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老年口腔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宁 吴巧丹 +2 位作者 代芸洁 李蕙兰 梁燕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51-551,共1页
口腔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我国是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以便指导口腔医生更好地为该地区少数民族老年人口腔健康及保健服务。
关键词 苗族侗族 老年人 口腔健康保健 口腔健康需求
下载PDF
电动牙刷与手动牙刷对牙菌斑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蕙兰 梁燕 +2 位作者 代芸洁 梁羽 李晓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比较电动和手动刷牙方式对牙面菌斑的清除效果。方法:将6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为手动组及电动组,2组志愿者均使用改良BASS刷牙法每天刷牙2次,手动组使用高露洁360全面口腔清洁牙刷3 min/次,电动组使用OMRON Pro Clinical B150智能声... 目的:比较电动和手动刷牙方式对牙面菌斑的清除效果。方法:将60名志愿者随机均分为手动组及电动组,2组志愿者均使用改良BASS刷牙法每天刷牙2次,手动组使用高露洁360全面口腔清洁牙刷3 min/次,电动组使用OMRON Pro Clinical B150智能声波电动牙刷2 min/次;分别于刷牙后第1、3及7周复诊,比较2组志愿者刷牙前后上、下颌颊和舌侧的牙平均牙菌斑指数,于刷牙后第1、7周时,组内比较不同牙面部位的牙菌斑清除率。结果:刷牙后,手动组上、下颌颊侧第1、3、7周和上颌舌侧第3、7周牙平均菌斑指数高于电动组,牙菌斑清除率低于电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比较,手动组只有上颌舌侧牙齿第7周的牙菌斑清除率高于同组第1周,而电动组下颌颊侧以及上、下颌舌侧第7周牙菌斑清除率均高于同组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动牙刷刷牙方法的牙菌斑清除率比普通牙刷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牙齿 口腔卫生 电动牙刷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族村寨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代芸洁 李蕙兰 +3 位作者 李晓署 李宁 吴巧丹 梁燕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90-491,共2页
牙周病和龋病是口腔常见的两类疾病,与龋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危害人类健康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肿瘤、心血管病、龋病及牙周病)[1]。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在龋病之上[2]。牙周病被证... 牙周病和龋病是口腔常见的两类疾病,与龋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危害人类健康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肿瘤、心血管病、龋病及牙周病)[1]。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在龋病之上[2]。牙周病被证实是中老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作为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侗族 老年人 牙周健康 口腔卫生服务需求
下载PDF
苗药头花蓼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黏附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代芸洁 倪莹 +5 位作者 李蕙兰 李晓署 梁羽 邹琼怡 何良涛 梁燕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研究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是否能抑制变链菌的生长和黏附。方法 (1)将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用二倍稀释法稀释为不同浓度,阳性对照组为0.2%洗必泰溶液,阴性对照为0.9%生理盐水。采用打孔扩散法测量不同浓度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对变形链球... 目的研究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是否能抑制变链菌的生长和黏附。方法 (1)将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用二倍稀释法稀释为不同浓度,阳性对照组为0.2%洗必泰溶液,阴性对照为0.9%生理盐水。采用打孔扩散法测量不同浓度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2)选取MIC_(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值以下5个浓度,用BHI液体培养基以倍比稀释法配置成5个浓度组,再设置一个不含药液的只有BHI液体培养基的空白对照组,每组加入100μL菌液和玻璃棒,采用玻璃棒黏附法测量最终OD值,表示变链菌的黏附情况。结果 (1)头花蓼液浓度在≥200 mg/mL组均出现抑菌圈,且抑菌圈的直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对变链菌的MIC为200 mg/mL;(2)头花蓼液≥12.5 mg/mL时,能抑制变链菌对光滑玻璃面的黏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花蓼浸膏粉水溶液能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和黏附,头花蓼有望成为安全性较高的防龋天然药物,开发应用前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变形链球菌 抑菌作用 黏附
下载PDF
不同刷牙压力对牙齿楔形缺损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巧丹 梁燕 +4 位作者 袁媛园 李宁 代芸洁 李蕙兰 赵信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刷牙压力下牙本质磨损情况,分析不同刷牙压力对牙齿楔形缺损形成的影响。方法:取人前磨牙40个,制成40个牙本质试样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n=8),并置于V型牙刷磨耗试验机上分别在90 g(F90)、110 g(F110)、130 g(F130)、150 g(F... 目的:观察不同刷牙压力下牙本质磨损情况,分析不同刷牙压力对牙齿楔形缺损形成的影响。方法:取人前磨牙40个,制成40个牙本质试样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n=8),并置于V型牙刷磨耗试验机上分别在90 g(F90)、110 g(F110)、130 g(F130)、150 g(F150)、170 g(F170)的压力下各磨刷10 000次;然后用三维形貌仪测量各组牙本质的磨损深度、磨损体积和磨耗面粗糙度(Ra),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5组磨刷压力造成的牙本质磨损深度、磨损体积和Ra均以F90组最低,由低到高依次为F90<F110<F130<F150<F170(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与磨损深度、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7,P<0.01)。结论:随着磨刷压力的增大,造成的牙本质磨损量也相应增加,牙齿楔形缺损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力 楔形缺损 磨损 牙本质 刷牙
