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GINS2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MDA-MB-436和MDA-MB-157细胞,构建正常对照组及GINS2敲低组。通过集落形成和细胞增殖...目的分析GINS2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MDA-MB-436和MDA-MB-157细胞,构建正常对照组及GINS2敲低组。通过集落形成和细胞增殖测定比较细胞生长能力,细胞侵袭试验比较侵袭能力,Aldhhi细胞分选及成球分析比较两组细胞"干性"的差异,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研究GINS2在乳腺癌细胞中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 TNBC细胞中转染siRNA后,GINS2降低导致TNBC细胞的生长能力、侵袭能力、肿瘤干细胞"干性"均明显下降,GINS2下降导致细胞在G2期持续积累,在G1期数量减少。另外,GINS2与JUN蛋白在细胞内相互结合。结论敲低GINS2可抑制TNBC生长和转移,是未来的特异性治疗靶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依维莫司(everolimus,EVE)联合其他内分泌药对内分泌耐药型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2月1日-2015年6月1日24例内分泌耐药型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依维莫司联合他莫西芬(tamoxifen,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s,AIs)或氟维司群(fulvestrant,FUL)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随访10个月,至治疗失败中位时间(median 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mTTF)为4.0个月(95%CI:2.2~5.8),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5.8个月(95%CI:9.0~22.7)。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0.9%,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2.5%。根据联合用药不同,EVE联合TAM、AIs及FUL的中位TTF分别为2.0个月、4.0个月、5.5个月(P=0.731),中位OS分别为9.6个月、15.8个月、11.4个月(P=0.829)。单因素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与AIs耐药是TTF的影响因素,PR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是OS的影响因素,口腔炎的发生与TTF、OS均显著相关。EVE疗效及患者预后与既往解救治疗线数无相关性。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s耐药及口腔炎是TTF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为0.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腔炎(83.33%)、疲劳(37.50%)、非感染性肺病(25.00%)、感染(33.33%)、皮疹(16.70%)、高血糖(12.50%)、恶心呕吐(39.17%)、腹泻(25.00%)、咳嗽(50.00%)。最常见的Ⅲ/Ⅳ级不良事件为非感染性肺病(16.67%)、口腔炎(4.17%)和感染(4.17%)。结论依维莫司联合其他内分泌药物对内分泌耐药型HR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可延缓内分泌耐药导致的疾病进展。依维莫司耐受良好。
文摘目的分析GINS2蛋白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MDA-MB-436和MDA-MB-157细胞,构建正常对照组及GINS2敲低组。通过集落形成和细胞增殖测定比较细胞生长能力,细胞侵袭试验比较侵袭能力,Aldhhi细胞分选及成球分析比较两组细胞"干性"的差异,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研究GINS2在乳腺癌细胞中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 TNBC细胞中转染siRNA后,GINS2降低导致TNBC细胞的生长能力、侵袭能力、肿瘤干细胞"干性"均明显下降,GINS2下降导致细胞在G2期持续积累,在G1期数量减少。另外,GINS2与JUN蛋白在细胞内相互结合。结论敲低GINS2可抑制TNBC生长和转移,是未来的特异性治疗靶点。