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构型模式及其指示意义
1
作者 代金友 雷禧桢 +2 位作者 皮莎 沈小述 陈代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利用构型理论和层次分析方法,对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构型形貌进行划分,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三段式构型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对岩石孔喉体系及其润湿滞后特性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 利用构型理论和层次分析方法,对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构型形貌进行划分,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三段式构型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对岩石孔喉体系及其润湿滞后特性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由a、b和c构型段组成,各构型段相互衔接,形貌各异;a构型段呈重叠形貌,指示了大孔喉体系,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无润湿滞后特性;b构型段呈分离形貌,可细分为b_(1)和b_(2)构型亚段,b_(1)构型亚段指示了中孔喉体系,恒速压汞曲线无润湿滞后特性,常规压汞曲线有润湿滞后特性,b_(2)构型亚段指示了中孔喉体系,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关联润湿滞后特性;c构型段呈重叠形貌,指示了小孔喉体系,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具有同等润湿滞后特性;常规压汞汞弯液面变形集中于b—c构型段,恒速压汞汞弯液面变形集中于b_(2)构型亚段—c构型段;常规压汞曲线和恒速压汞曲线的b_(1)构型亚段可用于接触角校正。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联合曲线的三段式构型模式,对分段接触角校正及表征岩石孔喉分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压汞 恒速压汞 毛细管压力曲线 构型模式 孔喉体系 润湿滞后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稳产后期动用效果评价与动用潜力分析:以子洲气田山2气藏为例
2
作者 樊志强 雷小兰 +4 位作者 李浩 李博远 代金友 陈代欣 赵世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917-8924,共8页
以子洲气田山2气藏为例,利用钻井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地质储量、动储量、累产气、累产水和动静储量比的计算与分析,采用综合评判指数法和类比法,详细评价了山2致密砂岩气藏动用效果和动用潜力。结果表明:山2气藏平面动用严重不均衡。... 以子洲气田山2气藏为例,利用钻井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地质储量、动储量、累产气、累产水和动静储量比的计算与分析,采用综合评判指数法和类比法,详细评价了山2致密砂岩气藏动用效果和动用潜力。结果表明:山2气藏平面动用严重不均衡。7个井区中,主砂体带中部的榆30井区动用效果最好,属Ⅰ类动用区;主砂体带南部的洲3和北部榆81井区动用效果中等,为Ⅱ类动用区;主砂体周边的榆69、榆48、麒麟沟和榆29井区动用效果差,属Ⅲ类动用区。初步预测山2气藏整体动用潜力为198.1×10^(8) m^(3)。其中,Ⅲ类区的动用潜力为174.7×10^(8) m^(3),占88.2%,是山2气藏后续挖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稳产后期 动用效果 动用潜力 子洲气田山2气藏
下载PDF
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贡献比率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代金友 张一伟 +1 位作者 熊琦华 王志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5,71,共3页
提出定量化表示储集层成岩作用的 4项参数 (视抗压强度、视填隙率、杂基充填率和视胶结率 ) ,将孔隙度作为成岩作用的综合评价参数 ,认为孔隙度与视抗压强度和视填隙率线性相关 ,定义了视抗压强度、视填隙率对储集层物性贡献率及贡献比... 提出定量化表示储集层成岩作用的 4项参数 (视抗压强度、视填隙率、杂基充填率和视胶结率 ) ,将孔隙度作为成岩作用的综合评价参数 ,认为孔隙度与视抗压强度和视填隙率线性相关 ,定义了视抗压强度、视填隙率对储集层物性贡献率及贡献比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为应用实例 ,通过对岩心薄片资料的研究 ,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成岩作用与储集层物性之间的关系式 (复相关系数达 0 .990 4) ,确定对于该区储集层 ,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比例是非压实作用的 1.8倍。图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机理 视压实强度 视填隙率 贡献比率 储集层微单元体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54
4
作者 代金友 李建霆 +1 位作者 王宝刚 潘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4-529,共6页
苏里格气田西区气藏产水严重,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认识不清,制约了气田滚动开发进程。利用钻井、测井、录井、生产测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明确了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建立了气水成因演化模式。研究表明:①该区气水分布呈"... 苏里格气田西区气藏产水严重,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认识不清,制约了气田滚动开发进程。利用钻井、测井、录井、生产测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明确了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建立了气水成因演化模式。研究表明:①该区气水分布呈"渐变互补"特征,相对富水区在西北部;②控制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烃源岩、储集层物性及构造等,地层水主要分布在烃源岩欠发育区、物性不佳区和连通体内构造低部位;③烃源岩对气水分布起关键作用,烃源岩成熟度低值区地层水发育、高值区天然气富集。该研究可直接指导研究区开发选区、选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气水分布规律 成因模式 地层水
下载PDF
苏里格西区气水分布特征及产水类型解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代金友 王蕾蕾 +2 位作者 李建霆 林健 尹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69-72,138-139,共4页