下载PDF
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倪莹 李宁 +2 位作者 李蕙兰 代芸洁 梁燕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695-699,740,共6页
目的:通过16Sr RNA高通量测序研究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情况及其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各10例,分别采集每个患者的唾液样本并提取各样本中的微生物总DNA后,用PCR扩增其16Sr RNA序列的V3... 目的:通过16Sr RNA高通量测序研究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情况及其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各10例,分别采集每个患者的唾液样本并提取各样本中的微生物总DNA后,用PCR扩增其16Sr RNA序列的V3+V4区,同时对合格的DNA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从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微生物群落中筛选获得733 104条优质序列,共检测到386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别归为14个门、23个纲、39个目、59个科、98个属。菌门和菌属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性;菌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在高龋均组的丰度高于重度牙周炎组,拟杆菌门、螺旋体门在重度牙周炎组的丰度高于高龋均组(P<0.05);菌属水平上,链球菌属、孪生球菌属在高龋均组的丰度高于重度牙周炎组,奈瑟氏菌属、普氏菌属-7、普氏菌属在重度牙周炎组的丰度高于高龋均组(P<0.05)。结论:高龋均和重度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性,其中以高龋均患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更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龋均 重度牙周炎 口腔微生物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临床变异链球菌及其412c基因缺陷菌株的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鹏 樊紫萱 +3 位作者 乔里 代芸洁 叶朝阳 梁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0期70-77,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临床变异链球菌株,并构建该临床菌株的412c基因缺陷菌株,比较两者生长速率和致龋性。方法随机收集无龋健康成人口腔牙菌斑样本,在唾液/变异链球菌杆菌肽琼脂(MSA)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和筛选,通过菌斑形态观察、革...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临床变异链球菌株,并构建该临床菌株的412c基因缺陷菌株,比较两者生长速率和致龋性。方法随机收集无龋健康成人口腔牙菌斑样本,在唾液/变异链球菌杆菌肽琼脂(MSA)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和筛选,通过菌斑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细菌生化反应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对获得的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将线性化重组质粒转入临床变异链球菌中进行同源重组,获得412c(hit)基因缺陷菌株;在不同pH值脑心浸液(BHI)培养基中,比较两者的生长速率和耐酸特性;在含3%蔗糖的BHI培养基中,比较两者的产酸能力。结果无龋健康成人口腔牙釉质表面菌斑在MSA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形态均为深蓝色半球颗粒状突起、表面粗糙、边缘不齐;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油镜下可见革兰阳性蓝紫色球状菌体,呈长链状和短链状分散;生化反应和412c基因片段PCRSanger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临床变异链球菌为“等效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将hit-UP-pFW5-Down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入临床变异链球菌中进行同源重组并筛选出412c基因缺陷变异链球菌株,该缺陷菌株生长速率相较其亲本菌株异常快速(与模式菌株ATCC 25175的缺陷菌株相似),其产酸能力略弱于亲本菌株,耐酸性则显著强于亲本菌株。结论临床分离变异链球菌株为“等效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其412c基因与细菌生长调控相关,而412c基因缺陷变异链球菌株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亲本菌株,更具致龋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412c基因 生长周期调控 产酸 耐酸 致龋性
下载PDF
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1例
8
作者 邹琼怡 梁羽 +3 位作者 赖扬帆 王鹏 代芸洁 梁燕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84-1285,共2页
无法定位根管口、遗漏根管是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1]。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内部解剖形态由于其根管系统的变异而变得特别复杂,通常为双根管和单根管,极少数为三到四个根管[2]。上颌前磨牙是一组根管治疗常见牙,占所有治疗牙的15.8%~... 无法定位根管口、遗漏根管是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1]。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内部解剖形态由于其根管系统的变异而变得特别复杂,通常为双根管和单根管,极少数为三到四个根管[2]。上颌前磨牙是一组根管治疗常见牙,占所有治疗牙的15.8%~21.5%[3]。因此,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熟悉患牙的根管解剖形态及其变异特点,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CBCT)及显微超声技术的辅助治疗下,可大大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根管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