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对不同水稻幼苗镉胁迫的缓解作用及其对矿质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代邹 王春雨 +5 位作者 李娜 蒋明金 严奉君 徐徽 孙永健 马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0-730,共11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3μmol/L Se(亚硒酸钠)对杂交籼稻品种宜香2115(籽粒低Cd积累)和川谷优2348(籽粒高Cd积累)幼苗在不同浓度(0、0.1和1mmol/L)Cd胁迫下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加Se显著增加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幼苗的生物量、...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3μmol/L Se(亚硒酸钠)对杂交籼稻品种宜香2115(籽粒低Cd积累)和川谷优2348(籽粒高Cd积累)幼苗在不同浓度(0、0.1和1mmol/L)Cd胁迫下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加Se显著增加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但川谷优2348叶绿素b含量下降;加Se可增加2个水稻品种体内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且川谷优2348的2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均高于宜香2115,表现出品种间差异;在1mmol/L Cd胁迫下,Se主要通过促进川谷优2348合成更多的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来提高对Cd的耐受性,而宜香2115主要通过Se促进植物螯合肽的合成来降低Cd的毒害;加Se能使幼苗维持较高的根部活力,从而降低遭受Cd胁迫伤害的程度;随着Cd胁迫程度增加,2个水稻品种幼苗地上部Cd含量显著上升,加Se可直接抑制2个水稻品种对Cd的吸收;在Cd胁迫下,Se能降低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Ca、Zn含量,但对Cu、Mn含量变化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而Se对2个水稻品种根部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表现一致,即在Cd胁迫下根部Ca、Cu含量增加,Mn、Zn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镉胁迫 缓解
下载PDF
外源Na_2SeO_3和Na_2SiO_3对不同水稻拔节期镉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代邹 余华清 +5 位作者 郭长春 马均 李娜 杨志远 徐徽 孙永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以2个不同籽粒Cd积累特性的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和"川谷优234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基施Na_2SeO_3和Na_2SiO_3对水稻拔节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SiO_3可显著提高2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pH,并对... 以2个不同籽粒Cd积累特性的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和"川谷优234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基施Na_2SeO_3和Na_2SiO_3对水稻拔节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SiO_3可显著提高2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pH,并对2个水稻品种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Na_2SeO_3和Na_2SiO_3使宜香优2115根表铁膜中Cd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8.5%和14.1%,使川谷优2348根表铁膜中Cd含量下降12.9%和39.4%;2个处理均降低了Cd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进而减少其在地上部的含量;Na_2SeO_3和Na_2SiO_3使水稻的总Cd积累量显著下降,且使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Cd积累量占总Cd积累量的比例也下降,而根和铁膜中Cd积累量占水稻总Cd积累量的比例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Na_2SeO_3和Na_2SiO_3主要改变宜香优2115铁膜中Cd积累量所占比例,而对川谷优2348根和铁膜中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根表铁膜在本试验条件下是水稻Cd吸收的贮藏库。此外,Na_2SeO_3和Na_2SiO_3降低了2个供试品种籽粒成熟期的Cd含量,且对川谷优2348的降低效果优于宜香优2115,Na_2SiO_3处理的效果优于Na_2Se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硅酸钠 水稻 镉吸收 镉积累
下载PDF
Effects of Polyamines on Plants under Salt Stress 被引量:2
3
作者 代邹 孙永健 +2 位作者 徐徽 杨志远 马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3期344-351,共8页
Salt stress is one of the worldwide abiotic stresses resulting in growth re- duction, chlorosis, wilting, and plant death. These exhibitions might result from men- tal toxicity and osmotic stress induced by salt. The ... Salt stress is one of the worldwide abiotic stresses resulting in growth re- duction, chlorosis, wilting, and plant death. These exhibitions might result from men- tal toxicity and osmotic stress induced by salt. The two aspects of stress would af- fect vital metabolic pathway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system, lipid per- oxid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Thus, exploring ways to improve crop pro- ductivity or alleviate harmful effects under salt is one of the major areas of concern. Polyamines are aliphatic nitrogen organic cations which are implicated in a wide range of pl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morphogenesis, flower differentiation and initiation, they also play a role in biotic