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成像(EIT)技术探究不同自主呼吸训练方法对区域性肺通气的影响,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训练标准及方法选取上提供行之有效的康复指导方案。方法:共纳入28名健康志愿者,取舒适站立位并进行:(1)平静呼吸;...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成像(EIT)技术探究不同自主呼吸训练方法对区域性肺通气的影响,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训练标准及方法选取上提供行之有效的康复指导方案。方法:共纳入28名健康志愿者,取舒适站立位并进行:(1)平静呼吸;(2)腹式呼吸;(3)缩唇呼吸;(4)腹式缩唇呼吸,每位被试的四种呼吸方式随机决定,整个过程中连续记录胸部EIT;分别对比四种呼吸方式期间的潮气量(TV)、呼气末肺阻抗(EELI)、通气中心(center of ventilation,Co V)、不均一指数(GI)、区域通气延迟(RVD)。结果:较平静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腹式缩唇呼吸三种呼吸训练方法期间的TV明显增大(P<0.05);EELI明显降低(P<0.05);Co V明显减小(P<0.05,腹侧通气增多);腹式呼吸和腹式缩唇呼吸的GI明显减小(P<0.05,通气更均匀);缩唇呼吸和腹式缩唇呼吸RVD明显增加(P<0.05)。结论: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腹式缩唇呼三种呼吸训练方法均能有效增加肺通气量,减少肺功能残气量,但三种呼吸训练方法对肺通气的影响各不相同:缩唇呼吸通气向腹侧移动更显著(COV更小),区域通气延迟更显著(RVD更大),而腹式呼吸可改善通气均匀性(GI更小)。因此,从区域性肺通气的角度,建议COPD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应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独立交替进行,以达到更好的呼吸训练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EIT)实时监测小猪肺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小猪肺出血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EIT实时连续监测小猪肺出血过程中的电阻抗变化。结果当注血量每5 m L逐渐增加时,EIT图像的相应区域呈红色显示,并逐渐增强,EIT...目的探讨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EIT)实时监测小猪肺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小猪肺出血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EIT实时连续监测小猪肺出血过程中的电阻抗变化。结果当注血量每5 m L逐渐增加时,EIT图像的相应区域呈红色显示,并逐渐增强,EIT所显示的出血位置与CT所示的基本一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注血量每5 m L逐渐增加时,图像上提示区域的阻抗、面积变化逐渐增大,EIT定量分析指标与注血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EIT技术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小猪肺出血引起的电阻抗变换,为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成像(EIT)技术探究不同自主呼吸训练方法对区域性肺通气的影响,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训练标准及方法选取上提供行之有效的康复指导方案。方法:共纳入28名健康志愿者,取舒适站立位并进行:(1)平静呼吸;(2)腹式呼吸;(3)缩唇呼吸;(4)腹式缩唇呼吸,每位被试的四种呼吸方式随机决定,整个过程中连续记录胸部EIT;分别对比四种呼吸方式期间的潮气量(TV)、呼气末肺阻抗(EELI)、通气中心(center of ventilation,Co V)、不均一指数(GI)、区域通气延迟(RVD)。结果:较平静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腹式缩唇呼吸三种呼吸训练方法期间的TV明显增大(P<0.05);EELI明显降低(P<0.05);Co V明显减小(P<0.05,腹侧通气增多);腹式呼吸和腹式缩唇呼吸的GI明显减小(P<0.05,通气更均匀);缩唇呼吸和腹式缩唇呼吸RVD明显增加(P<0.05)。结论: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腹式缩唇呼三种呼吸训练方法均能有效增加肺通气量,减少肺功能残气量,但三种呼吸训练方法对肺通气的影响各不相同:缩唇呼吸通气向腹侧移动更显著(COV更小),区域通气延迟更显著(RVD更大),而腹式呼吸可改善通气均匀性(GI更小)。因此,从区域性肺通气的角度,建议COPD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应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独立交替进行,以达到更好的呼吸训练效果。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EIT)实时监测小猪肺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小猪肺出血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EIT实时连续监测小猪肺出血过程中的电阻抗变化。结果当注血量每5 m L逐渐增加时,EIT图像的相应区域呈红色显示,并逐渐增强,EIT所显示的出血位置与CT所示的基本一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注血量每5 m L逐渐增加时,图像上提示区域的阻抗、面积变化逐渐增大,EIT定量分析指标与注血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EIT技术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小猪肺出血引起的电阻抗变换,为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