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令狐清溪 卢晓峰 唐友盛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0年第5期268-271,共4页
本文对儿童 OSAS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回顾 。
关键词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初步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令狐清溪 张斌鹏 孟兵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514-251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罗慧夫(Noordlhoof)改良旋转推进修复术修复单侧完全唇裂并同期矫正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单侧唇裂采用Noordlhoof改良旋转推进修复术,鼻畸形一期矫正,手术方法参考Noordlhoof方法及Sommerland;不再设计患侧鼻底及鼻翼基... 目的探讨应用罗慧夫(Noordlhoof)改良旋转推进修复术修复单侧完全唇裂并同期矫正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单侧唇裂采用Noordlhoof改良旋转推进修复术,鼻畸形一期矫正,手术方法参考Noordlhoof方法及Sommerland;不再设计患侧鼻底及鼻翼基部水平切口,改为充分分离错位的患侧口轮匝肌,使其与健侧复位后的口轮匝肌对位缝合;鼻畸形修复不采用Tajima切口,通过唇裂原有切口C瓣切口潜行解剖鼻小柱及鼻尖部和健侧鼻翼、通过患侧鼻翼基部切口分离患侧鼻翼软骨,将其与对侧上鼻翼软骨及皮肤悬吊固定,矫正鼻翼塌陷。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本法矫正单侧完全唇裂及鼻畸形患者11例。结果本组1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经1~24个月随访,上唇、人中嵴解剖形态自然,动态和静态效果良好,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罗慧夫改良旋转推进修复术修复单侧完全唇裂并同时矫正鼻畸形,是一种综合修复单侧唇裂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鼻畸形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应用选区激光烧结技术制作头颅骨快速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慧 南欣荣 +2 位作者 令狐清溪 陈树越 陈鸿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由头颅骨螺旋CT断层图像数据复制头颅骨。方法用MINICS8·1软件将头颅骨CT数据进行滤波,二值化,轮廓提取,矢量三维重建,并转化为STL文件,再经Magics RP5·41实体分层后,输入HLP-450型快速成形机,加工成型制作出头颅骨三维... 目的由头颅骨螺旋CT断层图像数据复制头颅骨。方法用MINICS8·1软件将头颅骨CT数据进行滤波,二值化,轮廓提取,矢量三维重建,并转化为STL文件,再经Magics RP5·41实体分层后,输入HLP-450型快速成形机,加工成型制作出头颅骨三维实体模型。结果得到的头颅骨实体模型,其几何外形与头颅骨标本基本一致。结论选区激光烧结技术复制头颅骨模型精度符合颌面外科要求,可用于术前设计、规划及手术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Ⅸ激光烧结 头颅骨 模型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髂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南欣荣 令狐清溪 +1 位作者 唐友盛 沈国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 报告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复合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对 63例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髂骨复合瓣进行重建 ,并进行连续随访观察 ,对面形与口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 ,其中张口度与口腔容量进行量化。结果 游离... 目的 报告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复合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对 63例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髂骨复合瓣进行重建 ,并进行连续随访观察 ,对面形与口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 ,其中张口度与口腔容量进行量化。结果 游离组织瓣移植总成功率为 97.1 % ,髂骨复合瓣为 96 .9% ,皮岛坏死率为 2 7.3 %。供区切口疝与股神经麻痹各发生 1例。多数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及语言、吞咽、张口度和含水试验等口颌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髂骨复合瓣修复单纯下颌骨缺损 ,面部外形与口颌功能的恢复均较为理想 ;因其携带皮岛过于臃肿 ,影响面部外形与口颌功能 ,与前臂皮瓣串联可弥补其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 临床评价 整形外科 下颌修复术 下颌缺损
下载PDF
颧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南欣荣 令狐清溪 张磊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 研究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参考Knight和North分类法 ,对 9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类型和手术入路分组 ,对患者外形、张口度、面瘫、眶下区麻木、视力、眼球内陷、X线和螺旋CT(评估同X线 )等进行综合评估... 目的 研究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参考Knight和North分类法 ,对 9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类型和手术入路分组 ,对患者外形、张口度、面瘫、眶下区麻木、视力、眼球内陷、X线和螺旋CT(评估同X线 )等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达到解剖复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 ,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达到解剖复位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骨折 口腔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鼻眶筛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南欣荣 令狐清溪 张磊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 探讨鼻眶筛骨折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与坚固内固定及合并眼球内陷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17例鼻眶筛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CT结果与Fedor骨折分型分为三型 ,其中Ⅰ型 1例 ,Ⅱ型 7例 ,Ⅲ型 9例 ;13例选用鼻根正中入路 ,3例... 