or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 At the physiological level, polyamines modify the activities of many enzymes included in salt stress response and can bond to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thus changing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t molecular level, polyamines can modify expressions of the polyamine-related gen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ignificant researches had been don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polyamines on plant salt resistance, but several questions still need to be answered. The present review is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the effects of polyamines on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nges in plants under sal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MINE Salt stress PLANTS
下载PDF
氮肥与硅肥配施对杂交稻冈优725干物质和镉积累的影响
4
作者 代邹 李娜 +4 位作者 严奉君 杨志远 徐徽 孙永健 马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33,共5页
以杂交籼稻冈优725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90、180 kg/hm^2)和施硅量(0、150、300 kg/hm^2),研究氮硅配施对冈优725干物质积累和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水平下,施硅均能够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干物质的积累和地上部氮的积累,施氮... 以杂交籼稻冈优725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90、180 kg/hm^2)和施硅量(0、150、300 kg/hm^2),研究氮硅配施对冈优725干物质积累和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水平下,施硅均能够显著促进水稻根系干物质的积累和地上部氮的积累,施氮量为0、90 kg/hm^2时,施硅均能够显著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与不施硅相比,施硅量为150 kg/hm^2处理可显著增加有效穗数,显著降低水稻千粒质量;施氮为0时,与不施硅相比,施硅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各施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均随施硅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施硅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各施氮水平下,施硅能显著降低根、茎、穗、精米中镉的含量及地上部镉的积累量,但叶片中镉含量升高,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施硅量为15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精米中镉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综合本研究结果,施氮量180 kg/hm^2+施硅量150 kg/hm^2对冈优725的增产降镉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冈优725 施氮量 施硅量 干物质质量 镉含量
下载PDF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麦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氮素利用、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严奉君 孙永健 +4 位作者 马均 徐徽 李玥 代邹 杨志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4,共9页
以杂交稻 F 优498为材料,研究了高、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主要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产量及米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和氮肥运筹对结实期剑叶 SPAD 值与稻米品质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以杂交稻 F 优498为材料,研究了高、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主要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产量及米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和氮肥运筹对结实期剑叶 SPAD 值与稻米品质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均有效促进杂交稻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以及稻谷产量,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稻米胶稠度,显著降低了稻米垩白度以及垩白粒率,且高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优于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处理.同时,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处理,均以 m 基肥∶m 蘖肥∶m 穗肥为3∶3∶4的氮肥运筹模式最优,均能有效调节水稻灌浆结实期叶片 SPAD 值,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稻谷产量;但稻米品质方面,高土壤肥力以 m 基肥∶m 蘖肥∶m 穗肥为5∶3∶2时最佳;而低土壤肥力可适当提高氮肥后移比例,以 m 基肥∶m 蘖肥∶m 穗肥=3∶3∶4最佳.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灌浆期剑叶 SPAD 值与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以及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 =0.47?~0.90??);与垩百度、垩白粒率负相关,但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而高土壤肥力下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分别与齐穗后19~27 d 剑叶 SPAD 值,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与齐穗后13~19 d 剑叶 SPAD 值相关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米质
下载PDF
