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管内膜增生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
1
作者
代望德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2期69-71,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已成为研究血管内膜增生发生机理与防治方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血管内膜增生研究涉及的基因转移载体、转移方法以及目的基因的选择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重建术术式选择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玉琦
符伟国
+3 位作者
郭大乔
代望德
杨国华
陈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94-396,共3页
为探索主髂动脉闭塞重建手术方式选择的规律,作者对31例不同类型的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硬化内膜切除术、主-髂或主-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术和顺序动脉旁路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3.2%。五年通畅率为84...
为探索主髂动脉闭塞重建手术方式选择的规律,作者对31例不同类型的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硬化内膜切除术、主-髂或主-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术和顺序动脉旁路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3.2%。五年通畅率为84.2%;二期五年通畅率为96.5%。作者认为踝/肱指数对正确掌握动脉重建术指征有肯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动脉闭塞性疾病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和血管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代望德
《外科》
1997年第4期227-229,共3页
血管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IH)是影响动脉重建术后远期通畅率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由于管壁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层移行、分裂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这一病理过程的发生机理尚未明确,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IH的...
血管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IH)是影响动脉重建术后远期通畅率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由于管壁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层移行、分裂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这一病理过程的发生机理尚未明确,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IH的发生机理极其复杂,目前研究涉及多种细胞因子,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促进IH的细胞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factor,PDGF)是分子量约30kd的阳离子糖蛋白,由A链和B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血小板是PDGF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也观察到其他类型细胞产生的PDGF。内皮细胞在调节PDGF基因转录的因子控制下产生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血管内膜增生
动脉重建
原文传递
人大隐静脉培养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mRNA的变化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玉琦
代望德
符伟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研究人大隐静脉器官培养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内参照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研究大隐静脉器官培养 1 4d后ACEm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静脉内膜厚度为 (3 .5± 2 .0 ) μm ,ACEmRNA水...
目的 研究人大隐静脉器官培养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内参照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研究大隐静脉器官培养 1 4d后ACEm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静脉内膜厚度为 (3 .5± 2 .0 ) μm ,ACEmRNA水平为 0 .347± 0 .1 58;培养 1 4d后内膜厚度为 (47.0± 9.3) μm ,ACEmRNA水平 0 .777± 0 .1 4 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隐静脉
器官培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MRNA
原文传递
人大隐静脉器官培养内膜增生形态学研究
5
作者
王玉琦
代望德
+1 位作者
符伟国
姚秀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 观察人大隐静脉在器官培养条件下是否发生内膜增生。方法 取 30条人大隐静脉段进行器官培养 14d ,冰冻切片 ,苏木素 伊红 (HE)、弹性纤维染色以及抗α 肌动蛋白 (α 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与不培养的...
目的 观察人大隐静脉在器官培养条件下是否发生内膜增生。方法 取 30条人大隐静脉段进行器官培养 14d ,冰冻切片 ,苏木素 伊红 (HE)、弹性纤维染色以及抗α 肌动蛋白 (α 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与不培养的对照组进行组织形态学比较。结果 培养14d后内膜显著增厚 ,增厚内膜层中细胞为平滑肌细胞 ,增殖率为 45 %。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将出现内膜增生。内膜增生是由于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层的移行和增生 ,这与人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后病理改变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隐静脉
器官培养
内膜增生
形态学
原文传递
糖尿病人腹股沟下血管重建
6
作者
代望德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5-255,共1页
与正常人群比较,糖尿病人更易患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比非糖尿病人高7~20倍,病变进展也相对迅速.截肢常作为病变进展的最终结果.在美国,糖尿病足常是糖尿病人入院的原因.糖尿病人占非外伤性截肢的5...
与正常人群比较,糖尿病人更易患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比非糖尿病人高7~20倍,病变进展也相对迅速.截肢常作为病变进展的最终结果.在美国,糖尿病足常是糖尿病人入院的原因.糖尿病人占非外伤性截肢的50~70%,这意味着美国每年约有2~3万人因此截肢.1959年Goldenberg等报告糖尿病人下肢缺血性病变是因小动脉阻塞,但1964年Bason等的研究没有找到小动脉内皮增生的证据.1971年Barner等报告认为小动肪的血管反应性并未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人
腹股沟
下肢缺血性病变
血管重建手术
阻塞性病变
心血管疾病
血管反应性
病变进展
动脉阻塞
外伤性截肢
原文传递
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
9
7
作者
符伟国
王玉琦
+2 位作者
郭大乔
陈斌
代望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49-552,共4页
作者对1989年~1994年运用自制瓣膜切除器开展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8例共30条肢体的方法、疗效和治疗体会进行了总结。患者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0.57(平均0.41),均经动脉造影...
