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7
1
作者
温日宇
刘建霞
+4 位作者
张珍华
郭耀东
代旭瑶
姜庆国
樊丽生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藜
白藜
红藜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离体再生体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建霞
代旭瑶
+3 位作者
冯时静
曹慧芬
薛乃雯
李凤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56-3363,共8页
为了优化藜麦离体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实现藜麦离体高效快速繁殖。本试验选取材料‘忻藜1号’茎段和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适于藜麦愈伤组织分化的激素(6-苄氨基嘌呤,萘乙酸)、光强组合。结果显示:不同外植体在MS+6-BA 1.5 ...
为了优化藜麦离体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实现藜麦离体高效快速繁殖。本试验选取材料‘忻藜1号’茎段和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适于藜麦愈伤组织分化的激素(6-苄氨基嘌呤,萘乙酸)、光强组合。结果显示:不同外植体在MS+6-BA 1.5 mg/L+NAA 0.4 mg/L培养基中出愈率最高,且茎段比子叶诱导率高,分别为77%和60%;在光强为4000 lx以上,MS+6-BA 1.5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可达96%。本试验的正交设计为藜麦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正交试验
外植体
离体再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7
1
作者
温日宇
刘建霞
张珍华
郭耀东
代旭瑶
姜庆国
樊丽生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221004-3
201603D221004-5)
+3 种基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创新项目(YCX2017D2101
YCX2018D2T04)
大同市重点研发项目(2018042)
大同大学大创项目(XDC2018233)
文摘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关键词
黑藜
白藜
红藜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Keywords
Black quinoa
White quinoa
Red quinoa
Drought stress
Seed germin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正交试验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离体再生体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建霞
代旭瑶
冯时静
曹慧芬
薛乃雯
李凤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56-3363,共8页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01D211437)
大同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146)
山西大同大学产学研专项(2021CXZ9)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优化藜麦离体再生体系的培养条件,实现藜麦离体高效快速繁殖。本试验选取材料‘忻藜1号’茎段和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适于藜麦愈伤组织分化的激素(6-苄氨基嘌呤,萘乙酸)、光强组合。结果显示:不同外植体在MS+6-BA 1.5 mg/L+NAA 0.4 mg/L培养基中出愈率最高,且茎段比子叶诱导率高,分别为77%和60%;在光强为4000 lx以上,MS+6-BA 1.5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可达96%。本试验的正交设计为藜麦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正交试验
外植体
离体再生
Keywords
Quinoa(Chenopodium quinoa)
Orthogonal design
Explant
Tissue culture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温日宇
刘建霞
张珍华
郭耀东
代旭瑶
姜庆国
樊丽生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27
原文传递
2
正交试验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离体再生体系
刘建霞
代旭瑶
冯时静
曹慧芬
薛乃雯
李凤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