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冈优527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孙永健 马均 +5 位作者 孙园园 徐徽 严奉君 代邹 蒋明金 李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47-2061,共15页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灌(W1)、控制性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处理及4种氮肥运筹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7﹕3﹕0...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灌(W1)、控制性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处理及4种氮肥运筹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7﹕3﹕0、5﹕3﹕2(穗肥于倒4叶龄期施入)、3﹕3﹕4(穗肥于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2﹕2﹕6(穗肥于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分别记为N1、N2、N3、N4),并设置不施氮处理,记为N0,分析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水氮互作下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水与氮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LAI)、抽穗期粒叶比、剑叶净光合速率、群体透光率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分解分析表明,适当的氮肥后移处理、W2处理对产量均表现为正效应,且氮肥运筹效应大小表现为:N3>N2>N1,氮肥后移比例过大至N4处理水平、W3处理均会加重灌水处理的负效应;而水氮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W2处理相对于其他灌水处理能促进氮肥肥效,达到以水促肥的目的,且W2模式下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与基肥﹕分蘖肥﹕穗肥(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为3﹕3﹕4氮肥运筹模式(N3处理)相配套,其水氮交互正效应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处理,能及时对群体分蘖数进行调控,提高成穗率,保证抽穗期水稻适宜的LAI及粒叶比,适当降低了上3叶叶倾角,提高了高效叶面积率及保持了群体透光率,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群体光合产物的积累,并在保证一定数量有效穗及结实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穗粒数及千粒重,最终促进了产量的增加,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方式。而其他各水氮处理出现交互优势减弱,甚至出现负效应,均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尤其W3处理和氮肥运筹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均为负值,且氮肥后移比例过重会导致负效应加重;本试验旱作模式下,结合产量表现,应减少氮肥的后移量,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20%—40%为宜,以缓解水氮互作下的负效应,而淹灌模式下,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60%为宜。相关分析表明,水氮互作下各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89*—0.978**),尤其以抽穗后群体干物质增加量、齐穗至齐穗后20 d群体透光率的减少量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W2N3为最优的水氮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并优化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提高稻谷产量,W1模式与N3氮肥运筹为宜,而W3模式下可适当减少氮肥的后移量以基肥﹕分蘖肥﹕穗肥(倒4叶龄期一次性施入)为5﹕3﹕2的氮肥运筹模式(N2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灌水方式 氮肥运筹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播种量与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籼稻抗倒伏潜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蒋明金 孙永健 +3 位作者 徐徽 代邹 杨志远 马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637,共11页
以早熟杂交稻组合446A/51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茎秆理化性质与植株倒伏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节间茎秆理化性质、抗倒伏能力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 以早熟杂交稻组合446A/51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茎秆理化性质与植株倒伏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节间茎秆理化性质、抗倒伏能力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降低,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节间倒伏指数的影响差异较大.当播种量小于22.5kg/hm2时,穗肥比例的增加会加大植株倒伏的风险,而当播种量增加到30.0kg/hm2时,增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可能与其基部节间变短、扁平率及空腔面积变小、折断弯矩变大、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有关.相关分析表明,在不同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下水稻茎秆理化性质与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总之,在播种量为22.5kg/hm2,底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2:3时直播稻的产量相对较高,且抗倒伏能力较好,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直播 播种量 氮肥运筹 抗倒伏能力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娜 杨志远 +8 位作者 代邹 孙永健 徐徽 何艳 严田蓉 蒋明金 郭长春 王春雨 马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83-2695,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关系的规律,明确水稻高产根系形态特征,提出相应的水氮优化管理措施。【方法】2013年以氮高效品种川农优498和氮低效品种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穗肥运筹比例的裂区试验;2...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关系的规律,明确水稻高产根系形态特征,提出相应的水氮优化管理措施。