利用钻井、测井、生产测试、分析化验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经验公式计算以及相渗-压汞综合分析方法,研究苏里格西区气水分布规律,确定气藏产水类型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气水分布呈"渐变互补"关系,相对富水区在西北部;... 利用钻井、测井、生产测试、分析化验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经验公式计算以及相渗-压汞综合分析方法,研究苏里格西区气水分布规律,确定气藏产水类型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气水分布呈"渐变互补"关系,相对富水区在西北部;地层产出水由凝析水、可动水和自由水构成,控制生产压差即可控制地层产水。该研究为气田产水井管理及开发选区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产水类型 气水分布规律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剥蚀脊与沟槽 被引量:12
6
作者 代金友 张一伟 +1 位作者 史若珩 何顺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1,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位于稳定克拉通中央古隆起东部,是与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有关的风化壳型气田。由于古岩溶作用明显,风化壳顶面具有显著的岩溶地貌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沟台并存格局。前人对这一地区地貌研究中,在气田东部和西部划分出...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位于稳定克拉通中央古隆起东部,是与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有关的风化壳型气田。由于古岩溶作用明显,风化壳顶面具有显著的岩溶地貌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沟台并存格局。前人对这一地区地貌研究中,在气田东部和西部划分出多条树枝状沟槽,并认为它们成因相同。通过最新资料研究,认为二者特征差异明显:西部为剥蚀脊,是古中央隆起带向古海盆由面状剥蚀到脊状延伸部分,其奥陶系上部地层缺失是风力作用和化学溶蚀、淋滤作用造成的;东部为沟槽,奥陶系上部地层因线状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气田 奥陶系顸面风化壳 剥蚀脊 沟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古地貌研究 被引量:79
7
作者 代金友 何顺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9,43,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位于稳定克拉通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是一个与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有关的风化壳型气田。对其古构造、地层出露状况和沟槽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残余厚度法对奥陶系古地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貌单元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气田 风化壳 古构造 古地貌 油气聚集
下载PDF
靖边气田马五_(1+2)古岩溶气藏储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代金友 齐恩广 +1 位作者 刘广峰 何顺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7-30,37,共5页
靖边气田马五1+2气藏储层成层连片次生溶蚀孔、洞、缝发育,古沟槽和致密带广布,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尤其古沟槽和致密带分布、储层连通状况等与气田开发密切相关。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信息,考虑沉积、成岩、地貌、生产动态等多因素,在... 靖边气田马五1+2气藏储层成层连片次生溶蚀孔、洞、缝发育,古沟槽和致密带广布,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尤其古沟槽和致密带分布、储层连通状况等与气田开发密切相关。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信息,考虑沉积、成岩、地貌、生产动态等多因素,在古沟槽识别和致密带研究基础上,结合井间干扰、油层压力变化和试井边界响应分析,按照局部、就近原则对马五1+2气藏进行了储层连通性研究,对连通体进行了识别。确定连通体分布一方面受控于被致密岩相包围的有利成岩相带,宏观上与弱—中等充填泥粉晶云岩对应性好;同时受各级古沟槽夹持,在2个一级古沟槽之间往往共生多个连通体,而连通体又严格地受二级或三级古沟槽切割控制。连通体问题的研究将能够直接指导马五1+2气藏生产,对于类似气田也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性 有利成岩相带 致密带 古沟槽 古岩溶储层 马五1+2气藏 靖边气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里151油藏延8—延10油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代金友 李建霆 +1 位作者 王宝刚 潘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1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里151油藏尚处于开发前期,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为指导后续开发,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确定了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延安组延8-... 鄂尔多斯盆地里151油藏尚处于开发前期,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为指导后续开发,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确定了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延安组延8-延9油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河道砂坝、决口扇和河间沼泽4种沉积微相;发育1-3条南西-北东向分流河道,随着基准面变化河道发生了横向摆动,不同时期分流河道的数量、规模也发生变化。延10油组为辫状河沉积,可划分出辫状河道、心滩和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心滩发育,砂体厚度大。基准面下降晚期的延10—1、延9-2、延8-3和延8-1小层储层发育,有利于油气富集;分流河道、河道砂坝、辫状河心滩微相对油气富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沉积微相 油气富集 里151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用模糊聚类方法划分岩石物理相 被引量:8
10
