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框架住宅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和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代本明 王修信 《江苏建筑》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对某框架结构住宅进行了基础隔震设计,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和非隔震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同时,对隔震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住宅楼的隔震设计效果明显,设防烈度可由8度降为7度;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对某框架结构住宅进行了基础隔震设计,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和非隔震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同时,对隔震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住宅楼的隔震设计效果明显,设防烈度可由8度降为7度;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时程分析 经济性
下载PDF
过渡层位置对SRC-RC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代本明 闫丽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41-344,381,共5页
SRC-RC竖向混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抗震性能,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均有所应用。目前国内对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位置尚无明确规定,关于过渡层位置对SRC-RC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 SRC-RC竖向混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抗震性能,在我国部分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均有所应用。目前国内对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位置尚无明确规定,关于过渡层位置对SRC-RC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文章以一幢40层的SRC框架-RC筒体竖向混合结构为例,通过对不同地震作用下过渡层位置的剪力与位移的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过渡层位置对SRC-RC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过渡层设在18层和24层时,过渡层处剪力变化幅度分别为272KN、272.2KN,层间位移差均为0 mm,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较好;罕遇地震作用下,过渡层设在6层和12层时,过渡层层间位移角差分别为-0.277×10-3和-0.925×10-3,过渡层处的层间位移角变化幅度较小,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RC筒体竖向混合结构 过渡层 剪力 位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剪力计算问题探讨
3
作者 闫丽娟 代本明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9期60-61,共2页
以某六层办公楼梁端剪力计算为例,分析了弯矩调幅前后所得的梁端剪力间的差别,并依据框架结构中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调幅原理及梁斜截面抗剪机理,统一了框架梁端剪力的求解方法,对教学工作及实际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框架梁 竖向荷载 弯矩调幅 剪力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发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闫丽娟 胡锦秀 +1 位作者 代本明 马亚楠 《防灾减灾学报》 2022年第2期9-15,共7页
梁柱节点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根据节点中是否配置预应力筋,可以分为非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和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综述了这两种节点的构造形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耗能特点。设置阻尼器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自复位耗... 梁柱节点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根据节点中是否配置预应力筋,可以分为非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和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综述了这两种节点的构造形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耗能特点。设置阻尼器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自复位耗能节点以其耗能能力强、减小残余变形的优点未来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最后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柱节点 非预应力装配节点 预应力装配节点 耗能特点
下载PDF
基于模糊TOPSIS法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不同预制率范围内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剑 代本明 郑娇君 《项目管理技术》 2018年第9期83-87,共5页
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率划分为低、中、高三个范围,选取与预制率大小息息相关的五类风险因素,将模糊数学理论和TOPSIS法结合,构建了模糊TOPSI... 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率划分为低、中、高三个范围,选取与预制率大小息息相关的五类风险因素,将模糊数学理论和TOPSIS法结合,构建了模糊TOPSIS法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不同预制率范围内的风险因素影响大小的综合评价模型。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用于某典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和成本风险分别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低、中、高预制率范围下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预制率 模糊TOPSIS法 风险排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