【方法】2013年以氮高效品种川农优498和氮低效品种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穗肥运筹比例的裂区试验;2014年以相同试验材料进行穴苗数和促花肥、保花肥配比的裂裂区试验;2015年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分管理方式和氮肥施用模式的裂裂区试验;分别以上述3个大田试验获得的产量、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指标为样本,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诊断变量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在多重共线性严重的情况下,运用岭回归分析研究根系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关系在年度间的重演性,确定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规律。【结果】(1)氮高效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及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干物重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0219—0.3961、0.0452—0.1379和0.0914—0.6694,氮低效品种分别为0.0084—0.6190、0.1224—0.4341和0.0818—0.4881,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年度间重演性较差,无明显共性规律;以根干重、不定根数量、长度、表面积、体积、粗分枝根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细分枝根长度、表面积、体积11项根系形态指标为自变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干物重三者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岭回归分析,氮高效品种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0527—0.2728、0.0653—0.3139和0.0714—0.3158,氮低效品种分别为0.0607—0.5040、0.0555—0.4411和0.0724—0.5449,氮素吸收利用与根系形态的关系规律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2013—2015年,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抽穗期根系形态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8,P<0.001,表明抽穗期根系形态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是共性规律。(2)在以抽穗期根系形态指标为自变量,产量为因变量的岭回归方程中,氮高效品种的粗分枝根长度标准回归系数最高,对产量影响最大;对氮低效品种而言,细分枝根表面积的增加对产量提高最有利。(3)常规施氮量(150 kg·hm^(-2))下,优化施肥模式为穗肥占比40%,且保花肥的比例达到或超过50%,其结合交替灌溉,有利于优化根系形态;SPAD指导施肥模式下,施氮量较优化施肥减少(由150 kg·hm^(-2)降为120 kg·hm^(-2)),采用常规灌溉比交替灌溉更有利于根系形态优化。【结论】水稻抽穗期根系形态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能够优化根系形态提高产量。常规灌溉结合SPAD指导施肥或交替灌溉结合优化施肥均有利于氮高效品种抽穗期粗分枝根长度的增长和氮低效品种细分枝根表面积的增大,最终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效率 水稻 根系形态 产量 岭回归分析
下载PDF
氮素穗肥运筹对两个杂交中籼稻叶片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秦俭 杨志远 +6 位作者 孙永健 徐徽 吕腾飞 代邹 郑家奎 蒋开锋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9,共9页
【目的】为探究氮素穗肥不同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对水稻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并为水稻氮素穗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株型和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的2个杂交中稻品种(德香4103和宜香3724)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180 kg/hm2)下,研究了占总氮... 【目的】为探究氮素穗肥不同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对水稻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并为水稻氮素穗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株型和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的2个杂交中稻品种(德香4103和宜香3724)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180 kg/hm2)下,研究了占总氮40%的穗肥不同促花肥和保花肥运筹比例(1∶3,2∶2,3∶1,4∶0)对水稻叶片生长、形态、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2个水稻品种均在低促花肥、高保花肥时(1∶3)表现出叶片直立、受光形态好,净光合速率高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大的特点,并最终获得较高产量;而在高促花肥、低保花肥下,2个水稻品种的剑叶、倒2叶叶面积和叶角增大,披垂度增加,群体质量变差,结实率和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德香4103因其颖花量较大,上3叶叶面积和总叶面积相对适宜,粒叶比高,且在不同穗肥运筹下叶面积和叶角变幅较小,因而受光姿态和群体质量更优,干物质积累量更大,产量更高。【结论】水稻氮素穗肥运筹应塑造良好叶片形态和群体质量,并增加花后物质积累量才能有助于产量提高;并对水稻株叶型选育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促花肥/保花肥 叶片形态 产量
下载PDF
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免耕厢沟栽培杂交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建红 李玥 +6 位作者 孙永健 李应洪 孙加威 代邹 谢华英 徐徽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9-617,共9页