作者 代金友 张一伟 +3 位作者 熊琦华 张春雷 柏笑寒 梁昌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分析了划分岩石物理相的方法 ,论述了模糊聚类划分方法。模糊聚类划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储层储集性能的成因特征。以枣南油田为例 ,选取反映储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 ,将工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为 5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储层岩石... 分析了划分岩石物理相的方法 ,论述了模糊聚类划分方法。模糊聚类划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储层储集性能的成因特征。以枣南油田为例 ,选取反映储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 ,将工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为 5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储层岩石物理相级别的升高 ,储层成因参数及统计物性特征明显变好 ,储层产液能力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法 岩石物理相 储集性能 成岩作用参数 储层 产液能力 主因素法 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沟槽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代金友 史若珩 何顺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8,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在地表线状流水冲蚀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沟槽地貌景观。沟槽对天然气富集和生产影响很大,针对前人识别沟槽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钻井、试井资料作为验证和约束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在地表线状流水冲蚀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沟槽地貌景观。沟槽对天然气富集和生产影响很大,针对前人识别沟槽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钻井、试井资料作为验证和约束条件,直接建立沟槽与地震属性之间关系,实现以地震属性分析为主导的沟槽综合识别新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沟槽识别精度,并对类似地区沟槽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气田 碳酸盐岩 风化壳 沟槽 识别 方法
下载PDF
模拟硫化氢生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代金友 陈安定 何顺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2,共3页
为探讨硫化氢生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条件,从鄂尔多斯盆地选取石膏、地层水和天然气样开展了模拟实验。实验在密闭的温压釜中进行,多组实验结果表明:热化学还原反应除需要石膏、烃类外,还必须有地层水参与才能进行;硫化氢生成量与反应温... 为探讨硫化氢生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条件,从鄂尔多斯盆地选取石膏、地层水和天然气样开展了模拟实验。实验在密闭的温压釜中进行,多组实验结果表明:热化学还原反应除需要石膏、烃类外,还必须有地层水参与才能进行;硫化氢生成量与反应温度、时间正相关;硫化氢生成过程存在34S同位素分馏,且温度越高分馏幅度越小。研究说明,在石膏、烃类气体存在的前提下,高温、密闭还原、有地层水是该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把握这5个条件是建立区域硫化氢生成模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热化学还原反应 模拟实验 靖边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断层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代金友 何顺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以往研究中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是否存在断层一直未有定论。随着开发的深入和资料的完善,在地层对比和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发现气田内部存在北东和北西向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其组合模式有4种,即正逆断层共存断阶式组合、相同倾向正逆... 以往研究中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是否存在断层一直未有定论。随着开发的深入和资料的完善,在地层对比和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发现气田内部存在北东和北西向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其组合模式有4种,即正逆断层共存断阶式组合、相同倾向正逆断层组合、同倾向正断层系列组合及背向式逆断层组合。研究表明这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强烈改造的结果,其性质和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吻合。断层周边伴生的微裂缝对储集层渗透性有极大改善作用,并对低渗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与气井产能对应分析表明,80%高产井位于断块圈闭范围内,表明断块区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小断层 剪切断层 中部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试井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代金友 刘广峰 +1 位作者 何顺利 王少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产层孔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生产过程中储层的性质、连通性、渗流边界及改造效果等动态响应特征是关于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综合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渗流边界特征、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产层孔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生产过程中储层的性质、连通性、渗流边界及改造效果等动态响应特征是关于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综合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渗流边界特征、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等因素,对64井次的修正等时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释。结果表明:①中部气田储层为单一介质储层(93.7%),双孔介质不发育;②气藏为复合型气藏(59.4%),均质模型较少;③渗流边界主要有开口或平行边界两种,与沟槽一致性好;④气井酸化压裂效比较理想,89.1%的井无污染;⑤邻井干扰少(7.8%),有一定加密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非均质性 缝洞 试井 压力
下载PDF
靖边气田低含硫天然气成因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代金友 何顺利 陈安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6,共4页