作者对1989年~1994年运用自制瓣膜切除器开展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8例共30条肢体的方法、疗效和治疗体会进行了总结。患者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0.57(平均0.41),均经动脉造影证实。术后移植物均可扪及搏动,有18条肢体恢复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17例同时行输入或输出道动脉重建术。溃疡清创术6例。3例于术后3天内出现移植物搏动消失,行第二次重建术。治疗结果,ABI平均值由术前的0.41上升至0.84,严重缺血肢体挽救率为100%。术后随访,经寿命表统计分析,1~5年的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2%、88%、86%、78%和71%。作者认为,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方法之一,同时行输入或输出道动脉重建术,对保证移植血管的通畅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
大隐静脉动脉
旁路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血管内膜增生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
1
作者
代望德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室
出处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2期69-71,共3页
文摘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已成为研究血管内膜增生发生机理与防治方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血管内膜增生研究涉及的基因转移载体、转移方法以及目的基因的选择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分子生物学
分类号
R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重建术术式选择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玉琦
符伟国
郭大乔
代望德
杨国华
陈斌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室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94-396,共3页
文摘
为探索主髂动脉闭塞重建手术方式选择的规律,作者对31例不同类型的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分别采用动脉硬化内膜切除术、主-髂或主-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途径动脉旁路术和顺序动脉旁路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3.2%。五年通畅率为84.2%;二期五年通畅率为96.5%。作者认为踝/肱指数对正确掌握动脉重建术指征有肯定意义。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动脉闭塞性疾病
外科手术
Keywords
ArterialocculusivediseasesVascularsurgery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细胞因子和血管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代望德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室
出处
《外科》
1997年第4期227-229,共3页
文摘
血管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IH)是影响动脉重建术后远期通畅率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由于管壁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层移行、分裂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这一病理过程的发生机理尚未明确,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IH的发生机理极其复杂,目前研究涉及多种细胞因子,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促进IH的细胞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factor,PDGF)是分子量约30kd的阳离子糖蛋白,由A链和B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血小板是PDGF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也观察到其他类型细胞产生的PDGF。内皮细胞在调节PDGF基因转录的因子控制下产生PDGF;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血管内膜增生
动脉重建
分类号
R654.30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364.31 [医药卫生—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大隐静脉培养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mRNA的变化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玉琦
代望德
符伟国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室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6 70 6 85)
文摘
目的 研究人大隐静脉器官培养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内参照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研究大隐静脉器官培养 1 4d后ACEm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静脉内膜厚度为 (3 .5± 2 .0 ) μm ,ACEmRNA水平为 0 .347± 0 .1 58;培养 1 4d后内膜厚度为 (47.0± 9.3) μm ,ACEmRNA水平 0 .777± 0 .1 4 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关键词
人大隐静脉
器官培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MRNA
Keywords
Human saphenous vein
\ Organ culture
\ Intimal proliferation
\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分类号
R65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大隐静脉器官培养内膜增生形态学研究
5
作者
王玉琦
代望德
符伟国
姚秀玲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研究室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670 685)
文摘
目的 观察人大隐静脉在器官培养条件下是否发生内膜增生。方法 取 30条人大隐静脉段进行器官培养 14d ,冰冻切片 ,苏木素 伊红 (HE)、弹性纤维染色以及抗α 肌动蛋白 (α 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与不培养的对照组进行组织形态学比较。结果 培养14d后内膜显著增厚 ,增厚内膜层中细胞为平滑肌细胞 ,增殖率为 45 %。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体大隐静脉将出现内膜增生。内膜增生是由于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层的移行和增生 ,这与人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后病理改变相同。
关键词
人大隐静脉
器官培养
内膜增生
形态学
Keywords
Human saphenous vein
\ Organ culture
\ Endometrical hyperplasia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糖尿病人腹股沟下血管重建
6
作者
代望德
出处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5-255,共1页
文摘
与正常人群比较,糖尿病人更易患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比非糖尿病人高7~20倍,病变进展也相对迅速.截肢常作为病变进展的最终结果.在美国,糖尿病足常是糖尿病人入院的原因.糖尿病人占非外伤性截肢的50~70%,这意味着美国每年约有2~3万人因此截肢.1959年Goldenberg等报告糖尿病人下肢缺血性病变是因小动脉阻塞,但1964年Bason等的研究没有找到小动脉内皮增生的证据.1971年Barner等报告认为小动肪的血管反应性并未受损.
关键词
糖尿病人
腹股沟
下肢缺血性病变
血管重建手术
阻塞性病变
心血管疾病
血管反应性
病变进展
动脉阻塞
外伤性截肢
分类号
R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
9
7
作者
符伟国
王玉琦
郭大乔
陈斌
代望德
机构
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49-552,共4页
文摘
作者对1989年~1994年运用自制瓣膜切除器开展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8例共30条肢体的方法、疗效和治疗体会进行了总结。患者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0.57(平均0.41),均经动脉造影证实。术后移植物均可扪及搏动,有18条肢体恢复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17例同时行输入或输出道动脉重建术。溃疡清创术6例。3例于术后3天内出现移植物搏动消失,行第二次重建术。治疗结果,ABI平均值由术前的0.41上升至0.84,严重缺血肢体挽救率为100%。术后随访,经寿命表统计分析,1~5年的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2%、88%、86%、78%和71%。作者认为,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方法之一,同时行输入或输出道动脉重建术,对保证移植血管的通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
大隐静脉动脉
旁路术
Keywords
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Bypass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管内膜增生分子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
代望德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8
0
原文传递
2
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重建术术式选择
王玉琦
符伟国
郭大乔
代望德
杨国华
陈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5
原文传递
3
细胞因子和血管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
代望德
《外科》
1997
0
原文传递
4
人大隐静脉培养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mRNA的变化
王玉琦
代望德
符伟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
原文传递
5
人大隐静脉器官培养内膜增生形态学研究
王玉琦
代望德
符伟国
姚秀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0
原文传递
6
糖尿病人腹股沟下血管重建
代望德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
0
原文传递
7
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符伟国
王玉琦
郭大乔
陈斌
代望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