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洋 代瑞宁 +1 位作者 史秀丽 傅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和Cyst-C)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变化与脑梗死TOAST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病例组,按照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型(LAA)、心...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和Cyst-C)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变化与脑梗死TOAST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病例组,按照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型(SAO)、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型(OC)、不明原因性脑梗死型(UND),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Cyst-C和β2-MG浓度,并分析其在两组之间、病例组各亚型之间差异。结果病例组血清Cyst-C、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yst-C与脑梗死相关(P<0.05)。LAA型、CE型、SAO型血清Cyst-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CE型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及UND型因病例数较少未作分析。LAA型、CE型、SAO型之间β2-MG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yst-C水平与LAA型、CE型、SAO型均相关,且与CE型相关性最强(OR=8.98;95%CI 2.072-38.921)。结论血清Cyst-C、β2-MG的变化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清Cyst-C在不同亚型脑梗死中浓度不同,在CE型升高最明显,对脑梗死的病因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TOAST分型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秀丽 代瑞宁 +1 位作者 刘洋 傅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0-1362,共3页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两组,发病后第7天行NIHSS评分,第1个月和第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检测发病24 h内和发病后第7天的血尿酸(SUA)浓度,分析SUA与神经功...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两组,发病后第7天行NIHSS评分,第1个月和第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检测发病24 h内和发病后第7天的血尿酸(SUA)浓度,分析SUA与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55例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SUA浓度无明显变化,SUA浓度与评分均无关;65例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SUA浓度显著降低,且SUA变化值与第7天NIHSS和第1个月mRS有关,Logistic回归显示SUA变化值是第1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尿酸 预后
下载PDF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近期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洋 代瑞宁 傅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病例组,测定入院时β2-MG、NIHSS评分,按照NHISS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治疗10 d后按照NIHSS评...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病例组,测定入院时β2-MG、NIHSS评分,按照NHISS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治疗10 d后按照NIHSS评分减少百分数分为基本痊愈组、显著进步组、进步组、无变化+恶化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脑梗死各组之间血清β2-MG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型脑梗死组之间血清β2-MG水平有差异性,其浓度随NIHSS评分增加而升高,以重型组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β2-MG与入院时NIHSS评分正相关(r=0.956,P=0.001);急性脑梗死血清β2-MG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具有差异性,基本痊愈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2-MG可能为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Β2-MG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代瑞宁 刘洋 傅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63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分为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对照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比较各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63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分为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对照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比较各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在对照组与狭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血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随着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γ谷氨酰转肽酶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863,95%CI:2.583~123.520,P=0.003)。结论γ谷氨酰转肽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关系密切,且与狭窄严重程度正相关,对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无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血管成像 Γ谷氨酰转肽酶 颅内外动脉狭窄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玉红 代瑞宁 傅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将脑梗死组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LAA组)、心源性栓塞组(CE组)、小动脉闭塞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将脑梗死组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LAA组)、心源性栓塞组(CE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组(SAA组)、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SOE组)组、不明原因脑梗死(SUE组);按头颈CT血管造影(CTA)颅内外动脉狭窄结果分为无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组,各狭窄组进一步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及重度狭窄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间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脑梗死组CD4+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AA组和SAA组CD4+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而CD8+T细胞水平呈相反表现(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无狭窄组CD4+T细胞水平低于各狭窄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各狭窄组(P<0.05),而各狭窄组间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检测血T细胞亚群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及安全性观察
6
作者 代瑞宁 谢飞 《大医生》 2020年第9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并按照介入治疗选择的血管是否将干预组划分为非责任血管组与责任血管组,观察其脑血管发生事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但后者的临床价值更为突出,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 药物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浅谈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7
作者 代瑞宁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1期57-57,共1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对青少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何利用网络优势,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使中学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对青少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何利用网络优势,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使中学生从中受益,是广大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