靖边气田低含硫天然气成因问题一直认识不清。综合全烃分析、测井解释、产水、试验模拟等资料,对靖边气田H2S的生成机理、反应条件、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对靖边气田低含硫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靖边气田H2S... 靖边气田低含硫天然气成因问题一直认识不清。综合全烃分析、测井解释、产水、试验模拟等资料,对靖边气田H2S的生成机理、反应条件、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对靖边气田低含硫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靖边气田H2S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成因,地层水是该反应进行的关键,H2S生成过程始终受地层水控制,气田天然气低含硫的原因并非石膏少,而是地层水有限。研究揭示地层水分布的局限性可能是形成我国低含硫气田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气田 低硫气 天然气成因
下载PDF
里151油藏延安组延8—延10油层微构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金友 李建霆 +1 位作者 王宝刚 潘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7,142,共6页
里151油藏处于开发前期,微构造及其对油井产能影响认识尚不清。为指导后续开发,结合钻井、测井、生产动态资料进行了微构造研究,详细描述了小层微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表明:里151油藏存在小高点、小洼地和斜坡等3种微构造类... 里151油藏处于开发前期,微构造及其对油井产能影响认识尚不清。为指导后续开发,结合钻井、测井、生产动态资料进行了微构造研究,详细描述了小层微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表明:里151油藏存在小高点、小洼地和斜坡等3种微构造类型,油藏充满系数低,微构造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小高点处主要为产油井,小洼地井油水同产,斜坡井以产水为主。为完善注采井网,小洼地井可考虑适当转注。研究成果具有实际意义,可直接指导该地区侏罗系油藏的滚动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里151油藏 延安组 微构造 油气富集
下载PDF
彩南油田九井区人工裂缝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代金友 张一伟 +1 位作者 王志章 陈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彩南油田九井区储层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为了形成产能进行了整体压裂。整体压裂造成地下人工裂缝发育 ,储层含水急剧上升 ,油水关系复杂 ,产量递减快等现象。为了弄清人工裂缝系统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 ,在对全区人工裂缝系统分析的基... 彩南油田九井区储层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 ,为了形成产能进行了整体压裂。整体压裂造成地下人工裂缝发育 ,储层含水急剧上升 ,油水关系复杂 ,产量递减快等现象。为了弄清人工裂缝系统的分布状况及发育程度 ,在对全区人工裂缝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压裂资料进行了人工裂缝系统评价 ,提高了人工压裂裂缝系统的认识 ,对油田注采调整措施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南油田 整体压裂 人工裂缝系统 评价
下载PDF
靖边气田马五_(1-5)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被引量:4
18
作者 代金友 曹淑慧 齐恩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共5页
通过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组合特征、岩石组分特征、物性变化特征及地层高频旋回样式分析,在靖边气田马五_(1—5)亚段识别出地层不整合面、海泛面和岩性界面等3种层序界面。以其为约束,将马五_(1—5)亚段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 通过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组合特征、岩石组分特征、物性变化特征及地层高频旋回样式分析,在靖边气田马五_(1—5)亚段识别出地层不整合面、海泛面和岩性界面等3种层序界面。以其为约束,将马五_(1—5)亚段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建立了全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地层格架内探讨了储层发育规律,表明储层分布宏观上受中期基准面升降变化控制,而优质储层(次生溶蚀孔洞缝型储层)主要处于中期旋回晚期的短期旋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高频旋回 马五1-5亚段 靖边气田
下载PDF
靖边气田“硫水耦合”现象的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5
19
作者 代金友 何顺利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7-291,共5页
靖边气田膏岩稳定发育,地层水和硫化氢分布局限,气田富硫区不受膏岩控制,而与富水区叠置耦合。通过模拟实验和地层埋藏演化史分析,从硫化氢生成条件及地层流体运动学角度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结果表明,地层水对硫化氢生成的控制作用... 靖边气田膏岩稳定发育,地层水和硫化氢分布局限,气田富硫区不受膏岩控制,而与富水区叠置耦合。通过模拟实验和地层埋藏演化史分析,从硫化氢生成条件及地层流体运动学角度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结果表明,地层水对硫化氢生成的控制作用和储层强非均质性导致的气水分离不彻底是"硫水耦合"的关键。该问题的研究说明:①靖边气田含硫天然气生成过程始终受地层水控制;②现今硫化氢分布是气水分离结果,并受储层非均质限制;③揭示地层水体分布的局限性可能是形成我国低含硫气田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示 成因机理 耦合现象 地层水 硫化氢 靖边气田
下载PDF
靖边气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代金友 张博 王宝刚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29-31,158,共3页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靖边气田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表明靖边气田风化壳储层主要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膏盐晶模孔和溶孔等4种孔隙类型和成岩收缩缝、硬石膏水化胀裂缝、溶解缝、岩溶坍塌缝、压溶缝、角砾...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靖边气田储层孔隙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表明靖边气田风化壳储层主要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膏盐晶模孔和溶孔等4种孔隙类型和成岩收缩缝、硬石膏水化胀裂缝、溶解缝、岩溶坍塌缝、压溶缝、角砾缝、构造缝等7种裂缝类型。图版观察和统计表明,岩石中孔径较大的膏盐晶模孔和溶孔对油气富集有利,成岩收缩缝和溶解缝能有效沟通储层提高气井产能。气田储层整体的孔喉组合主要为细孔-小喉型,其中主产层孔隙结构整体偏好,为粗孔-大中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 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裂缝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