【目的】免耕厢沟是四川重点推广的水稻栽培模式。研究该模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累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可为免耕厢沟水稻栽培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 【目的】免耕厢沟是四川重点推广的水稻栽培模式。研究该模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累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可为免耕厢沟水稻栽培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传统水层灌溉(W_1)和干湿交替灌溉(W_2)两种灌溉方式,副区为氮肥运筹模式,在总施氮量为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6∶2∶2(N_1)、4∶2∶4(N_2)、2∶2∶6(N_3)等3种氮肥运筹模式,以不施氮(N_0)为对照,研究免耕厢沟模式下,杂交稻在齐穗期、成熟期各处理下干物质氮素积累、茎鞘的干物质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结果】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量和氮吸收、转运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干湿交替灌溉能扩"库"增"源",保证足够的穗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淹水灌溉无效分蘖较多,群体质量变差,对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产量造成不利影响。适宜的前氮后移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促进氮素的吸收、提高氮素积累、协调氮素分配;N2模式下氮素表观利用率达69%以上,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表观利用率比N_1(6∶2∶2)和N_3(2∶2∶6)分别高4.50%~36.85%、8.09%~28.54%,增产7.47%~15.76%。合理的水氮管理显著提高各生育期的氮素积累量,促进齐穗后叶和茎鞘氮素向穗的运转量。【结论】干湿交替灌溉(W_2)和氮肥运筹4∶2∶4(N_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水氮运筹模式,其充分发挥了水氮耦合优势,促进齐穗后"源"(茎鞘、叶)氮素向"库"(穗)的运转,有利于高产群体构建,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提高水稻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厢沟栽培 氮肥运筹 灌溉方式
下载PDF
水氮管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性状、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娜 杨志远 +7 位作者 代邹 孙永健 徐徽 何艳 蒋明金 严田蓉 郭长春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0-512,共13页
【目的】探究水氮管理措施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构型、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根系性状特征与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关系。【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德香4103(氮高效型)和宜香3724(氮低效... 【目的】探究水氮管理措施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构型、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根系性状特征与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关系。【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德香4103(氮高效型)和宜香3724(氮低效型),裂区设置"常规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2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为SPAD指导施肥、优化施肥以及农民习惯施肥3种施氮模式,运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根系构型与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抽穗期根系性状、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及总颖花量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每穗粒数多,群体库容量大,产量较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高0.24%~11.31%;控制性交替灌溉有利于水稻千粒重的增长,常规灌溉则对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群体颖花量提高更为有利;SPAD指导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扩大群体颖花量以保证其对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优势;由于水氮互作效应的存在,控制性交替灌溉下施氮处理与空白处理水稻千粒重的差距比常规灌溉的大幅降低,使得控制性交替灌溉下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更佳。德香4103的氮肥生理利用率较宜香3724平均高8.69%,常规灌溉下水稻氮积累量较高,控制性交替灌溉下氮肥回收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均较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SPAD指导施肥与优化施肥模式更有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提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根系构型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范围为0.4198~0.9028,其中,抽穗期根系性状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9。在拔节期,水稻细分枝根长对产量影响最大;在抽穗期,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存在差异,前者是粗分枝根长,后者是细分枝根表面积对产量影响最大;在成熟期,不定根长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水稻抽穗期根系构型对氮积累量变化的解释程度较高,岭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接近0.7。就水氮管理措施而言,氮高效和氮低效水稻均应采用常规灌溉配套SPAD指导施肥或控制性交替灌溉结合优化施肥来实现产量的提高。【结论】水稻抽穗期根系构型与产量、氮积累量关系密切,采用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能够实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管理 水稻 氮效率 根系构型 产量
下载PDF
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对三角形强化栽培水稻光合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从桦 代邹 +4 位作者 严奉君 彭玉 徐徽 孙永健 马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5-743,共9页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第8和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第8和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为S1、S2和S3)对灌浆结实期水稻光合生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晒田程度和穗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晒田影响最为显著,氮素穗肥运筹次之。轻度晒田(W1)复水后第1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会降低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和有效穗数,推迟至复水后第8天或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收获指数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中度和重度晒田(W2和W3)复水后第1天或第8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孕穗期和齐穗期剑叶Pn和抽穗后15d和30d的群体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构成指标、稻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经过分析比较得出,TSRI模式下W2S1为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的最优组合,产量达到10.96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田 穗肥运筹 干物质积累 光合生产 氮素利用