目的 探讨鼻眶筛骨折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与坚固内固定及合并眼球内陷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17例鼻眶筛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CT结果与Fedor骨折分型分为三型 ,其中Ⅰ型 1例 ,Ⅱ型 7例 ,Ⅲ型 9例 ;13例选用鼻根正中入路 ,3例鼻旁入路 ,7例需同时附加眶下切口。 8例合并眼球内陷者采用眼球赤道后方碘仿纱条填塞与植骨矫正法。结果 ①本组病例平均内眦宽度和内眦宽度 /外眦宽度比例从 ( 35± 7)mm、( 37± 8) %恢复到 ( 32± 4 )mm、( 35± 7) %比较正常水平 ;②面部外形全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③ 8例眼球内陷患者术后 6例恢复到基本正常 ,2例术后仍有轻度凹陷 ,5例复视术后全部消失。结论 鼻根正中入路附加眶下切口可充分显露骨折片 ,结合坚固内固定技术可使骨折片解剖复位 ;内眦韧带复位固定是本手术关键所在 ,重建正常眶内容积和眶内容物准确复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眶筛骨折 治疗 临床评价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在一期修复头颈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 南欣荣 令狐清溪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一期修复 头颈部缺损 术后组织缺损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应用价值 头颈部病变 第一医院
下载PDF
第3、第4鳃裂联合瘘管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旺 南欣荣 令狐清溪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期99-99,101,共2页
目的提高第3、第4鳃裂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例第3、第4鳃裂瘘管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并行1年内定期随访。结果此病例由于第1次手术没有彻底切除鳃裂囊肿而形成瘘管通于皮肤外,经2次手术仔细探查其来源,彻底摘除病灶而治愈。... 目的提高第3、第4鳃裂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例第3、第4鳃裂瘘管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并行1年内定期随访。结果此病例由于第1次手术没有彻底切除鳃裂囊肿而形成瘘管通于皮肤外,经2次手术仔细探查其来源,彻底摘除病灶而治愈。结论第3、第4鳃裂联合瘘管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对于本病例,第1次手术没有成功切除鳃裂囊肿,才造成第2次术后鳃裂囊肿瘘复发,因此以后遇到此种情况,应该详细诊断,仔细确定部位,防止误诊,手术中彻底探查,方能防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 第4鳃裂瘘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E-cadherin与Snail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旺 南欣荣 令狐清溪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4期14-15,26,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E-cadherin与Snail在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cadherin与Snail在SACC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E-cadherin在SACC中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研究E-cadherin与Snail在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cadherin与Snail在SACC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E-cadherin在SACC中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表达与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关,且在发生神经侵犯及远处转移的病例中,E-cadherin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P<0.01)。(2)Snail在SACC中表达,且Snail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及生物学行为有关,在实体型及发生神经侵犯及远处转移的病例中,Snail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5,P<0.05)。(3)在SACC,E-cadherin与Snail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6,P<0.001)。结论Snail与E-cadherin的联合检测可作为SAC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SNAIL 腺样囊性癌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吉东 焦艳军 令狐清溪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第6期567-569,共3页
髁状突骨折及其治疗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讨论的焦点话题.这是由于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占其骨折的25%~52%[1].骨折常导致人体唯一的联动关节颞颌关节结构损伤.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研究现状 治疗 咬he关系紊乱 下颌运动障碍
下载PDF
Van der Woude综合征1例
11
作者 高莺 齐鸿亮 令狐清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88,共2页
