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代茂良 苟文静 +3 位作者 周瀚 高靳 董景彦 须民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2184-218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资料。28例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①28例中,23例CT定位与手术部位相符合,定位的准确性为82.1%,13例CT定性结果与病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资料。28例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①28例中,23例CT定位与手术部位相符合,定位的准确性为82.1%,13例CT定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完全相符,准确性为46.4%;②80%(8/10)的脂肪肉瘤可见脂肪成分,100%(6/6)的恶性神经源性肿瘤均可见囊性变;③28例中,CT显示有17例向周围组织与血管侵犯,有4例出现"晕征",有淋巴结转移4例,远处转移3例,27例呈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结论 MSCT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很高,应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MSCT对肿瘤的定性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脂肪成分对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很高,囊性变对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提示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被引量:7
2
作者 代茂良 刘丹 +1 位作者 伍兵 刘慧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03-205,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月就诊。专科查体:外阴未婚未产型,肛查触及腹部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质硬,子宫增大如5+个月孕大小,子宫表面凹凸不平,双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7.18×10^9/L(参...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月就诊。专科查体:外阴未婚未产型,肛查触及腹部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质硬,子宫增大如5+个月孕大小,子宫表面凹凸不平,双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7.18×10^9/L(参考范围1.80~6.30×10^9/L),其余项目均正常。肿瘤标志物:CA125:48.52U/mL(参考范围<35U/mL),CA72-4,AFP,CA15-3,CA19-9,CEA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子宫增大 影像学表现 CA72-4 CA15-3 CA19-9 腹部包块 参考范围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代茂良 苟文静 +3 位作者 高靳 周瀚 董景彦 须民欣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诊断要点,以提高对原发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认识,评价CT在明确腹膜后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图像,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并结合病理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诊断要点,以提高对原发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认识,评价CT在明确腹膜后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腹膜后恶性肿瘤的CT图像,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腹膜后肿瘤的CT特点。结果 126例中,21例CT定位与手术部位相符合,其定位的准确性为80.8%(21/26);11例CT定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完全相符,准确性为42.3%(11/26)。2脂肪肉瘤9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胃肠外恶性间质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恶性神经内分泌瘤1例,混合生殖细胞肿瘤1例,卵黄囊瘤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精原细胞瘤1例。结论腹膜后恶性肿瘤种类多,大多数CT表现不具有典型的特异性,但CT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前列腺MR动态增强扫描感兴趣区的选择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靳 周瀚 +3 位作者 欧阳宇 刘洪 代茂良 吴筱芸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感兴趣区(ROI)不同对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影响及价值。材料与方法:99例病人均行前列腺动态增强扫描,共118个前列腺周围带病灶,其中良性病变63个,前列腺癌55个。在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分... 目的:探讨感兴趣区(ROI)不同对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影响及价值。材料与方法:99例病人均行前列腺动态增强扫描,共118个前列腺周围带病灶,其中良性病变63个,前列腺癌55个。在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分别获取病灶中心层面1个大ROI(20~150 mm^2)及分散在病灶内13个小ROI(6.6 mm^2)的TIC,比较大、小ROI的TIC在良恶性前列腺病灶中的差异。采用两种方案分类病灶TIC类型并分别进行DCE-MRI的PI-RADS评分:方案1:病灶曲线类型为大ROI曲线类型;方案2:病灶小ROI中有3型曲线者,病灶曲线类型归为3型,没有者归为大ROI曲线类型。结果:病灶中,具有大ROI曲线类型的小ROI数的中位数,良性病变12,前列腺癌10,中位数检验P=0.003。两种方案诊断前列腺癌,方案1敏感性76.36%,特异性90.48%,方案2敏感性87.27%,特异性85.71%,敏感性比较P=0.031,特异性比较P=0.250。结论:前列腺癌灶各处强化方式多不完全一致,采用小ROI寻找3型曲线区域,有助于周围带前列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综合评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靳 周瀚 +3 位作者 欧阳宇 刘洪 代茂良 吴筱芸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最合理的综合评分方法及诊断临界值。方法 99例患者因前列腺疾病行T2W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共118个前列腺周围带病灶,其中良性病变55个,前列腺癌63个。以PI-RADS标准分别对病灶...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最合理的综合评分方法及诊断临界值。方法 99例患者因前列腺疾病行T2W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共118个前列腺周围带病灶,其中良性病变55个,前列腺癌63个。以PI-RADS标准分别对病灶T2WI、DWI及DCE-MRI序列评分,计算总评分、校正总评分,以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比较三者差异。以总评分8、9、10分为诊断临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并分别计算总评分8-9分的病灶前列腺癌在其中的构成比。结果总评分、校正总评分及Logistic模型三者诊断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总评分8分为诊断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6.7%,与9、10分诊断临界值的敏感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9、8和9分的病灶,前列腺癌占该分总病灶数的构成比分别为32.0%、37.5%和2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的前列腺周围带病变患者,PI-RADS综合评分不需要对序列或序列中的极值进行权重,各序列评分相加并以8作诊断临界值是最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代茂良 董景彦 +2 位作者 潘玉龙 伍兵 高靳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2年第5期679-685,共7页
目的:探讨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1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及病例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发现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率的... 目的:探讨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1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及病例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发现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单一危险因素是患者多发病灶、坏死囊变、最大径≥3 cm、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邻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多危险因素是肿瘤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临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坏死囊变、多发病灶。结论:CT征像中,肿瘤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临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坏死囊变、多发病灶是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输尿管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