下载PDF
灌溉方式与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对秸秆腐熟特征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严奉君 孙永健 +6 位作者 马均 徐徽 李玥 代邹 杨志远 蒋明金 孙园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35-1444,共10页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淹水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旱作]下氮肥运筹与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麦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油菜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以及无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各时期氮素...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淹水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旱作]下氮肥运筹与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麦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油菜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以及无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各时期氮素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各灌溉方式下秸秆腐熟及氮素释放规律,明确秸秆腐熟与氮素释放规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淹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均较旱作有效地协调各时期水稻地上部、地下部生长,促进各时期氮素吸收利用,提高稻谷产量;而水分生产效率则以旱作为最优,干湿交替灌溉次之,但差异不显著。麦秆、油菜秆的腐熟与氮素释放效率最高峰均出现在移栽后30 d,但腐熟量与氮素释放量受灌溉方式与秸秆种类的影响;油菜秆腐熟量显著高于麦秆,旱作明显高于干湿交替与淹水灌溉;氮素释放量则以麦秆为最优。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也对水稻各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淹水及干湿交替灌溉下,麦秆覆盖氮肥运筹优化管理模式有效协调水稻植株各时期的生长,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最终实现产量的增加;油菜秆覆盖氮肥运筹优化管理模式则在整个生育期均对水稻生长表现轻微抑制效应;而旱作模式下麦秆、油菜秆优化施氮模式覆盖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油菜秆覆盖优势明显,可作为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秸秆腐熟量及氮素释放量与水稻根干重、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移栽后30 d秸秆腐熟量与稻谷产量、氮素吸收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7*~?0.29*),而齐穗期、成熟期氮素释放量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1*~0.59**);同时,秸秆的腐熟量与氮素释放对水稻根冠比影响较大,其中以齐穗期最为显著(r=?0.27*~0.42**)。协调水稻各时期秸秆腐熟量及氮素释放,特别是移栽后30 d氮素释放量是保证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覆盖 氮肥运筹 灌溉模式 秸秆腐熟 秸秆氮素释放 氮素利用
下载PDF
剪根处理对不同秧龄杂交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应洪 王海月 +5 位作者 严奉君 李娜 孙永健 代邹 谢华英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636,共11页
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设置不同秧龄(25d和40d)和幼苗伤根处理(整株根系剪去1/3、2/3、全部,以不剪根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研究根系损伤后(0~48h和1~29d)的生理响应、物质积累、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特性... 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设置不同秧龄(25d和40d)和幼苗伤根处理(整株根系剪去1/3、2/3、全部,以不剪根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研究根系损伤后(0~48h和1~29d)的生理响应、物质积累、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剪根后不同秧龄秧苗受影响的程度及反应速度不同,秧苗地上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了明显峰值,伤根程度越大,峰值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早;25d秧龄的幼苗在剪根后的生理抗性及恢复能力均明显强于40d秧龄的幼苗。从剪根程度来看,不同秧龄下,剪根1/3处理对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25d秧龄,剪根1/3处理在处理后22d,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地上部、根系干质量以及根冠比均大于对照,同时该处理氮素积累显著高于对照;40d秧龄,整个生育期根系表面积均随剪根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剪根1/3处理在处理后22d,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处理后29d,地上部、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氮素积累量以及含氮率均大于对照,而伤根程度较大不仅会导致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受阻,同时会严重抑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秧龄 剪根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水稻苗期对氮素水平及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建红 马均 +3 位作者 孙永健 徐徽 代邹 严奉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2-620,共9页