Van der Woude综合征(Van der Woude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唇腭裂综合征之一,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先天性下唇瘘、唇裂或腭裂、牙发育不全为独特临床表现[1],其中下唇瘘的发生率达到88%,唇腭裂的发生率达到21%,牙发育不全的发生... Van der Woude综合征(Van der Woude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唇腭裂综合征之一,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先天性下唇瘘、唇裂或腭裂、牙发育不全为独特临床表现[1],其中下唇瘘的发生率达到88%,唇腭裂的发生率达到21%,牙发育不全的发生率达到25%[2,3]。Van der Woude综合征偶见伴发连颌畸形、睑球粘连、巨结肠症、房间隔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ude综合征 VAN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牙发育不全 房间隔缺损 唇腭裂 临床表现 睑球粘连
下载PDF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对特殊状态下兔髁突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吉东 焦艳军 令狐清溪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2期912-914,F0003,共4页
目的对兔下颌骨髁突骨折断端应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rhBMP),探讨其对在缺乏维生素D供应状态下骨折端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愈合方式。方法选择大耳兔60只,随机分为两组,然后建立下颌骨髁突骨折模型,一组给以吸附在载体胶原上的rhBMP作用实验组... 目的对兔下颌骨髁突骨折断端应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rhBMP),探讨其对在缺乏维生素D供应状态下骨折端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愈合方式。方法选择大耳兔60只,随机分为两组,然后建立下颌骨髁突骨折模型,一组给以吸附在载体胶原上的rhBMP作用实验组,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随后分别于1、2、3、4、5、6周处死每组各5只兔子,对两组骨折断端的愈合进行骨折愈合处肉眼、透射光、X线、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实验结果采用析因分析。结果运用rhBMP组不论是骨折端愈合表面,还是断端组织切片结果,均表明在愈合时间、愈合的程度上较对照组好,表现在两组骨折部X线软件灰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证明骨形成蛋白对缺乏充足维生素D补充的兔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髁突骨折 维生素D
下载PDF
甲硝唑糊剂根充治疗50例患者疗效评价
13
作者 管翠强 令狐清溪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对50例急性根尖周炎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患者经常规治疗,髓腔反复换药无明显效果者采用甲硝唑糊剂根充来治疗。结果显示:封药一段时间后患牙明显好转可以进行临床充填。认为:甲硝唑糊剂根充可以作为根管治疗过程中一个辅助治... 对50例急性根尖周炎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患者经常规治疗,髓腔反复换药无明显效果者采用甲硝唑糊剂根充来治疗。结果显示:封药一段时间后患牙明显好转可以进行临床充填。认为:甲硝唑糊剂根充可以作为根管治疗过程中一个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根管充填 根尖周炎 糊剂
下载PDF
锁骨上动脉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星泉 令狐清溪 +1 位作者 张泽君 南欣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6-719,共4页
近年来锁骨上动脉皮瓣成功用于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的缺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运用锁骨上动脉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7例的临床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锁骨上动脉皮瓣 口腔癌 筋膜皮瓣 缺损修复
下载PDF
山羊颌骨牵引成骨的组织学特点及bFGF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富民 南欣荣 +1 位作者 令狐清溪 李慧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研究山羊牵引成骨的组织学特点和bFGF组织表达特点。方法建立山羊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后,分别于牵引完成时、牵引后2、4、6、8周处死2只山羊。处死后,分别拍摄标本的CR-X线片,并将牵张区新生骨组织分成三份,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研究山羊牵引成骨的组织学特点和bFGF组织表达特点。方法建立山羊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后,分别于牵引完成时、牵引后2、4、6、8周处死2只山羊。处死后,分别拍摄标本的CR-X线片,并将牵张区新生骨组织分成三份,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实验。结果CR-X线片显示,牵引完成后,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灰度逐渐增加。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新生骨组织的抗压强度随着固定时间的增加而增大。HE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表明,牵引完成时牵引间隙充满胶原纤维组织,新生血管丰富,4周后骨小梁相对成熟,观察到成骨和破骨活动,8周时牵引区骨组织趋于成熟。免疫组化显示:bFGF表达在牵引期强于固定期,牵引8周后仍有较弱的表达。结论DO早期阶段新生骨组织骨密度,抗压强度增加迅速,6周后趋于平稳。山羊颌骨牵引成骨表现为骨膜内成骨和软骨化成骨。bFGF在牵引期和固定期对新生骨组织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组织学 免疫组化 生物力学 BFGF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NMDA受体表达的可塑性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爱娟 令狐清溪 王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观察外周神经切断后初级感觉神经元内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背根节内NMDAR1(NMDAR1-LI)阳性细胞数。结果 坐骨神经切断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内NMDAR1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外... 目的 观察外周神经切断后初级感觉神经元内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背根节内NMDAR1(NMDAR1-LI)阳性细胞数。结果 坐骨神经切断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内NMDAR1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后 ,初级感觉神经元NMDA受体发生可塑性改变 ,提示脊髓内谷氨酸递质活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大鼠 背根神经节细胞 NMDA受体 表达 可塑性改变
