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对大鼠成骨细胞OPG/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怡 刘伟 +3 位作者 赵鸿雁 代楠楠 顾建红 刘宗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在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利用xCELLigence细胞实时分析系统观察细胞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蛋白表达,研究镉对成骨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暴露可使成... 在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利用xCELLigence细胞实时分析系统观察细胞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蛋白表达,研究镉对成骨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暴露可使成骨细胞指数降低,0.5μmol·L-1镉对细胞增殖和存活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随着镉染毒剂量的增加,RANKL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1.0μmol·L-1镉暴露组OPG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镉浓度增大则导致OPG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或P<0.05);OPG/RANKL比值升高(P<0.01)。证明镉暴露通过RANKL/RANK/OPG系统调控骨代谢,效应可能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成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预防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代楠楠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EBN)对预防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CU住院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EBN)对预防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CU住院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时间为(16.1±9.6)d,对照组患者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时间为(35.7±14.7)d,观察组患者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3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1.0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不仅能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还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循证护理干预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效果 研究
下载PDF
浅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案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代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2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案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案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以后,患者的相关情况与治疗之前相比存在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能够改善患者的相关病情,促使患者得到较好的预后和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胰岛素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
4
作者 代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1期158-159,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停药以后复发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采用拉米夫定停药以后复发的患者,...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停药以后复发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采用拉米夫定停药以后复发的患者,为所有患者再次进行抗病毒治疗,为患者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50例。观察组选择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依旧选择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且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以及16周的HBVDNA以及AL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相关检测内容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第8周和第16周,对相关检测内容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8周和16周的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绝大多数拉米夫定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停药以后患者会出现复发情况,但是一些患者依然选择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却非完全,而阿德福韦脂和拉米夫定之间不具有交叉耐药性,因此能够用于拉米夫定耐药或复发的继续抗病毒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复发治疗
下载PDF
美罗培南非敏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5
作者 代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7期121-122,共2页
目的对产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败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展开观察与评估。方法以我院15例术后感染发热患者为例,从其体内分离15株KPN菌株,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对KPN菌株展开药敏试验,采取改良Hodge法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 目的对产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败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展开观察与评估。方法以我院15例术后感染发热患者为例,从其体内分离15株KPN菌株,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对KPN菌株展开药敏试验,采取改良Hodge法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这15株多重耐药KPN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为耐药,对头孢吡肟这一四代头孢菌素未出现耐药的菌株;碳青霉烯酶与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试验均呈阳性。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对患者展开抗生素经验治疗;结果出来以后,有3例药敏结果表明经验治疗的药物敏感,因而采用此药继续进行治疗;有2例同时感染念珠菌;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后,其余10例患者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后,均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且治疗后,其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针对产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KPN败血症患者,主要是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来判定能否继续采用某类抗生素药物,而与是否产生了碳青霉烯酶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KPN)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低浓度玉米赤霉烯酮对TM3细胞增殖及γH2AX焦点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沁怡 潘顺叶 +6 位作者 卞晓娇 代楠楠 袁燕 顾建红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7-1172,共6页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的雄性生殖毒性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低质量浓度ZEA暴露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细胞增殖及核内γH2AX荧光焦点产生的影响。以TM3细胞为材料,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ZEA,设0,5,10,20μg/L ZEA染毒组,培养72h后,应...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的雄性生殖毒性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低质量浓度ZEA暴露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细胞增殖及核内γH2AX荧光焦点产生的影响。以TM3细胞为材料,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ZEA,设0,5,10,20μg/L ZEA染毒组,培养72h后,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TM3细胞增殖活力,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及其调控蛋白Cyclin D1、CDK4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M3细胞中γH2AX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染毒72h后,低质量浓度的ZEA对TM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检测细胞周期发现10μg/L ZEA染毒组G1/G0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S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20μg/L ZEA染毒组G1/G0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极显著下降(P<0.01),S期细胞分布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通过免疫荧光发现,5μg/L ZEA染毒组中部分细胞开始出现1至2个荧光焦点,与对照组相比,10μg/L ZEA染毒组和20μg/L ZEA染毒组出现γH2AX荧光焦点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荧光焦点数呈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发现,ZEA能够促进γH2AX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对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低质量浓度的ZEA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诱发TM3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TM3细胞 7H2AX DNA双链断裂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