本试验利用两种不同氮效率杂交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比较分析不同氮素浓度(N0、N1、N2分别为0、2.5、5 mmol/L)和不同水分胁迫(P0、P1、P2分别为0、5%、10%)条件下,不... 本试验利用两种不同氮效率杂交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比较分析不同氮素浓度(N0、N1、N2分别为0、2.5、5 mmol/L)和不同水分胁迫(P0、P1、P2分别为0、5%、10%)条件下,不同氮效率杂交稻苗期在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水平,各品种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明显低于施氮水平,且两品种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氮积累量、苗高和茎粗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施氮水平,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德香4103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含量(除N2水平下降低)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苗高和茎粗降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在N1水平下降,N2水平先减后增;宜香3724的可溶性糖含量(除N1水平下降)增加,干物质和氮积累总量先减后增,其余均与德香4103表现一致。复水处理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即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且从水分胁迫处理到复水处理后,两品种表现出来的氮素总量积累与干物质积累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以上可以看出不同氮效率品种对不同水氮的反应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水氮协同作用,也得出N高效品种德香4103比N低效品种宜香3724有更强的适应氮、水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效率 杂交稻品种 氮素水平 水分胁迫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氮钾配施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加威 杨志远 +6 位作者 李应洪 代邹 赵建红 李娜 谢华英 孙永健 马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4-190,共7页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设氮、钾不同施用时期配比处理,其中氮素处理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分别为:5:3:1:1(N1)、3:3:2:2(N2)、3:1:3:3(N3)、N0(不施氮)4个处理;钾素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10:0:0:0(K1)、7:0:3:0(K2)、3:0:7:0(K3...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设氮、钾不同施用时期配比处理,其中氮素处理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分别为:5:3:1:1(N1)、3:3:2:2(N2)、3:1:3:3(N3)、N0(不施氮)4个处理;钾素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10:0:0:0(K1)、7:0:3:0(K2)、3:0:7:0(K3)、K0(不施钾)4个处理,研究不同时期氮钾配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运筹条件下对应产量最高分别是N1K1、N2K3和N3K2处理,其中以N3K2处理产量最高,各氮肥运筹中提高后期施钾比例均能够提高水稻的成穗率和有效穗数,在N2、N3条件下提高后期钾肥施用比例能够提高总颖花量;适当减少前期施钾比例有利于拔节期干物质的积累,N1、N2条件下K1处理和N3条件下K3处理能够提高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N1条件下,与K2、K3处理相比,K1虽然齐穗期上3叶的LAI和齐穗后剑叶SPAD值较低,但其齐穗后剑叶的Pn值优势显著,产量更高;N2、N3条件下,K1虽然延缓齐穗后剑叶SPAD和Pn值的下降速度,但由于齐穗期上3叶的LAI较小,导致其产量低于K2、K3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氮肥缓速配施对机插杂交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腾飞 谌洁 +5 位作者 马鹏 代邹 杨志远 徐徽 郑传刚 马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0-1423,共14页
【目的】探索在西南稻区,钵苗机插和氮肥缓速配施能否发挥杂交籼稻的大穗优势获得高产,以及钵苗机插杂交稻在氮肥缓速配施下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为我国杂交水稻育插秧节肥丰产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二因素... 【目的】探索在西南稻区,钵苗机插和氮肥缓速配施能否发挥杂交籼稻的大穗优势获得高产,以及钵苗机插杂交稻在氮肥缓速配施下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为我国杂交水稻育插秧节肥丰产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2种机插方式,分别记为M1和M2;副区为4种氮肥管理模式,分别是N1(100%缓释肥一次基施),N2(70%缓释肥+30%尿素一次基施(缓速基施))和N3(70%缓释肥做基肥+30%尿素做穗肥(缓基速追)),其中,施肥处理的总施氮量均为150 kg·hm^(-2),另设一个不施氮肥的处理作为对照,记为N0;以F优498为试验材料,以毯苗机插和缓释肥一次基施为参照,研究钵苗机插和氮肥缓速配施下的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杂交籼稻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氮素吸收速率显著加快了0.49—1.33 kg·hm^(-2)·d^(-1),抽穗至成熟阶段的茎叶氮素转运量、转运率以及氮素转运对穗部的贡献率均显著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的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63%和5.20%;干物质、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8.19—11.39、0.66—5.72和5.41—6.42个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平均分别提高了12.62%、11.94%和8.69%,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也显著提高,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042.4 kg·hm^(-2)和722.3 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0.30%和7.2%)。在钵苗机插下,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相比,缓速基施降低了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加快了播种至拔节阶段的氮素吸收速率和积累量,但拔节至抽穗阶段显著降低,造成氮肥回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明显降低,此外,它还降低了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导致2年的平均产量下降了3.66%;而缓基速追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34%和1.80%,拔节至抽穗阶段氮素吸收速率和吸收量分别提高了0.60 kg·hm^(-2)·d^(-1)和18.01 kg·hm^(-2),氮肥回收利用率提高了2.84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2.54%、7.91%和52.55%,其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最终产量显著提高了4.61%。【结论】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在氮素利用效率方面比毯苗具有明显优势,而且采用"缓基速追"的施肥方式,能进一步提升钵苗机插杂交籼稻氮素的吸收与转运能力,进而提高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机插 缓速配施 氮素利用
