导联的 ST段抬高、T波倒置 ,伴有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特征 :患者可突然发生晕厥、室速、室颤或猝死 ,其特点是 :无明显诱因 ,常发生在 10 Pm~ 8Am之间 ,既夜间睡眠期间。尸检无明显异常。应将 Brugada综合征现象作为恶性心律失常高危因素的标志 ,予以高度重视 ,密切跟踪观察 ,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Brugada综合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有着相似之处 ,需要与之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心电图 ST段 临床资料 染色体 遗传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