下载PDF
牵引成骨技术对颌骨畸形伴发OSAS未成年患者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令狐清溪 唐友盛 +2 位作者 卢晓峰 焦艳军 南欣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颌骨畸形伴发OSAS青少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器治疗颌骨畸形20例,包括颞下颌关节强直,第一、二鳃弓综合症,小下颌畸形和Crouson综合征。1例行上颌骨Le Fort Ⅲ型截骨外置式牵引成骨;19例行下颌骨体部截...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颌骨畸形伴发OSAS青少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器治疗颌骨畸形20例,包括颞下颌关节强直,第一、二鳃弓综合症,小下颌畸形和Crouson综合征。1例行上颌骨Le Fort Ⅲ型截骨外置式牵引成骨;19例行下颌骨体部截骨牵引成骨,其中同期行下颌支牵引成骨1例,二期颏成形术4例。牵引幅度5mm~35mm,平均16.79mm。从面容变化、咀嚼功能评价、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身高体重、AHI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0例病例面部外形改善满意、上气道直径和咽腔面积增大,睡眠暂停指数(AI)降级显著,身高体重增加显著;但存在咬合能力降低,部分病例错加重。结论:牵引成骨可以有效改善面形,扩大狭窄的咽腔,改善患者缺氧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术 颌骨畸形 未成年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疗效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平滑肉瘤临床和治疗(附10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令狐清溪 唐友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平滑肌肉瘤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极为罕见 ,颌骨是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年龄 3 0~ 40岁 ,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上多表现为境界清楚固定的无痛性肿块 ,病程可长可短 ,常易误诊为良性肿瘤或牙周疾患 ;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首... 平滑肌肉瘤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极为罕见 ,颌骨是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年龄 3 0~ 40岁 ,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上多表现为境界清楚固定的无痛性肿块 ,病程可长可短 ,常易误诊为良性肿瘤或牙周疾患 ;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首选局部扩大切除 ,放、化疗不敏感 ;仅行剜除易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3年、5年生存率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LMS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临床表现 治疗
原文传递
面中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19
作者 令狐清溪 南欣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7期418-419,共2页
目的 :探讨面中部复杂骨折手术切口设计和骨折复位顺序。方法 :对 62例面中部复杂骨折进行手术复位和内固定 ,术后对面形、面部比例、牙合关系、张口度、面瘫、脑脊液鼻耳漏、复视、X线和CT等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5 7例中 5 2例术后面... 目的 :探讨面中部复杂骨折手术切口设计和骨折复位顺序。方法 :对 62例面中部复杂骨折进行手术复位和内固定 ,术后对面形、面部比例、牙合关系、张口度、面瘫、脑脊液鼻耳漏、复视、X线和CT等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5 7例中 5 2例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正常 ;出现面中、面下比例异常的 44例患者全部恢复正常比例 ;41例中 3 7例术后牙合关系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48例出现张口受限病例全部恢复正常 ;62例患者中 47例术后X线复查达到解剖复位 ;3 4例中术后CT复查 2 4例达到解剖复位 ,10例为基本复位。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和正确的复位顺序是手术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的关键 ;上颌骨高位骨折一般采用Le -FortⅠ型截骨复位 ,恢复术前牙合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面中部 手术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兵 刘夏青 +3 位作者 任俊杰 李晶 苏伟喆 令狐清溪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评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289例,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因素、肿瘤因素,合并... 目的:评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289例,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因素、肿瘤因素,合并症因素、围手术期因素、消化道疾病既往史等相关因素,研究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饮酒、BMI、肿瘤体积、肿瘤淋巴结转移、糖尿病、手术时间、输血与消化道疾病既往史。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肿瘤淋巴结转移、糖尿病、手术时间与消化道疾病既往史是预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比较常见,对具备高危因素的患者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对降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病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应激性溃疡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