下载PDF
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腾飞 谌洁 +4 位作者 代邹 马鹏 杨志远 郑传刚 马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66-1977,共12页
为探究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我国西南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2016—2017年,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机插方式和4种不同的氮肥缓、速配施方法,调查了杂交稻植株碳氮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究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我国西南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2016—2017年,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机插方式和4种不同的氮肥缓、速配施方法,调查了杂交稻植株碳氮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在水稻生育中后期,钵苗机插提高了杂交稻幼穗和剑叶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了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碳氮积累、拔节期植株碳素含量和C/N、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C/N,有利于提高杂交稻产量。与缓释肥一次基施相比,缓释氮肥基施配合尿素穗肥追施(N_(3)),显著提高了幼穗和剑叶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拔节期植株的碳氮比、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碳素积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机插杂交稻产量。另外,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群体植株碳氮比在拔节期应控制在1.85~2.12,抽穗期2.47~2.82,成熟期3.34~3.5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机插 缓速配施 碳氮代谢 碳氮比
下载PDF
氮肥缓速配施对两种机插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腾飞 谌洁 +3 位作者 代邹 杨志远 郑传刚 马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目的】为探索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在西南稻区高产的物质生产及产量特性。【方法】在2016—2017年,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机插方式: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副区为4种氮肥管理方式:不施氮肥,缓释肥一次基施... 【目的】为探索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在西南稻区高产的物质生产及产量特性。【方法】在2016—2017年,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机插方式: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副区为4种氮肥管理方式:不施氮肥,缓释肥一次基施,缓释肥:尿素=7:3一次基施(缓速基施)和缓释肥:尿素=7:3,其中缓释肥当作基肥,尿素当作促花肥施用(缓基速追);总施氮量均为150 kg/hm^(2),随机排列,重复3次,研究杂交籼稻高产的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1.98%、13.26%和4.34%,抽穗期光合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率以及抽穗后7 d的剑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8.21%、14.13%、5.20%和12.39%,抽穗~成熟的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穗部干物质增加量,以及茎叶干物质转运率、干物质转运对穗部的贡献率、茎鞘物质转化率和茎叶表观输出率也均显著提高。相比缓释肥一次基施,缓基速追有效提升了机插杂交稻抽穗期光合有效面积和高效叶面积,并能够显著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及地上部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抽穗~成熟阶段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结论】钵苗机插和氮肥缓基速追能够提高杂交籼稻拔节~抽穗和抽穗~成熟的干物质积累、增大抽穗后光合面积、提高光合物质生产和运转能力,进而使稻谷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和缓释肥一次基施提高了8.91%和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 机插 缓速配施 物质生产 产量
下载PDF
精准扶贫战略中“三农”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20
作者 林巧 郑传刚 +2 位作者 刘永碧 杨军 代邹 《中国农村教育》 2020年第20期88-89,共2页
按照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川教改办【2018】1号)的要求,结合西昌学院实际,对精准扶贫战略中“三农”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旨在全面推进西昌学院整体转型发... 按照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川教改办【2018】1号)的要求,结合西昌学院实际,对精准扶贫战略中“三农”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旨在全面推进西昌学院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应用型办学,进一步强化应用型本科内涵建设,为实现脱贫致富培养更多的“三农”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 应用型本科 西昌学院 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 工作要点 机制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